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echo
发表于 2020-4-21 11:16
hamburg2 发表于 2020-4-2 09:10
我看奥迪博世还在放出新职位,,,这咋回事啊。。还在招人??
危机与机遇并存。 不要太在意大环境,自己一定要尽力,机会可能不请自来。
学习蓝猫
发表于 2020-4-22 08:08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3-30 18:06
作为汽车从业者深以为然!难道回国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回国不见得不好
sarahchen23
发表于 2020-4-23 21:41
哎我也好担心啊。。。
我之前也在国内的制造业。。现在也在找工作过程中。。。心情业非常烦。
大家多交流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28
或者换个角度看,疫情期间正好有借口裁掉一批高工资知识滞后的老油条,腾出位置给刚出校门的知识新有活力工资低的年轻人。。。过段时间裁掉一批人后,LZ机会说不定更多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30
本帖最后由 limit 于 2020-4-24 09:47 编辑
汽车行业得看哪一块,无人驾驶,电动车方面,学电学通信的应该有机会
另外还可以找一下未来工厂,工业4.0 为主题的活干,此外微电子领域的,微机电加工领域的,还有医疗器械方向的(其实高端医疗器械,全靠微电子,也是最近才知道)。。。这些方向,再危机都得砸钱做,能辉煌一段时间,不用担心被裁员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37
大学生不要拖着不毕业,读完学位用了多少时间是找工作是用人单位评价能力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想拖时间,可以毕业了,再注册一个学位读,也不要拖着不毕业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44
2008年,去学校镀金的人很多。现在读个更高学位或许是不错选择,如果经济上没压力的话
其实德国人现在拿到offer都不去,怕试用期被裁。。。我们单位就裁掉了所有试用期的人。。。不过危机过后,裁掉的人会腾出很多岗位,就是新人的机会
迷茫的小小猪
发表于 2020-6-15 08:46
基本只有Dienstleistung还有职位,其他的基本都没啥希望,也是汽车行业。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20-6-15 13:31
疫情凸显了很多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的数字化滞后,还有民用网的低端老旧。从客户这边已经明显感觉到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公司的数字化程度了,有不少开始加速往云上走。这一块目前大家还算乐观
243533Clb
发表于 2020-6-18 11:13
IT 行业也是投了很多简历没有反应呢...
伪装者在潜伏
发表于 2020-7-16 11:56
xiaxhw 发表于 2020-3-29 16:51
关键是疫情过去过多久德国经济才能舒缓成2018年2019年的样子啊, 担心担心。 本来工科找工作应该不难, 现 ...
楼主最近怎么样,找到工作了吗?
四下君
发表于 2020-7-20 22:15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28
或者换个角度看,疫情期间正好有借口裁掉一批高工资知识滞后的老油条,腾出位置给刚出校门的知识新有活力工 ...
想得美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7-20 22:52
明年?明年它们都死干净了。{:5_383:}
抱抱。
limit
发表于 2020-8-4 11:30
四下君 发表于 2020-7-20 21:15
想得美
哈哈哈,先想得美,再去做,那些蹲着茅厕不拉屎的老不死的就该给年轻人腾位置
em.rica
发表于 2020-8-5 19:12
limit 发表于 2020-4-24 10:28
或者换个角度看,疫情期间正好有借口裁掉一批高工资知识滞后的老油条,腾出位置给刚出校门的知识新有活力工 ...
够呛 大公司有BR的这个很难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5 19:20
em.rica 发表于 2020-8-5 18:12
够呛 大公司有BR的这个很难
除非有很硬核的evidence,比如表现问题,即使是这样,一样要给遣散费,而且越是大公司这个数字越不小。当然真的有足够的钱,总能开出加码让别人“自愿”走
em.rica
发表于 2020-8-5 19:52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5 19:20
除非有很硬核的evidence,比如表现问题,即使是这样,一样要给遣散费,而且越是大公司这个数字越不小。当 ...
是啊 除非是诚心想要弄人走 成本也高的。。。
我当年跳槽到现在这个公司的同时有一个另外一个行业领头羊的offer 但是该企业扩张过度然后市场萎缩后裁员了一部分 我的合同技术部门同意了 因为该部门有足够订单 但是BR就是不签字 要求先调剂内部员工 大部分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5 20:39
em.rica 发表于 2020-8-5 18:52
是啊 除非是诚心想要弄人走 成本也高的。。。
我当年跳槽到现在这个公司的同时有一个另外一个行业领头 ...
大公司工会都有类似的policy,如果你要招人而内部又要裁员,除非你能证明内部的人都不适合,否则BR肯定不签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0:38
em.rica 发表于 2020-8-5 18:52
是啊 除非是诚心想要弄人走 成本也高的。。。
我当年跳槽到现在这个公司的同时有一个另外一个行业领头 ...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技术周期越来越快,不赚钱的业务,整个部门砍掉,整个子公司关掉活卖掉,然后再重新开新的部门子公司开展新的业务,以后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大锅饭久了,再牛的公司都撑不住,疫情啥的会加速这个趋势,因为都没钱了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0:48
其实大公司关注的不是人力成本,而是业务战略,人力成本对他们都是九牛一毛的事儿。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行业都不挣钱,放在那里巨亏,同时又有很多新兴行业挣得盆满钵满,正常的企业两种选择,,要么温水里等死,要么转型,尴尬的是不赚钱的行业的人新行业转不过去,需要一张白纸重新学很多东西。同样是一张白纸,用人单位肯定是用大学刚毕业薪资低学习怪有能力有激情的年轻人。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0:57
limit 发表于 2020-8-6 09:48
其实大公司关注的不是人力成本,而是业务战略,人力成本对他们都是九牛一毛的事儿。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行业都 ...
