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18



影评—《壁花少年》:致青春无悔
评:8半碗馄饨(北京) 2013-7-12 9:43:00

导演:史蒂夫·卓博斯基   
       主演:罗根·勒曼爱玛·沃森埃兹拉·米勒

       本片再次证明了再不堪的青春对于个人来说也有无法磨灭的价值, 那怕仅是别人眼中的或在校园中从没受过重视的无名之辈,在时过境迁之后,也难免和后来的朋友叨唠上几句或真或假的大话,就像本片的主人公查理坐在桌前写信给一个好友那样,就算他永远无法看到查理的青春,查理心中还是得到了满足,用在俗气不过的话来说青春总是最美好的。

      这是一部属于美国高中生的青春纪念册,还没上大学的他们其实并没有失去青春的资本,所以整部电影的基调并非那种老人般长吁短叹的口气,而是充满了朝气的向往的心情,毕业季和各奔东西的朋友必然会引起种种事出有因的小哀伤,可说到底还是满怀着期待向往着未来,总觉得明天会更好才是年轻人应有的心情,而当人们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学会怀念过去时光的时候或许就证明自己已经老了,这样的情况总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否则导演不会拍摄这样的电影,而观众也不会喜欢这种片子。

         最喜欢整部电影所传达的那种情绪,虽然主人公查理绝非是个在校园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屌丝的形象或许更为亲民,想想开学第一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艰苦的一天,就如同在一本书中看到作者描述出国留学的第一天最希望的就是能交上一个朋友而不是别人,正常人总有着相似的心情,而导演所做到的就是将一种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心情通过饱满的情节串联传达出来,音乐、友情、酒精、爱情等等都是本片的元素,而那种个人的情怀经过九十分钟的沉淀最后发酵出的最纯粹的青春的味道,本片便胜在此处。

         当汽车开除隧道,查理张开双臂,配上片中作为暗线的音乐,整部电影到达的最高潮,观众的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可查理的释放是准备拥抱真正的未来,而观影的观众或许都默默的一声叹息感慨青春无悔。同样是一部青春片,西方人的处理要老练的多,相比国内今年大火的《致青春》和《小时代》来看明显高出几个层次,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家拍出的青春能人中国人感同身受,而中国人自己拍的故事却连中国人自己都打动不了。

      爱玛·沃森是本片最大牌的演员,这也是她在《哈利·波特》后最好的一部作品,影片中她的表演空间很大,可本片中的角色不再是赫敏式的全优生,而是有些不羁的少女形象,虽多少总令人联想到赫敏的样子,但最终还是用表演征服了观众,果然是三好学生的代表赫敏同学,或许她的前途会比哈利·波特更为光明。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21



《壁花少年》青春期
评:8伊儿(天津) 2013-4-19 23:31:00

片子很真实的把青春期间孩子的生活、
心理、校园、情感等现状进行了的演绎。
看着看着,就会联想到青春期的自己发生的许多事情,
这就是成功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他不仅让你看到电影本身的东西,很棒的电影,推荐。

电影简介:
    查理是个害羞和孤独的高中新生,拥有超越年龄的敏感和泪腺,总是默默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个典型的「壁花少年」。他的青春期充满各种挫折,先后经历了阿姨为给他买生日礼物去世、最好朋友自杀、受同侪排挤欺负、单恋没有回应等各种事情。然而查理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和他一样被生活逼入墙角罚站的人实在太多。他幸运的拥有一个开明的老师和两个高年级的好友:叛逆娇俏的少女珊和自信满满的同志男生帕特里克,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参与进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与新朋友的接触中,查理不仅收获了友谊、快乐,同时还找到了爱情。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25


对与错,也许只是一次直觉的选择
评:8.8叮咚小N(悉尼) 2013-4-13 20:36:00

谁的青春不迷惘,但是能找到几个共同分享的朋友,是何等的幸福。关于剧情,此处不再赘述,喜欢的请直接观看影片。谈一下演员阵容,堪称青春逼人,启用几个当红90后明星,的确为影片的宣传打下重要基础,而且我也承认,我就是奔着艾玛来的。看过之后,发现几位的表演正好满足影片需要他们表达出的力度和感觉。不敢说几位今后的发展怎样,但就像FLIPPED中两位小演员一样,不管今后是否再有佳片问世,是否就此被定型,但起码,此时此片,他们正好契合。


    我羡慕影片中charile,虽然有过痛苦的曾经,但最终走出隧道,在音乐中,疯狂呐喊出we are infinate的宣言。可惜电影毕竟只是我们一次100分钟的心灵旅程,每次的结束,都更加让我感慨现实中某些无法实现的荒唐。我不是电影主角一样有人喜欢,又有袒露对象的人,,多数时候,我只能在安静的深夜,自己可怜一下精神空虚的自己。用一部触碰心灵的电影,回味某些缺失的情感。


    不禁要感一小叹自己逐渐远去的青春,虽然这些年过得认真、努力,可回过头来,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年轻的疯狂和爱情。我从不会为了一时之喜好而荒废青春,但很多事情,一旦错过这个梗,便再不会找回当时的味道。就像逛街,总想着下一家的东西可能会更好,即使不是,也要把所有的看遍,挑出最好的再去买下。可是,也许下面有更好的,也许,一旦错过就不再拥有。对与错,也许只是一次直觉的选择。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26



