不忘“爱”,拥抱“AI”——唯美“悦”读第20期 《教学高手:AI时代怎么教》共读回顾
作者:微信文章一、共读之旅: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2025年4月21日至5月23日,兴庆区第六小学教育集团唯美“悦”读读写社第20期共读活动《教学高手:AI时代怎么教》圆满落幕。在33天的共读时光里,我们与崔佳老师的《教学高手》相伴,一起探索了AI时代教师的角色转型、技术赋能的教学创新,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平衡“爱”与“AI”。
共读内容回顾 第一章:高效备课——学习如何用AI分析教材、生成教案、优化课程设计,让备课更精准高效。 第二章:AI让教学活动更丰富——体验苏格拉底式AI对话、AI辅助辩论赛、个性化学习清单等创新课堂形式。 第三章:学习评估——探索AI如何生成高质量题目、设计分层作业、优化评估量规,让反馈更科学。 第四章:教师成长——借助AI进行课标研读、观课议课、课件制作,提升专业发展效率。 第五章:学生工作——学习用AI进行教练式沟通、目标管理、写作指导,让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共读安排亮点
每天有吴志坤老师发布每日精读+思考话题在共读群里,共读伙伴中根据每天阅读指定章节,认真阅读,并在小打卡中分享心得。马小琴老师精心制作共读每日金句,号召鼓励大家一起共读。老师们边读边实践,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用AI生成教案,梁淑英老师设计了语文课教学设计,王新国老师和徐平老师设计了课后分层习题,梁治银主任将前后读过的几本书串联思考,积极践行。5月10日,本书作者崔佳老师在网络进行本书的共读导读,老师们进行了积极参与。
二、思考与碰撞:AI时代,教师的变与不变
在共读过程中,老师们最常讨论的问题是:“AI到底能不能替代教师?”崔佳老师的观点给了我们答案——“技术是工具,教育是艺术。” “变”的是方法,AI让重复性工作(如出题、翻译、资料整理)更高效,教师可以腾出时间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变”的是本质,教育的核心仍是“人”的成长,AI无法替代教师的同理心、创造力和价值观引导。
在AI时代,我们可以使用AI,但更关键的是到底使用AI做什么,而不是想着怎么“热闹”,老师们应该在备课时多用AI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深度,而不是在上课的时候“卖弄”自己的AI接轨度。AI是教师的“助教”,而非“替代者"。技术再先进,也抵不过一个真正看见学生的老师。
三、收获与成长:从“焦虑”到“拥抱”
本次共读虽已结束,但探索才刚刚开始,33天的共读,我们不仅读懂了《教学高手》,更努力成为“教学高手”——既能拥抱技术,又能坚守教育初心。感谢每一天每一位伙伴的真诚分享与热烈碰撞,愿我们继续以“有爱,有AI,有未来”的姿态,在教育路上并肩同行!
一审一校:李芮丽二审二校:蒋淑珍三审三校:孔令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