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资料背景] 新年影院-----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在那花开的地方,就这样活下去吧
时漆_(格陵兰) 2013-2-3 23:47:00
文/时漆

这部影片是作家Stephen Chbosky史蒂芬·克伯斯基)改编了自己的原著,又亲自参与导演的。为此,对于剧情的梳理铺设、人物的刻画描摹,能够达到如此的细腻熨帖是完全能够想象的。大满贯式的作品,将一个平凡少年成长中的一年时光呈现地淋漓尽致,在分分秒秒中,让人体味到曾经经历过的伤痛、迷茫、温馨。唤醒了迷醉的记忆因子,让我们再一次百感交集地徜徉在那些停驻过的、抚摸过的、感知过的,花开的地方。

“Wallflower”,字面译为“壁花”,在西方文化中,专用来形容舞会上形单影只的人们。男主角Charlie这个名字,在12分钟的时候才第一次出现,这朵隐秘的壁花的确孤独。由罗根·勒曼来诠释,在形象上很难找到更加完美的替代品。然后又是时而洒脱时而纯美的艾玛·沃森,最后再配搭上一个英伦范十足的Gay。主菜光看起来,就很有韵味,青春元素中的饱满与缺憾,似乎都能寻觅得到。导演在影片中几次有意拿《在路上》来作比较,欣慰的是,至少在光影的效果上,它确实能同前辈站在一个舞台上。

现实中,像Charlie这样的少年,应该会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版本。只不过那是霉运上相似着,幸福上恐怕就大相径庭了。自己给自己写日记,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心情,是件很文艺的事情。他用的是墨水,我们用的则是意淫,幻想着失而复得,勾勒着美好憧憬,编织着只属于自己的伊甸园。在100分钟的光影中,通过一系列Charlie零散的生活碎片,我们逐步意识到,意识里的世界,即便再宏大再完美,终有一天也是会倾塌的。真正的生活,是要靠坚实的双脚不顾一切地走下去的,以此才能来感知平淡的雨水、痛楚的荆棘、爱人的体温。当然,这注定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影片严格意义上的励志,我认为是聊胜于无的。打动人心的都是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有意识的也好,无意识的也罢。真正的成长,凭借的是99%被我们浪费掉的光阴。这也是为何展现垮掉一代的《在路上》,会有强大的治愈功效的原因所在。


我们羡慕Charlie,因为他有Sam和Patrick的陪伴,一个荡女,一个基佬,似乎可以成为完美的情人与朋友。但事实证明,与青春有关的林林总总,大多数都是没有来由,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Charlie煎熬地把自己封锁在低调的世界里,很难跨出同他人世界融合的第一步。他用了什么?——是的,大麻。我们搞不到大麻,那如何是好。其实,“大麻”和“不要脸”是精髓相通的两个产物,一个是物质,一个意识。为什么要低调呢,为什么看见自己心动的女孩不敢上去表个白?既然“低调”直接恒等于“失败”,那么“不要脸”一番,又能够再失去多少。别以为默默地对别人好,每晚祈祷上天,对方遭遇困难时像纯属路过的帮上一把,偶尔乘着迷糊劲儿写一封暧昧的信,这就是算是无私无畏的“爱”了。在当下这种满大街快餐模式的生活里,这只不过是为自身的怯弱无能,铺设的台阶罢了。正如Charlie看见姐姐被人欺侮了一样:一心想着要守护别人,到头来才发现,真正需要守护的,其实是自己。

“Why do nice people choose the wrong people to date?”,Charlie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老师给出的答案至少我是难以接收。不光是爱情,世俗间余下的种种,都是做与不做,敢与不敢的抉择,往往简易明了,一蹴而就。所以,影片又提取出了“洛基恐怖秀”这个桥段,使得Charlie再一次达到了自我意识的释放。这其中显露出的,表面上是放荡与混沌,实则要说明的是,褪去一切虚伪修饰的举动才是至真至诚的。遗憾的是,在现实中任凭怎样挣扎,咱们总也到不了彼岸。

当一个男生抓耳挠腮地说“Oh,It’s just X X X, no big deal”,还添油加醋地说明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的时候,傻瓜都知道是爱上对方了。Sam借此也将自身最脆弱的一面吐露给了对面这个二愣子男孩。一夜过后,原本困扰Charlie的幻象终于变了模样,找到了可以替代的人。虽说这仍就只是个影子而已。之后的片段就像是随身听卡带了或者是没电了一样,依依呀呀,有气无力地纠缠个不清。很多爱情的模板都是如此,双方都觉得对方过于优秀,在徘徊与懊恼中藕断丝连。