壁花少年治愈“垮掉的一代”
桃白白菌(上海) 2013-1-19 13:44:00


   关于工作升职,说起来总是差不多世俗、渺小,而每个人青春期的故事却各有各的精彩,尽难忘。将来你只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爸爸我当时在学校这样追女生,那样逗老师…”而不会描述自己如何与人在办公室勾心斗角。《壁花少年》就是这样一个讲述青春期自闭少年的故事,改编自同名小说,导演史蒂夫即小说作者。90年代当《壁花少年》一书问世后,即刻引起轩然议论,中学生竞相传阅。随之而来的便是此书一度被禁,原因大致是“思想不够先进”之类。“一朵壁花倒下,千万个壁花将站起”,十多年后,已转行成导演的史蒂夫`卓博斯基将自己的作品改编后搬上银幕,替那些正处青春期的孩子们呐喊、宣言。
  
  原著小说整本都以主人公查理写给“所谓朋友”的信组成,电影同样也将目光集中于查理,描写他进入高中后的遭遇。主要笔墨落于学校中对他成长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人,代表友情的帕特里克,代表爱情的珊,以及良师比尔。以查理的心理活动作为旁白,常出现他的表情特写,几乎没有偷窥视角。好像观众是查理的眼睛,透过他看着周围的一切,听他内心的变化。那些患过自闭症或是与查理有同样困扰的人,更会有强烈的代入感,如同身受。

  故事客观真实的描写了几位“问题少年”,毫不回避毒品、性、家庭问题等会让人不敢直视的东西。直接但不暴露,真实但不残忍。在描写同性恋,打架,嗑药等事件时点到即止,但亦能让人看懂。特别是查理两次嗑药的经历,第一次误食到第二次有意为之,从药效发作后他半梦半醒的絮叨呓语间都看到这位少年的善良与纯真,伙伴的可爱热心,同时这两次事件也扮演推进了故事发展的脚色。
  
  另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配乐,以90年代摇滚为主。片中,音乐不仅只是气氛烘托也是剧中人物们的寄托。那些歌是几位主人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是信物、是做爱的伴奏、是所有故事的起因。在那个大家都懵懂且容易受伤的年纪,好友间彼此陪伴着寻找未知的前路,支持着走向梦中的地方。
  
  “I just need to know that someone out there listens and understands and doesn’t try to sleep with people even if they could have. I need to know that these people exist.”这是主人公查理的内心独白。《壁花少年》这部影片正是于此处出发,跟着查理步步走过高中第一年。从寻找、发现、疑惑到坚定不移。虽说片中中不缺毒品、性、家庭问题,但他是温暖人心的。影片留给我们一个开放式欢乐结局,并非“王子和公主就这样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而是“王子和公主打算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真正的治愈到“垮掉的一代”。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28


不错的英文学习片子 吐字清晰
评:6botanyzh(杭州) 2012-12-18 16:21:00

a song did inspire me < dont dream it is over> by crowded house band

and a new word to learn "queer" 同性恋 呵呵

现在天朝queer 越来越多了   从这片子的评分就能看出来

emma 长咧巴了 好胖啊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31



壁花依旧
评:7purity88(海盐) 2013-11-24 13:55:00

   豆瓣上一篇对本影片的评价,有些总结的很对,一针见血的,写出了我的心声。将部分内容摘抄下来。“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见热闹的人群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 。 新老朋友们的狂欢派对上大家豪情万丈对酒当歌而你却窝在自己的小角落欲言又止 。天知道你多努力地想要尝试着融入到眼前的交际圈,但每一次你都是无果而终然后黯然神伤地离去,没有人会注意 。一方面,你总在一个人独处时感到压抑的孤单无助,想要高声呐喊,被人听到,为人理解 。另一方面,你又倔强地抗拒任何人涉足你的世界,负隅顽抗地装出一副全然无所谓的淡定姿态,自欺欺人地一遍遍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只是需要一点时间,需要一点调整” 。没有主见的你总是说不出口那一句拒绝然后被好友同学拉去参加各种原本你就无意参与的活动,最后毫无悬念地以朋友们的尽兴而归告终,你却全程站在一边像个有边缘型人格的遭排挤的局外人一样无动于衷,无能为力 。你深陷于不被朋友接纳的苦闷之中,长此以往,倒也习惯被忽略被无视的局面,也便彻底麻木,不再想去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些什么,只愿意自以为是地埋身于自己仅有的几个感兴趣的话题几件事,何其可悲地自娱自乐着 。更要命的是不仅外患未除,内忧亦尚存 。因为不社交,你的心里总是有未曾坦白过的秘密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 你像一朵壁花,在阴暗的墙角扭曲地生长着。 这朵花从不曾像其他个性张扬的青春期个体一样沐浴在室外无惧地享受阳光的暴晒,因此长出一根根幽黑而又尖锐的倒刺,作为一个异类格格不入地存在于这片不和谐的土地 ”

    我想说,上面说的就是我,或者在看的你也是。虽然我不像主人公Charlie有那样复杂残酷的经历,但是也没有最后像Charlie那样从起初那个幽长黑暗的闭塞隧道中走了出来,即将飞驰于充满热血与希望的光明之路上 。有些人说看完这部壁花少年后泪流不止然后充满能量与勇气地重新站在面前的这个世界。但是我没有。怎么说,承认吧,最后结局Charlie走出了,但是我,我还是继续着看影片前的状态,然后这种状态还将持续很久,因为sam和Patrick还没出现。其实我也有挺多女性朋友的(呵呵,没有男性朋友),但是总觉得她们没有走进我的心,或许我也没有走进她们的心,毕竟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做你的精神伴侣。可能,我更希望看到的结局是主人公的继续孤独,幸灾乐祸在作怪吧,总希望有人比自己更惨。但是电影就是要宣扬正能量的,所以结局都会是好的。刚开始,也是希望多看这类的影片,让自己拥有正能量,但是现在看多了以后,自己生活领悟多了以后,开始还可能看完后的一段时间会很自我鼓励,但是现在就只有一种同情和无奈了,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大学室友貌似找了份很不错的工作,
是度假村的,很适合她。我也想祝福她,
但是说真的,更多的竟然是一种失落感。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和她的生活差距,
就像高三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都是人,差距咋那么大呢。”