公司有钱 != 不想省人力成本
这就好像国内996你以为是缺钱么?能多压榨点为什么省着?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1:01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09:57
公司有钱 != 不想省人力成本
这就好像国内996你以为是缺钱么?能多压榨点为什么省着?
我的意思是说,砍掉不赚钱亏钱的业务,开展新的赚钱的业务时, 坎掉不赚钱的业务需要赔偿雇员的损失,对他们来说,相对于业务亏钱和赚钱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儿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1:11
我没在大公司工作过,不过目前客户全是大公司的,给他们代理发明专利申请。譬如博世有很多业务,有搞未来工厂的,有搞医疗器械的,有搞汽车配件的,汽车配件按里面还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车,无人驾驶等。可能博世内部的人自己不一定感觉得到或知道,因为他们各自占个山头,反倒我们外面的人同时是这些业务对接的人看得清楚,因为我们能够很明显感到哪方面业务是新宠,哪反面业务越来越死气沉沉没动静,而且我们每个申请的周期都是2到3年,能很明显看到他们的人员流动,有些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到一半,发明人已经走了。
em.rica
发表于 2020-8-6 14:38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0:48
其实大公司关注的不是人力成本,而是业务战略,人力成本对他们都是九牛一毛的事儿。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行业都 ...
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7:14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0:01
我的意思是说,砍掉不赚钱亏钱的业务,开展新的赚钱的业务时, 坎掉不赚钱的业务需要赔偿雇员的损失,对 ...
如果纵容这个理由,那么劳动者会很容易的以这个理由被辞退。公司负责赚钱,保障压力都扔给社保局么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7:22
limit 发表于 2020-8-6 10:11
我没在大公司工作过,不过目前客户全是大公司的,给他们代理发明专利申请。譬如博世有很多业务,有搞未来工 ...
我实话说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
我工作过的企业这个情况很正常,除了正在创造利润的业务,公司本身就在思考下一代甚至下两代的产品,其中可能有2,3个甚至更多的组在做这种研发,而且很多项目在开始做的时候没人知道到底能不能做出来。而且这几个竞争项目很可能只有一个会活到最后变成正式的项目,其他或早或晚会被干掉。
这个时候,
1.已经在创造利润但是未来会被取代的项目,这些员工怎么办?产品终结了你就走人?
2.相互竞争的这些组怎么办?这些员工项目gg就开对掉?
如果按照你纯利润的说法,1和2这些员工直接开掉最划算。但是你要知道研发没那么容易,即使是最后成功的项目都很有可能遇到瓶颈低谷之类黎明前的黑暗。如果员工本身对公司没有安全感,低谷的时候你是会咬牙挺过去还是直接赶紧跳槽?都这么想还有谁愿意去创新?公司本身的knowhow也无从积累
limit
发表于 2020-8-7 13:39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6:14
如果纵容这个理由,那么劳动者会很容易的以这个理由被辞退。公司负责赚钱,保障压力都扔给社保局么
谁纵容这个理由了? 我也很讨厌这个理由!
至少我既没本事也没资格纵容这个理由。不过哪天我是雇主,某个业务不赚钱,我也肯定不会接着投钱干呀,该遣散的遣散,该赔钱赔钱,形势比人强。我呢,不是雇主,但作为雇员,早在3年前就从巨亏的行业,成功转到很赚钱的行业,所以这次疫情,完全没受影响
limit
发表于 2020-8-7 13:49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6:22
我实话说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
我工作过的企业这个情况很正常,除了正在创造利润的业务,公司本身就在 ...
我想表达的就是反驳你们一开始反驳我的"即使大公司站着茅坑不拉屎的老家伙也要给年轻人让位"这点
你们不是说我想得美嘛,所以就说说自己亲眼所见呀
当然比起某些国家德国好很多,但是形势摆在那里时,该裁员还是会裁员的
求你们别把焦点放在"老家伙"上面,我说的焦点明明是"拉屎", 我就是"还能拉屎"的老家伙呀 ;-) 开个玩笑 ,别介意
limit
发表于 2020-8-7 14:17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8-6 16:22
我实话说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
我工作过的企业这个情况很正常,除了正在创造利润的业务,公司本身就在 ...
另外就你说的最后一段,其实你举的例子都在我说的赚钱业务范围内,只有赚钱业务,公司高层才舍得砸钱做研发。我觉个具体的例子,你可能就能更清楚看出里面的区别:
譬如电动车代替内燃机车是大势所趋。虽然都是车子,大概就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是一样的,车子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两者完全没有交集。这个时候你可以明显看到,做电动车到处在招人,研发项目一大堆,红红火火。做内燃机车的就没动静了。然后做内燃机的工程师以前天天在研究Verbrennungsmotor的,什么材料尺寸结构最优化,其液压系统怎么设置怎么控制让刹车更稳定可靠,然而电动车要研究的是怎么让电池充电更快,续航能力更强,刹车全是电机控制没有液压了,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转都转不过去。
以上是个举例,俺作为工科狗,从纯技术角度来看,电动车很多技术拼劲很难突破,但打着绿色环保旗号,资本就爱砸钱搞这玩意呀,我们能怎么办?这个就是形势比人强。。。
你举的例子如果是电动车领域的各种研发,那肯定是砸钱各种搞,除非真的没钱砸了
但如果是个夕阳产业或失宠的产业,只能壮士断腕
其实技术很大程度上是跟着资本走的,看资本青睐谁,虽然我也很讨厌这样,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cicetip231
发表于 2020-8-7 14:20
我觉得提升自己的实力比较重要
如果喜欢做自己做的工作就容易做好 做好的话不愁找不到工作
当然能推销自己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