对于Charlie感性的特质,影片下了不少的功夫,这里的力绝对是用在了刀刃上。他像胶片一般,把几乎所有的生活片段都深深地烙印在脑子里面,不停不回放回放回放、剪辑剪辑剪辑、修饰修饰修饰。有没有看到自己曾经那傻不拉几、自寻烦恼的影子?似乎是只有在心痛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我们这是在骗谁呢。爱情极端讽刺的一面是会叫人心碎的,在不停自责、自省、自嘲中,对方的治愈速度,却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的多。同样是两朵壁花:昔日与今日,命运之轮交织在一块。一觉醒来,却好似早已分道扬镳。我不晓得Charlie的内心深处所渴望的,究竟是生活,还是爱情;也不晓得,他认不认为自己曾经是得到过爱情的。从他的影子里,我只是单纯地晓得,这部“少年自读日记”拯救自己的主角,永远都是自己。剩下那些零碎的笑靥,侧脸,发香,体温......其实也都没有逝去,因为它们已经与我们融为一体了。

在那花开的地方,就这样活下去吧。尽管我一直希望着,美好的事物,能在最完美的时候戛然而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青春系的小萌动,美式“小清新”电影

OneMyRoad(上海) 2013-1-16 20:55:00
初见这一部影片的片名,《壁花少年》,就觉得应该是一部有趣的电影。而正是有了爱玛·沃森这个《哈利·波特》系列的女主角的加盟,使得影片更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一部影片。而这部影片,同样没有让我有太多的失望,既然是以“少年”为名,那么影片就是关于青春的一部影片。

影片大片的桥段,都是关于这个男主角查理心里的描画,自我旁白,喃喃自语,这一个自闭的少年心中有着一个童年的阴影。他的青春期充满各种挫折,先后经历了阿姨为给他买生日礼物的路上出车祸而去世、自己最好朋友自杀、受同侪排挤欺负、单恋没有回应等各种事情。而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两个让他的高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两个人:爱玛·沃森饰演的少女姗和姗的继父的儿子帕特里克。在他认为自己可能要默默无闻的过完他将近1200多天的高中生活时,他们的出现,让他的生活有了意义: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参与进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熟悉导演的人应该知道,之前一部《吉屋出租》就是他拍的,而这一部影片和他之前的影片的风格完全不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欧美地区青春期期间,种种问题,包含自杀、霸凌、性向、毒品等诸多敏感争议的话题,而影片也通过一种隐晦的镜头语言,将这一系列问题表现出来,不温不火。和诸多台湾“小清新”影片一样,这部影片也是如此,将那种青春的、向上的、充满生命力的人物一一鲜明地表现出来。

而每每看到爱玛·沃森和男主角查理在一起时,我总会下意识的想起她和哈利波特在一起的电影片段,尤其是到影片中,爱玛·沃森送给查理黑框眼镜,为查理戴上时,我就想起了哈利波特,是不是赫敏将查理当成了波特?当然,让我跳戏的还有就是影片中2场三个主人公开车在隧道的戏,刚开始时,我就感觉影片的这个桥段特别像贝纳多·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中三个年轻人奔驰在夜色的巴黎街头,只不过一个是开车,一个是步行。除此之外,整部影片还是非常好的将青春的气息表现地淋漓尽致,不失狂野,不失生气。而那几段隧道的奔驰戏份,将这种青春的活力凸显了出来,让人动容。

同时,影片还涉及了同性的情节。影片层层深入,甚至一度让我觉得男主人公会不会是个同志,只是没有发掘出他自己的性向而已。到了影片接近尾声处,姗的哥哥帕特里克主动亲吻查理时,我仍在怀疑。而影片并没有俗套地过度使用同志这一情节,而是点到即止——以查理无意识地将伤害帕特里特的几个学生打倒在地那一刻结束。而这一吻,应该也将这一“同志”情节画上句号。其后就是男主人公查理与女主角姗之间朦朦胧胧的爱情。青春期,或者说只要是爱情,就是男主角所说的“认为值得,所以接受,这就是爱情。”直到姗即将离开前往美国宾州大学深造,这一层感情冲突,也在慢慢开始之后淡化。