      
   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生活很糟糕,同时又只看到他人光鲜亮丽的一面新生贪慕向往 。
   我是我,总有适合自己的生活姿态,做好自己,生活就会很不错吧……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33



壁花少年:谈一谈问题所在
评:4.5绿宝石岛(上海) 2013-5-7 23:09:00

他们没有把戏演到骨子里,他们的疯狂让我觉得很干涩。艾玛沃森根本没入戏,某些2+1的情节让我立刻想起了另外一部动人深情的文艺青年电影,完全把这部给比下去,爱娃格林演的兄妹比这对兄妹要鲜活明媚得多,特别是爱娃格林,活泼好动,青春,让人垂涎欲滴,活泼的同时瞬间又有让人屏息的性感,同样是在她们22、23岁的时候出演的电影,同样是扮演神经兮兮的文艺青年,一个喜欢电影,一个喜欢摇滚,只是感觉,一个是天生的演员,一个永远是个配角。

艾玛沃森看上去干巴巴的,没有一个90后该有的滋润,说白了就是,她不嫩。俗气的穿着,她那游泳运动员般的宽厚的肩膀,没有美感,她在戏里更不应该穿无袖的套头毛衣!这些服装设计是谁设计的,那些细肩带吊带衫,显得她的肩膀越发宽厚,简直要毁了她,thank god,她的脖子短,最致命的错误,艾玛沃森给我最大的感觉,她没有灵气……电影在很多镜头想要把艾玛拍得美,但在我看来,it makes no difference.

男主角长得没什么特色,是吉姆斯特吉斯和希亚拉博夫的综合,不过他演得倒不错,把一个局促不安的小伙子演活了,只不过没什么眼前一亮的感觉,很难在电影界拓宽他的道路。另外一个男主角,我也不谈了,让人看着都有点不舒服,更别提他们出演的《洛基恐怖秀》,简直有点不堪入眼的感觉,是挺恐怖的。艾玛沃森在表演中想要表现性感,我只说一句,性感和挑逗不是人人都能扮的,你若是拿自己的弱项去挑战,只有输的可能。你说你要改变自己,所以在剧中一改旧日形象,大胆豪放起来,但是你,脱又不敢脱,气场又没有,something looked just weird.

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有点报流水账,里面人物大多很不鲜明,给我感觉不是很好,而且电影没有一个特别想要突出的主题,它什么都有,什么都包含,摇滚文艺青年、聚合离散的友谊、似有似无的爱情、同志、帮助病人走出阴霾、对过去的事情产生幻觉、怀疑自己造成了aunt的死等等,真的是样样都有,样样都不鲜明。什么都要讲,什么都讲不好。后来看了大家的影评,竟然有人分析是娈童案,导演啊,你要在一部电影里讲多少东西啊,你好贪心啊。你若是能把一件事情说好,就已经很好了。毕竟是新导演,欠火候。

大家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大多很感性,什么逝去的青春啊,什么最后一次疯狂啊,所有种种说得再多,归根结底都没有讲出个所以然来。这部电影剧情是硬伤,无论你多么小资情调,无论你多么追忆青春,无论你对男女之间的感情多么肝肠寸断,无论你对剧中的台词多么醉生梦死,电影拍得不好就是不好,我只不过客观上去评价一部电影,不带主观意识,我不会一个劲地在电影里陶醉自己和电影有多少相似的地方。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36



《壁花少年》:勇敢说出,我们分手吧!
评:7.2浮世鸿云(北京) 2013-3-3 15:19:00

经历姨妈车祸身亡和最好朋友的自杀之后,让这名15岁少年男孩越发沉默寡言、自闭倾向严重。不仅再没有任何朋友,连上课时老师所问的问题都不积极回答,内心却又强烈期待着能够加入任何的交际圈子。一次聚会时,偶然结识的绰号叫“闭嘴”的同志男孩和他的姐姐,在大家逐渐相互了解交情越深之后,自闭男孩也逐渐从自己狭小的精神空间走出,不仅认识了新女孩,还大胆表达出自己对女孩的想法,并得到所期望的真爱,最终回到欢乐“正常人”的行列之中。

  影片改编自被美国高中禁止阅读的同名小说,把这本以书信体形式的小说拍摄成电影也破费了导演兼编剧斯蒂芬·切波斯基的一番周折,尽管这是他自己写的小说。在《朱诺》的原班监制指导之下,引入大量90后人气偶像加盟,2011年《三个火枪手》的罗根·勒曼,《哈利波特》女孩艾玛·沃森,还有《城市岛屿》的长发男埃兹拉·米勒。强大的人气号召力,加上大量在青年人中的敏感话题和桥段,吸毒、酗酒、同志、洛基恐怖秀和兄弟情谊,使得影片噱头十足刺激不少。

  尽管这也是一部描写文艺男孩的故事,但与 《命中雷霆》 中的雷击男孩比起来,要颓废得多,深度也寥寥无几,似乎还没有脱离《哈利波特》式的友情价值观。也许,这本是一出教性格孤僻同学们结交朋友的范例,而不是教导大家应该活出理想的人生。从这两部影片中两名男孩的遭遇我们也可以多少看出当今时下的人们价值取向,随性而乐的壁花男孩最终圆满归队,而追求理想的男孩遭遇雷劈。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影片的被关注度还是票房榜上,“随性”都要比雷劈好命得多。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38



舞会作壁上观之人
毛三(温哥华) 2013-2-11 10:45:00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写更多的信,因为我可能会忙着参与。所以,假如这真的是最后一封信,我只想你知道,我再高中开始前过得很糟糕,而你帮助到我,哪怕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经历过这些的人是谁,你让我感到不再一个人。因为我知道有的人会说所有这些都没有发生,有的人会在十七岁后忘记他们十六岁的样子,我知道这一切在某天都会变成故事,我们的像会变成老照片,我们会变成谁的父母。可现在,这些时刻并不是故事,它真实发生,我在这儿我看着她,她是那么的美。我能感觉到,在这一刻,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悲惨故事,你活着,你站起来,能看到高楼灯光,让你感到好奇的一切,你在车道上听着那首歌和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在一起。在这一刻,我发誓我们是无限的。”

我记得10年在普吉岛渡假的那个寒假。我被度假村里的工作人员邀请演出舞台剧-纳尼亚传奇。(以后称哪位工作人员为GO)我当时是多么想拒绝,但妈妈一直在身边鼓励我参与。我拿了那张印有台词的纸跟着那个工作人员走了。那时我的英文名叫Frank,现在改了。我坐在舞台前的最前排观众席上,GO和别的孩子说了什么,他们望向我,“Oh,no...”

我的角色是电影里那个半人马。我告诉GO我不可能记住这么多的台词而且全是英文我看不懂,他告诉我只需要对口型就行了,不用担心。我很沮丧,我在找我的妈妈。我眼光急切的四处观望,锁定目标后我立即跑到她跟前。她催我快回去,要排练了。和我演对角戏的-电影中那个小女孩,拥有着棕色长发,迷人双眼。在照片里,我不自在的面对她比着对应我话的手势。我很沮丧如果我还是个孩子定更放得开。最后谢幕,一排人手牵手鞠躬。我旁边的两个人,一个是有着卷发的酷似亚洲面孔的男孩,另一个我在事后告诉妈妈他简直就是和曾轶可一个模子刻的。最后的音乐响起,舞台是沸腾了。我靠着墙,皱着眉,像是一群人在狂欢我的失忆。

夜晚,正式演出。到舞台后台,我拿了戏服。半人马耶,不可能有西装革履的。一条宽松的棕色毛裤,没有上衣,我露出我削弱的臂膀,在人群里越显多余。离开演还有一段时间,观众们陆续用完晚餐来到舞台前。在化妆间里,他们一群人在化妆在说我根本不会听懂的笑话。那个像曾轶可的来和我说了几句话,好像问我知不知道一个游戏。我的回答让他身边的另一个人撇了嘴。他们俩即便不是那一伙人,多少不是一个人。我身后是一面镜子,我就靠着它。

GO在我下场后直向我竖大拇指,“Good,Frank!”别的孩子看着我好像想说什么,而我并不做为一个被接受者。谢幕,主角包括我现行出列鞠躬,然后退到一边。全部人都挤在了舞台上,台下又是掌声又是叫声。我看不到我熟悉的脸孔。我想不到还有特别感谢这一出,主角被叫到名字,站到台中央再次行礼。叫到Frank时并没有人站出来,又叫了几声。如果当时我听懂了我站了出来,别人会给我掌声热烈如其他人吗?我在想,想着想着我想到了我缺失的东西。

下台后,我找到我的妈妈,她夸赞我,我拿了一杯冷饮,领了一个奖牌还有气球...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2 20:42



【MTVNews】Nina Dobrev感叹《壁花少年》的剧本真的是太棒了!
评:9.4MRodriguez(沈阳) 2011-5-2 10:36:00

Nina Dobrev Says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Script Is 'Really, Really, Really Amazing'
Nina Dobrev感叹《壁花少年》的剧本真的是太棒了!

Posted 4/29/11 2:17 pm ET by Amy Wilkinson in Movie News, Movies, Videos

"Vampire Diaries" star Nina Dobrev may be hanging up her leather jacket and Katherine fangs for the summer, but she's not leaving teen angst behind. The 22-year-old actress recently signed on to play high school senior Candace in the big-screen adaptation of Stephen Chbosky's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alongside Emma Watson and Logan Lerman. And as you can probably guess, we just had to get the scoop on the production when we sat down to chat with Nina yesterday.


《吸血鬼日记》女星Nina Dobrev今夏可能会穿着皮夹克、戴着Katherine的尖牙,但她同样是不会让我们这些叛逆的年轻人失望的。今年2岁的她最近签约决定出演改编自Stephen Chbosky小说的电影《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里的高年级学生Candace。出演这部电影的还有Emma Watson和Logan Lerman。你应该已经猜到了,我们请到了Nina来谈这部电影,我们得到了独家资讯。

"I get to Pittsburgh next week, and I start filming in about a week-and-a-half, two weeks," Nina dished. And although she's currently in the middle of reading the book, she told us that fans need not fret over whether the movie will closely reflect the source material.

“我下周会到匹兹堡(美国一城市)去,
一周半或两周后就会开始拍摄,”Nina透露。
尽管她现在还只读了这本书的一半,但她告诉我们完全不用为电影是否会紧密遵循原作这件事担忧。

"The script is really, really, really amazing and the cast," she enthused. "The fact that Stephen wrote the book, and he wrote the screenplay and he's now directing, it's going to be really good to see that because a lot of the time when a book is made into a film, a lot of the original fans are scared it's going to be ruined. But when the visionary is the one who is going to see it is made the way he saw it and wants it to be seen, he's going to play it true to the original."