可能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大家也会对这样的情节安排感到不解。而当主人公查理因为两个好朋友的离去而再次产生幻觉时,我们终于知道,查理仍没有走出童年的阴影。影片快结束时,我们才发现造成他是心理障碍的是他的阿姨对他的性侵犯,才使得他自闭孤独,不敢交友。当姗和帕特里克再次出现在查理的家门口时,我们知道查理已然走出了自己心理的创伤,也发现了真爱而得到幸福。

影片并没有讲述一个少年在遭到童年时性侵犯后,昏无天日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心理遭受打击描画出来,只是略有交代,不详尽叙事。而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加入,一系列少年成长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描写,将这个少年如何走出心理阴影的过程描画出来,虽有吸毒、同性恋等隐晦的问题描写,甚至在影片中两段都有异装癖的出现(这两段角色们穿上《洛奇恐怖秀》演出服装的戏,五光十色 ,艳丽十足),甚至是一些禁忌的动作描画,但是影片还是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影片基调,充满青春的朝气。

此外,影片中的演员表演十分精彩,虽略显稚嫩,但正好符合他们那个年纪所独有的,就跟哈利波特系列一样,大家还是会很喜欢没有长大时候的哈利和赫敏,因为那个年纪的动作、表情是任何时候都无法表演出来的。整部影片还是明显有着《朱诺》的叙事方式和镜头感,也难怪影片的几乎所有班底都是《朱诺》的。同时,影片最为出彩的部分应该出了剧情方面,那就是配乐方面。影片多个片段,音乐与剧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尤以查理、姗和帕特里克三人在舞池无拘无束的跳舞那段音乐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

总之,影片可以说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别具一格的青春系故事,与中国台湾小清新影片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一部美式的小清新影片,虽然影片涉及了不少限制级、儿童不宜的元素,但是不可否认,16-18岁左右的青少年在这样一个高速开放的时代,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耳濡目染(影片中查理的阿姨对他童年时期的性侵犯就是一种变相的社会性影响,让他过早接触到性的启蒙,而这一启蒙是令他产生恐惧的)。影片将“小清新”和“重口味”搭配的十分适中,不甜不腻,恰到好处,作为一部青春片,有它独到的品位和突破意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走出悲剧,体会无限
评:8.2超級小強(深圳) 2013-5-11 18:58:00

有时就是这样,活泼开朗性格外向的人总是那么能说会道,而羞涩敏感性格内向的人总是那么不善言辞。
后者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大多时候只能和自己交流。这时候,书写成了他们最好的自我交流方式。

      男主角查理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男孩,
被称为“wallflower”,直译为壁花。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聚会中坐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女孩子的,
但拿来形容不招人喜爱的男孩儿更具比喻意义。大概是因为阿雅的那首《壁花小姐》,所以我对“壁花少年”这名儿更感兴趣,
就这样我又遇上了一部好片儿,一部非常回味的青春电影。

      你看同样是拍青春,《壁花少年》就内在多了。
虽然只讲述了一名普通高中生一年的经历,但透过他与高年级朋友圈的交往细致展现了一段自愈的、动人的、贲张的青春。

      影片背景为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美国小青年的文艺范儿是交流音乐,你的品位高低时尚与否都体现在你听的音乐里面。他们总是把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连同对人对音乐的想法用卡带录制成合辑分享给喜欢的人,就好像过去爱情片里常有借书情节一样。总之因为音乐,查理结识了狂放不羁的帕特里克和姗姆兄妹。很多人都喜欢帕特里克这个基佬,喜欢他敢爱敢当、真实,搞怪和英伦范儿,他不像其它人那样喜欢欺负新生,反而为了活跃气氛喜欢在课上搞恶作剧,让你觉得有趣、好相处。而看似放荡的姗姆实则是一个感性而善良的女孩儿,因为自己年幼受到侵害的经历,她对查理说:“为了保证第一个吻你的人是爱你的”,然后两个人吻在一起,人生中第一个吻能被心目中的女神索取,哪怕带有玩票性质也绝对吻有所值,足以让查理心境荡漾了。这一吻纯粹而动人,不愧为MTV最佳吻戏。