“这部电影的剧本真是棒极了!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她激动的告诉我们。“事实上Stephen不仅写了《壁花少年》这本小说,他还写了剧本,而现在他就是本片的导演!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因为通常一部小说要被拍成电影的时候,很多书迷会担心会不会毁了原作。但是当书作者看到电影按他的想法拍、拍他想让观众看到的场景的时候,他肯定会让电影遵循原著。”

Nina has yet to meet co-star Emma, but she does go back (all the way to 2009!) with cutie pie Logan, who plays her brother in the film. "I know Logan Lerman. We actually shot 'The Vampire Diaries' pilot when 'Percy Jackson' was shooting in Vancouver, so we all stayed in the same hotel," she said. "He's a great kid. He's really talented. But I have not met Emma, or Paul or Mae or anyone else."

Nina目前还未和合作出演的Emma见过面,不过她在2009年就和帅气美男Logan(在电影里将饰演她哥哥)见过面了。“我认识Logan Lerman。当时我们在拍《吸血鬼日记》,而他在拍《波西杰克逊神火之盗》,都在温哥华,所以我们住的是同一个宾馆,”她说。“他是个好孩子,非常有天分。不过我还没和Emma、Paul还有Mae等其他人见过面。”

Starring in a beloved YA adaptation and hanging out with Logan, Emma and Paul? Sounds like a pretty awesome summer to us!

出演一部年轻人挚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还能和Logan、Emma还有Paul一起玩儿?!这个夏天将会非常有趣!

Are you excited for
"Perks" to hit the big screen (especially knowing it's true to the book)?
Tell us in the comments and on Twitter!

关联日志:
Nina Dobrev 将加盟《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by jennydemon发布于: 2011-04-16 22:29
日志地址:http://i.mtime.com/731537/blog/5844764/

《吸血鬼日记》-妮娜·杜波夫(Nina Dobrev)
将出演《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
在片中饰演查理(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的姐姐-Candace。

   此片另外一位主演——
《哈利波特》系列中饰演赫敏的——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她在片中饰演Sam这个角色。。。。和Logan将有大量对手戏。

   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发行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4-1-3 17:00


影评文笔都不错,剧情真详尽{:5_351:}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4-1-3 17:21

看影评很有意思,
哪天找来看看{:5_335:}

美丽的心情~ 发表于 2014-1-3 19:56

这个偶也必须看{:4_308:}

Chanell 发表于 2014-1-3 22:00

这么多给力的众多影评{:5_381:}

金叶子 发表于 2014-1-4 02:05

洋洋万字耗时大贴,辛苦疲惫了兔金行{:5_396:}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4-1-4 17:39

金叶子 发表于 2014-1-4 01:05
洋洋万字耗时大贴,辛苦疲惫了兔金行


敬业精神可爱可羡更可嘉!送花{:5_335:}{:5_335:}{:5_335:}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0:35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4-1-4 16:39
敬业精神可爱可羡更可嘉!送花

大家喜欢就好!{:5_380:}


壁花少年-自闭少年拥抱青春
评:8鱼苗儿(嘉兴) 2013-10-31 15:00:00

美国青少年成长故事,男主角幼时受过性侵,精神出现过问题,出院后进入高中生活,由于内向被称为"壁花".影片描述了他在高中时期通过友情、爱情、以及导师,终于走出了内心阴影,走向无限青春的故事。其实并无多少戏剧性,只是很有青春的感觉,认识了爱兹拉米勒,卷卷的头发瘦削的身材美少年啊,对他的洛基秀表演印象很深。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0:38



壁花少年
评:5燃烧烧烧烧烧(上海) 2013-6-29 23:18:00

少年们冲到球场最高处的一幕,
这幕后来也成了ost的封面。其实更喜欢他们在隧道飙车时艾玛站起来的那段,
但总截不好……车上播的音乐是Heroes。三个小伙伴在舞会上跳Come On Eileen时也很萌~~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0:40



对电影《壁花少年》的一句话影评
评:8cbxcbx(上海) 2013-7-29 10:41:00

壁花,
很形象的一个比喻。
在影片中,确实看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1:02

本帖最后由 兔窝储蓄银行 于 2014-1-5 20:07 编辑


你是怒放的生命,你是华美的乐章
评:8.2王小叶儿(北京) 2013-7-16 1:24:00

      
       打字机的字体,打字机的声音,电影拉开了序幕。
  伴随着轻灵欢快的吉他弦乐,歌声响起,我们穿越隧道,汽车在行驶。
人生就像一条道路,朝向前方。

  
       画面是温暖的黄色,隧道的灯光梦幻唯美。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场,接下来,片中两次乘风而行,在情节和人物内心上,都具有特殊含义。

  
       虚焦镜头,渐渐清晰,隔着窗,一个男孩出现了,可以感受到距离感。

      
      伴随着内心独白,锁定了故事的主角和讲述者,镜头亦以此人为视点人物。
  这个男孩名字叫做Charlie(查理), “have some problems”的类型。他渴望交到朋友,
渴望与人交流,他也希望有人看到自己,这是电影故事发展的原动力,
电影戏剧性的前提,也是人物性格的支撑点。

  
  六分二十五秒,老师上课提问,
  当镜头对准主角的笔记本,我整个抓狂了。
  平装书和连载小说的发明者?
  他的第一本小说的第三章结尾,用指甲勾住悬崖边缘的男人,发明了悬崖这个词。
  他是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
  热爱文学的人,很难不爱这部电影。
  所以,从那一刻开始,
  我知道,这部电影会进入我的生活。
  电影的很多情绪会让我情不自禁想到《登堂入室》。


  查理和家人的关系是隔阂的,不舒服的。
  查理的父亲安慰查理的话,冠冕堂皇,像是说给邻居家的小孩。
  查理的家人是不懂查理的,或说不理解。
  

  查理的姑妈是一个隐形的重要人物,
尽管这个人至始至终只存在于独白与闪回中,但一出场就让人充满好奇:

  当查理遇到困难,想到的是,或许姑妈会理解自己此时的“痛并快乐”的情绪。
  一个讲内心的电影,影响主角内心的人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查理的语气口吻中,这个姑妈应该是“好”的,“善解人意”“亲近的”的。
接下来也只需要把碎片式的描述拼凑起来。
  

  查理有一个姐姐,按理来说,应该对查理是有帮助的,
可是很不幸,这个姐姐不仅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让查理替她操心。
查理的家庭状况基本如此。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
查理认识了Patrick(帕尔特克)和Sam(珊),
他们接纳了查理,查理对Sam一见钟情,并且受邀请去参加了此生的第一个Party。

      查理生平第一次嗑药, 他恍惚地坐在地毯上,


      样子真的迷人极了,
    他的幽默细胞,他的敏感,他的善于观察——
  那不是现实里的他,却是真实的他。

  
      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压抑着自己,
恨不得逼疯自己,忘记了自己真实的样子,更别说给别人看我们真实的样子。
那一瞬间,我真的很羡慕。


    接下来,查理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Patrick其实是个gay,而男友还是个红人。
  那个“红人”拼命掩饰着自己gay的身份,很痛苦。
  其实,那些受欢迎的人,
很容易为了他人的目光放弃自己真实的想法,形成惯性后,很难看清真实的自己。

  而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反而有更多的时间看清自己真实的想法,
但是也因此而孤独,受排挤。

      接下来的桥段,解开了我的一个关于片名的疑惑,
是关于“壁花”这个词的。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个港台片,
里面的壁花只的是不受欢迎的人被冷落的人,
比如去参加舞会,很多女孩子会被男生邀请跳舞,
最后剩下的没人邀请的靠在墙壁站着的女生就是“壁花”。

   
      所以,直到当Sam告诉Patrick,
查理最好的朋友自杀了,Patrick向大家介绍查理的时候,
我才真正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你审视一切,你洞察一切”——是为壁花少年。

       亦为点题。

  明白了这一点,
看接下来的故事就豁然开朗了。

  有一段情节,印象很深,
查理问英文老师一个问题,总觉得翻译有些问题,
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是最好的,只是想要解释一下。


       回答那句,其实有些问题:
      有一句常用的英文口语:是“You deserve it. ”
  一是“这是你应得的”,引申一下——“你应该得到的”,
“你值得拥有的”,“和你匹配的”。比如你努力工作,获得了一分丰厚的犒赏;
比如不懈努力后,得到了某个奖项。有一句化妆品牌的广告语就叫“你值得拥有”。

  二是“你自找”,“你活该”,比如你混黑道坏了规矩。
  
  所以,这句话回答的重点在于某个人认为自己值得拥有什么样的爱情,
真的很喜欢这个答案,也很喜欢那个英文老师。


  查理觉得Sam是个很好的女孩,
他的男朋友根本配不上她,所以想问为什么她会和那样的人约会呢?
但是正像Patrick说的那样,Sam总是看清自己,总把自己当回事,
她潜意识里可能觉得自己也就只能和这样的人交往,
这样的人就已经适合自己了;

      其次,她身边确实也没有“好”的人追求他,
他也只能得到这个,所以后来,Sam问查理,你为什么不约会我?
英文老师回答的那句话,其实是涵盖了这两点意思的。

  得到老师的回答后,
查理决定让Sam知道她的价值,
她值得拥有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她考上大学。

  Sam是个渴望爱情的女孩,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那些烂人,
她以为没有人懂他,但其实查理懂他。


    查理的帮助是“由内而外”的,
是“治标又治本”的,而“由外而内”的方式,
一旦“外”消失,“内”也会跟着消失,而“由内而外”则不会。

      
      接下来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查理稀里糊涂和Punk 玛丽走在一起,
结果却在“真心话、大冒险”中吻了Sam,
于是查理被几个朋友隔绝了好几周;

      
      Patrick和同性男友的爱情暴露,大打出手,
      查理因为帮助了Patrick重新回到了“队伍”中,
      并和Patrick 走得更近 ;

   
      Sam去上了大学,
      Sam走后,Patrick的幻觉整出现了,以至于不得不进行心理治疗。
  
  原来查理的孤僻的症结不在于姑妈有一个打她的丈夫
也不在于姑妈给自己买生日礼物时出了车祸,而是姑妈竟然是个性侵幼童的变态。
如此看来,有心理问题的成人多半是小时候留下的心理阴影啊。
  
  好在,最后查理走出了阴影,
也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因为旁观固然有它的利处,
但是“参与”,可以让周围的世界更美好。

  
  结尾,当汽车开过隧道,
  整个身体,整个灵魂都跟着飞扬。

      如果说第一次三人隧道兜风,让查理感受到了无限与接纳,


       那这一次便是感受到了自由,爱与未来。
       电影前半部分画面有一种躁动不安,

  
      音乐巧妙地应和着。
  而到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音乐又瞬间变成了热情的主导者,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十分动人,在画内画外自由地穿行着。
  
  影片的剪辑也尤为出彩,
  party段落,
吃蛋糕到嗑药坐在地上的衔接,
摇上——虚——叠——摇下,流畅而也与迷幻的感觉相符合,
摄影也很不错。

  帮Sam补习的时间过渡,
前实后虚,北京摘条幅;后实前虚,
背景挂条幅,很有修辞里“顶真”效果,衔接自然流畅。

  这些小细节,真的很迷人,因为量变发生质变,形成了影片的气质。
  
  对于看惯了传统剧情片的人,或许很难习惯这样的叙事结构。
  但一部讲内心的电影,是很难四四方方的。
  就算不是意识流,也应该是像本片一样,
  随心,流动。

  
  国外的年轻人应该比国内的年轻人更喜欢这部电影,
  因为离我们还是比较遥远,
  对于在高中恋爱都会被归为“早恋”的骚年们,
  drugs & sex ,简直是罪恶滔天了。