      影片在叙述中伴随着一首首风格迥异的摇滚乐,很能照应青春的节奏,迷茫、忧伤而张狂。我以为对某段摇滚乐的感觉总是要配合环境和心情的。就好像他们三个人第一次兜风,车里响起了英国歌手大卫.鲍伊的《英雄》时,他们特意选择穿越隧道来配合这段摇滚。于是我们看到了姗姆站在敞口车厢,在风中张开双臂沉醉在迎风呼啸的旋律里,整个人连同她的衣裙一起在风中飞扬起来。这个画面的影调美极了,汽车穿越隧道时,路过的灯光接连打在她的脸上,把她映衬像个女王格外性感又格外高贵。歌里面有一句:“我们能成为英雄,只有一天也好”,此刻让她找到了归属感。盯着这个让人心醉的画面,查理说:我感觉到了无限!

     这种美妙不可言传,但如果你是查理,你也会为这个画面着迷,为“飞翔”的姗姆着迷。但性格使然,被唤醒的爱总是那么被动那么含蓄,而性情奔放的姗姆则换了一个又一个的男友。“为什么好女孩儿总喜欢和坏人交往?”他带着不解去问老师,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这话初听起来让人不解,难道爱不是自由自在想怎么爱就怎么爱的吗?但仔细想确实很有道理,不管是身份地位品貌,普通人的思维里都是寻找和肯定自己相近相搭的人,像姗姆这种自认为堕落自卑的女孩儿总是凭感觉交一些随意的男人,而善良的查理则把姗姆看成和自己一类的好姑娘,觉得自己和她更配才对。

     暗恋在小清新的电影里总是被描绘的非常美妙,可最后要是没有修成正果,这美妙也会大打折扣。
当姗姆明显感觉到查理的爱时,姗姆说,你只是默默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考虑,虽然很动人,可是我感觉不到你的爱,我更希望你爱的是一个真实的我。
这话说的太好了,不要以为你默默的爱了就一厢情愿的以为对方感觉到了,不要以为这很唯美,很多时候人们就在这种被动下错失机会。所以,遇到姗姆这样的女孩儿,查理是幸运的。

     影片在正常叙述中总是闪回查理过往的记忆片段,
开始我们总以为他一直为海伦阿姨的车祸感到内疚,直到与姗姆接吻时被触摸到腿时引发的回想,
才让人隐隐感觉出不对来,最后果然证实了原来海伦阿姨所说的秘密是她猥亵了年幼的查理。对于幼小心灵的伤害总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造成了查理后来孤僻性格。所以,我更愿相信每一个性格残疾的人都不是天生的,多多少少与他们年幼时的环境影响有关。
而与好友的交流绝对是治愈性格残疾的良药,重要的是敢于走出来。

      这是查理的青春范本,
也可以是每一个内向男孩的青春范本。
有一天所有这些都会成为过往,青春的容颜定格在老照片里,
没关系,在回味以前我们还可以尽情尝试。

结尾,
他们三人再次穿越隧道,
听着音乐兜着风,和最爱的人们在一起,
欣赏着灯光璀璨的夜色,查理像姗姆一样在风中张开双臂,
那一瞬间他不再是悲剧的主角,他们拥有无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兔窝储蓄银行 于 2013-12-31 02:44 编辑


背光生长的那朵壁花,终有冲出隧道的一天
评:8 爱达荷的定春(布宜诺斯艾利斯) 2013-3-18 3:24:00

星期四的晚上被通知第二天正式上班,便很早上了床,翻来覆去却也睡不着,大抵是还没从前几日的梦靥中缓过劲来,整个人越发的惶恐不安,打开电脑,看着一竖排的备选片种,将鼠标左键按在了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的字眼上,然而等待我的即是一场阴霾渐去的治愈之旅。

      电影在一段幽深隧道的长镜头中开始,
高速行驶的视角在静谧的暗夜中让人倍感彷徨,前方的道路仿佛蒙上了层雾,看不清可却又无从熄火。


(洛基恐怖秀是很好的隐喻,去除虚伪和矫饰,那才是最“裸体”的自己)

      男主角Charlie极不情愿的步入了1200多天的高中生涯,他每分每秒都在煎熬的等待着从这个满是人群的地方解脱,找不到愿意同行的朋友,被排挤也不敢反抗,知道老师想要的答案可只愿在本子上沉默写画。一个少年,在这样的年纪本该迎来繁华似锦的曼妙绽放,却演变成绝望干涸的孤独壁花躲在狭窄幽闭的角落自言自语,而这些都是因为姑姑为他买生日礼物时意外身亡以及挚友自杀等一系列的童年阴影,让本就寡言少语的Charlie在内疚悔恨中更加混乱,不停的自我否定直至迷失。如果没有遇到Sam、Patrick和Bill,我想Charlie只会随着那文字构筑的意识世界一同崩塌吧,不过他是幸运的,黑暗的生活在曙光的照射下渐渐复苏,重回正轨。


(让人心疼的自我欺骗,埃兹拉·米勒延续在《凯文》中的完美表演)

      糊里糊涂的嗑药,在舞会上从暗自神伤到激情热舞,与Bill老师坦然的交流文学,洛基恐怖秀中放下武装展现自我,帮Sam复习功课,为Patrick大打出手,当荧幕下的我以为Charlie真的脱胎换骨时,导演突然转弯漂移,通过毕业典礼后朋友的离去,让怯懦和恐惧再次环绕Charlie将其推至深渊。幻觉不断的在脑海浮现,原来姑姑对他幼时的猥亵才是这多年分裂的根源(影片在多处有所暗示,特别是Sam抚摸Charlie的一幕),在医生的帮助下,Charlie终于和家人一起面对了这个不堪痛苦的尘封记忆,当他再次与Sam、Patrick相见并在那俩卡车穿越隧道时探出车头伸开双臂,听随自己内心,随风徜徉的时候,这朵背光生长的寂寞之花已经真正的从闭塞阴暗的隧道内部伸展开去,蔓延到了洒满暖光的大地上,要知道,在那个崭新的未来世界,这个少年充满无限可能。


(关于隧道的场景,极具生命力)

除了Charlie,来谈谈另外两个青年。Sam,看似放荡不羁的背后有是一颗易碎茫然的心;Patrick生来是同志,不能爱其所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生活也被阴霾笼罩,而在帮助Charlie重生的过程里他们自己也成熟起来,这便是青春的力量,眼泪与欢笑并存,总有那么两三个人会陪君一起渡过.

      故事涉及到毒品,暴力,自杀,性,Gay,娈童等多方面敏感话题,但是影片却丝毫没有过多沉重之感,时而垂雨,时而明媚,清新动人。本就是原作者的导演对剧情的掌控十分到位,人物刻画的细腻且形象,无数次借Sam之口提及的音乐品味更是完美至极,而卡带,大卫鲍依,打字机,满墙的海报,洛基恐怖秀等元素的设置,充斥着怀旧年代的回忆,无声的唤醒了观众们过往青春的伤痛和迷茫。

      记得,Bill老师对Charlie关于爱情的疑问做出了这样的解答:We accepted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Charlie爱着Sam,即使对方不喜欢他,但还是一直为对方默默付出;Patrick为保护爱人的名誉自己倍受屈辱,这些不都印证了“值得”这一说辞么,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因为值得所以接受,因为深爱彼此所以甘愿付出。

   
我亦是一个壁花式的存在,灰暗空洞的快要生出病来,
太多困难等着我去越过,难道要就此投降屈服了么?

我想,其实在逼仄的角落间,
没有太阳不重要,因为我已有了比太阳更闪耀的光芒,
那道彩虹将指引着我一同冲出这隧道深渊...

We Are Infinit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3-12-30 22:21
《壁花少年》--我们只接受我们应得的爱

      叛卡门(承德) 2013-4-15 13:58:00

俺觉得每个人年青的时候都曾经历过迷惘,人才会慢慢长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3-12-31 16:17
俺觉得每个人年青的时候都曾经历过迷惘,人才会慢慢长大

经。。。。。历,是最好的学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莔叶 发表于 2013-12-31 15:55
谢谢这么详尽的介绍和评价!

谢谢mm欣赏~~~新年快乐!