  
 
    而对于早已远离校园,
进入社会的人也很难感受到孤僻的人在学校里的举步维艰吧,
在他们眼里很可能是矫揉造作的,小题大做的。
  
  或许自己在高中时的经历感触和查理有三分相似,
所以深有感触吧,这真的是一部合我胃口的电影。

  
  这部电影离心很近,也觉得离生命很近。
  听着原声带,写着这篇影评,感觉很好。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1:11


少年自讀日記(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评:8電影朝聖(中国香港) 2013-6-25 9:17:00


片名:少年自讀日記/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年份:2012
導演:Stephen Chbosky
演員:Logan Lerman, Ezra Miller, Emma Watson

初次聽到《少年自讀日記》這個令人想入非非的片名,直覺以為這部電影或許會是另一部《美國處男》(American Pie),但看畢後卻是另一回事,反而台灣的譯名《壁花男孩》更接近故事。若果你被香港的譯名誤導而期望看一套「小小咸多多趣」的電影,那就必定會大失所望。但若果你心無雜念希望認認真真去享受一場電影,這部電影一定能給你超乎期望的滿足。

電影改篇自導演 Stephen Chbosky的同名小說,講述剛升讀高中的Charlie(Logan Lerman)性格內向,在學校難以融合同輩的圈子。在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高年級的Patrick(Ezra Miller)與Sam(Emma Watson),令他能衝破籬籠,一起渡過難以忘懷的高中歲月。

影片的原著小說於1999年出版後,一直都備受爭議,這由於片中涉及不少毒品、同性戀、性愛、戀童、自殺等問題,但影片看起來並沒有在這等話題上嘩眾取寵,反而更貼近真實,更不失校園電影那青蔥奔放的感覺。由於影片是由導演的真實成長歷程改編,所以格外顯得細膩。在編排上,影片在劇情推進上恰到好處,自然流暢地帶出主角背後傷痕的來龍去脈,有力地牽引觀眾的情緒,深深打動觀眾的心。

電影的三位主角,Charlie、Patrick與Sam,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問題與煩惱。Charlie本身有精神病,喜歡閱讀和聽非主流音樂,所以與同班同學在相處上顯得格格不入,甚至經常成為被作弄或欺凌的對象;Patrick是同性戀者,性格狂放及喜歡標奇立異,也是同輩間的取笑對象;Sam是Patrick同母異父的妹妹,性格爽直隨便,所以經常給人放蕩的感覺。三個問題少年,一個宅,一個基,一個蕩,他們走在一起,沒有理會旁人目光,只依著自己認為對的路而行,期間雖遇挫折,但他們互相扶持,一起渡過每一個難關,一起共渡一個刻骨銘心的高中歲月。就像片中三人駕車經過隧道兩幕,他們果敢地站起來攤開雙臂,擋著迎面而來的挑戰,衝破幽暗封閉的隧道,在傷痕中找到真正的幸福。聽著David Bowie的隧道之歌「Heroes」,真有種莫名的激情與感動。

影片在選曲及細節上挺具心思,
瀰漫著濃濃的舊情懷,特別是八十年代的氣息。
影片中的卡式錄音帶、《洛奇恐怖晚會》(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的易服Party Show,
還有The Smiths、New Order、Sonic Youth、Cocteau Twins和David Bowie的歌曲,每一樣都是美好的集體回憶。

《少年自讀日記》無疑是一部與別不同的青春校園片。
電影不只有一般同類型影片的輕鬆青澀,還有一種真實得來不偽善的感覺,
那種既沉重但幸福的感覺。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1:12




关于自由和无限——《壁花少年》
评:9.4海盗Frankie(西安) 2013-6-15 23:16:00

识、相信到完整自我,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口。
可以爱与爱上;哪个才是自由?
让美好的时间久一点。

犹豫与不安背后是渴望认同的孤独感,需要能够理解的精神归属。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从哪儿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到哪里去。

比分享快乐更重要的是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
这是朋友们的故事,真实而鲜活;
现在是我们的故事,通往无限。

风很大,必须不畏惧。
文艺怀旧超过小清新。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5 21:14



we are infinite
评:8myrna_moonlight(宁波) 2013-6-9 12:59:00

always fond of teen movies, especially foreign, i like to get into different kinds of young life that i can't have in real day.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is obsolutely a fantastic movie , with one of my favorite actress --- Emma Waston starring in , giving me a brand new view of high school , drugs , parties, homosexual and so forth, which is of too much tempatation for myself , while in the meanwhile , dangerous and unhealthy wheras exciting .

have to mention the music , so to the point , <come on , elieem> is just pecfect for the prom, mkaing me even wanna dance. the taste of the 80s uk mucic is really fit me ,to be honest , the ending is hoisting up the whole score of the movie , inspiring , whenCharlie raise his body up the car, "I Feel Infinite " , really makes me wanna crying , all i feel is nothing but touching , moved , i just cant wait to enjoy my summer finishing my high school
btw, main actors are really attractive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3:51



隧道人生
deeppurple19(杭州) 2013-6-3 11:33:00

除了戏梦巴黎外,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不能单纯归在青春电影里的几部片子,
一部叫甜过巧克力,一部叫夹缝求生。前者是异装癖、同性恋和性解放者的香艳凯歌,
后者是精神病一家子下的孤独少年,不能不提的洛基恐怖秀,还有一首歌:creep。

      这确是一部青春电影,并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细密把握后的青春标签展露无疑,居无定所的内心,骚情又迷茫的百无禁忌,可想象的初恋和性苦闷,不可想象的童年创伤。在导演颇意识流的剪辑和看似出戏的插曲中,你各种“懂”。青春就像那条隧道,人也许还没做好准备,身心就被急剧挤压,在近似急速和封闭中尽情扭曲,而最终出离后的那一瞬间,才会有清醒又嚎叫的解脱吧。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3:54



那些暗藏心中的情愫。
评:9Darklucifr(上海) 2013-5-28 0:36:00

看完了全片,
回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恍然间看到些许高中时期的自己,那个青涩,或狂躁或安静的自己。
那个曾经一个人在角落里奋笔疾书写小说,只为在下课后给自己暗恋的喜欢看小说的姑娘看的自己。

恍然间,
时光在脸上留下了永远无法倒退的痕迹。
我们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明白成人的世界。爱与被爱似乎再也无法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也同样再也无法那么刻骨。我不能去责怪任何人或事物,这都早已被我当成一种应该。

EMMA,你太适合饰演高中小男生心中的女神了。
虽然我觉得全片她没有特别多的展现超群的演技,
但也许只是我不停的被她的双眼吸引去了目光。

男猪脚的表演很到位,
那种宁静湖面下的波涛汹涌,
那种内心的挣扎。

关于爱情,
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像一只渺小的蜘蛛,
攀爬在一堵无边的高墙上,透着墙壁,幻想着其后那春天的芬芳。

希望有一天,
你也像片中的男猪脚一样,
你和你心爱的人在一辆穿越深夜隧道的车上,
车里播着恰如其分的歌曲,你就这么看着她,你也能感觉到,永恒。

too all those whos in love n nt been loved. may love always around you


blacklizard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3:56



感觉有些平淡,不过还不错
HYUUAE(香港) 2013-5-24 23:08:00

感觉有些平淡,不过还不错
HYUUAE 发布于: 2013-05-24 23:08
可能是艾玛沃森不太适合文艺片吧,虽然她在里面很漂亮,
但就是觉得少些什么,个性对于演员很重要,有了自己的个性观众才会记得你
男主角就是很没个性的人,但罗根勒曼演出了自己的感觉,至于那个演GAY的
也没有多GAY啦.也没有抢戏.

影片中的青春故事其实挺平淡,
只是男主角原先自我封闭的生活终于解放出来,有了朋友,有了社交活动.
这都是正常高中生生活.至于姨妈的那一线也有点搞不懂,好象有点多余了

片中有个观点很有意思:
为什么有些人会跟不配自己的人在一起呢,
这就像其实很多人也在做与自己能力不相符的事情一样.
这世界是不公平的.不了解自己,不去争取,你可能就顺水划到一个未知的地方,
而不是你真正的目的地.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3:58



观后感
评:7.8影羊羊(重庆) 2013-5-19 20:52:00

不错的电影儿,
让我记到老1句台词——为什么我和我爱的每个人,
都会选择那些看轻我们的人。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4:03





对电影《壁花少年》的一句话影评
Treefiddy (宁波)发布于: 2013-05-17 16:27
这才应该是致青春


About it
评:10ashes雯(北京) 2013-5-15 19:18:00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很符合现在的青春期校园生活。
这部电影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同性恋,比如梦想。


每日一部之5066
木星异客(北京) 2013-4-14 0:28:00
惨绿少年的《壁花少年》。
估计会让很多害羞的少年找到共鸣。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4:05


       

青春
putinlvpu(纽约) 2013-5-12 23:19:00

最近关于青春的片子貌似很多。
但处于26,7岁这个尴尬的年龄,
不能说离青春太远,因此似乎也没有祭奠的理由。
只是偶尔翻来清新的小品,希望过个不太用脑子的晚上。

看壁画少年很大程度上只是想看看
走出哈利·波特的艾玛是个什么样子。却不经意间有了些小小的触动。

也许几年前看这部片子,会是充满希望的,只是如今看完,却有些淡淡的哀伤。片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不如意,而从一开始男主的叙述就为这些不如意奠定了基调,这只是青春的骚动,或者说这是西方孩子们最难熬的高中生活(似乎欧美剧集中的高中都是个充满磨难的地方)。而走过这1300多天的日子,考上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

多像我们高中时候的想法啊。中国孩子的生活虽然没有这般的混乱,但也被高考压的透不过气来。满以为到了大学everything will be ok,可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很短暂的。在你感受到了几次,生活真美好,生活充满希望后,突然某一天回头看看,那充满希望的日子却已经渐行渐远了。

或许从那一刻起,
我们就开始了衰老。
只是照着镜子,在数着自己那还没来得及长出来的皱纹的时候,
心中总有些不甘。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1-7 04:07



壁花少年——忧郁症男孩的高中生活
评:7小路(汕尾) 2013-4-15 11:47:00

男主角其实就是个忧郁症患者,由于童年时期姑姑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再加上初中好友的自杀,导致刚刚进入高中的他在学校总是郁郁寡欢,而内心深处其实他是渴望友情的,于是他只好通过给陌生人写信来排遣这种孤独,直到他遇见了同性恋师兄,并通过他认识了一帮朋友,他的生活才开始多彩起来。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他和其中一个女孩拍拖,而他又暗恋师兄的妹妹,更糟的是竟然在一次聚会中他公开了这件事情,于是他被同伴们隔离了出来,重新回复到孤独状态的他幻觉再次出现,好在有家人的陪伴,男主角渐渐恢复,而在一次学校斗殴中,他也再次回到了伙伴们中间。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新年影院-----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