《壁花少年》简析
小葱看电影(上海) 2012-12-26 17:23:00


青春片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观影诱惑。原因很简单:“我们都老了!”谁愿意错过在两小时的观影中再幼稚、再痴迷、再疯狂一次的机会呢?由不知名导演Stephen Chbosky指导,根据其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壁花少年》,通过对男孩Charlie精神困扰悬疑式的探究,描绘了一群高中少男少女的别样青春。这是一部可看性很强的电影,主创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把握是影片成功的主要因素:

其一,独白和闪回作为传统的叙事工具,成功推动了故事明暗两条线索的发展。主人公Charlie的精神困扰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主要内容,通过Charlie的自我治愈这条明线与病因探究这条暗线展示叙事。独白是明线的叙事工具。影片由Charlie写信的独白开始,告诉观众这是一个习惯于用笔对自己说话的沉默男孩,但是他很敏感、有很强的洞察力。正如好友Patrick所说:“You see things and you understand。”(你观察事物并且能够去理解),Charlie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壁花少年”。独白诉说了Charlie进入高中后,不论是初中同学还是哥哥昔日的橄榄球队队友都不愿与他打招呼。在手工课上,Charlie第一次见到Patrick的时候,后者拿老师开涮,却悲催地得到了甩不掉的外号“Nothing”(什么也不是)。当与Patrick和Sam兄妹打成一片后,独白的语调积极了起来,讲述了与新朋友圈交往的种种,以及英文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帮助,并引出了洛基恐怖秀。后来,Sam送了圣诞礼物给Charlie,独白的载体从纸张变成了打字机。自始至终,独白都以一种冷静的调子讲述着故事的发展,并且将Charlie作为“壁花”的那种旁观者视角和评论融于其中,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叙事,更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奠定了影片平和、内敛的基调。

闪回是病因探究这条暗线的叙事工具。童年阴影和好友的自杀让Charlie一度精神崩溃,成为一个精神紧张、小心翼翼甚至有些自闭的人。升入高中的他决定要走出阴影,结交朋友,积极地去自我治愈。遇到Patrick和Sam这对快乐的法定兄妹后,Charlie变得开朗了,精神困扰仿佛得到了缓解。但随着和新朋友们交往的深入,Charlie脑海中关于姨妈死去的记忆却渐渐地浮现出来,姨妈的死究竟为什么会给他造成这么大的精神伤害?病因探究这条暗线赋予影片一份悬疑,通过姨妈画面的几个闪回,一步步解开了Charlie精神困扰的原因。

第一次闪回发生在Charlie看见姐姐被男友打后,内容是姨妈到家里来过节的画面。由此,我们知道了姨妈是一个有过情感创伤的女人,Charlie和姨妈有着很深的感情。第二次闪回是圣诞夜Charlie和家人一起过完生日以后,在姨妈曾经离去的路边想起她出事前要去给他买生日礼物。揭示了Charlie对姨妈的死怀有深深的内疚情绪,并且暗示姨妈对他的影响可能还与“性”有一定的关系(闪回发生在Charlie 和Sam第一次接吻的那天晚上)。当Charlie目睹了Sam与Craig卿卿我我,经历了失恋的伤痛后,姨妈开车被撞的闪回出现了。第四次闪回依然和Sam有关,Charlie在“大冒险”的游戏中灵魂出窍地吻了他认为房间里最美的女孩Sam(而不是当时他身边的女友Mary Elizabeth),从而导致了与朋友圈的决裂,脑海里不断出现姨妈在厨房哭泣、葬礼以及他紧握姨妈手的场景。此时,Charlie对姨妈的恋母情节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姨妈是Sam之前Charlie唯一的女性爱恋对象。这种恋母情节被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觉所笼罩。一直到第五次闪回,当Charlie和Sam终于彼此无限亲近,Sam触碰Charlie的时候,答案终于揭晓。Charlie不仅仅是因为内疚而因姨妈之死大受刺激,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也并不是指买生日礼物的事情,姨妈对他的猥亵行为才是他精神困扰的关键所在。闪回的运用交代了Charlie之所以成为“壁花”的前因后果,童年的性经验和冲突影响了他的活动、兴趣和人格(弗洛伊德)。在闪回的过程中,Charlie不断地走向病发,同时也走向了治愈和新生。

其二,符号的运用赋予影片更多内涵和象征意义。整部影片充斥年代和情感的各种符号。书本、唱片、卡带、打字机,勾起了我们对于前网络时代的美好回忆。影片同时也嵌入了同性恋、异装癖、恋童癖、毒品等流行符号来增加故事的可看性。Beatles的唱片在叙事中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Charlie把Beatles的一张叫做《Something》的唱片送给了Sam,让Sam倍感窝心。《Something》这首歌讲述男孩对于一个女孩的痴迷,实际上是Charlie对Sam的表白。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张唱片并不只是Charlie为喜欢怀旧歌曲的Sam所精心挑选的圣诞礼物,唱片原来的所有者是Charlie脑海中那个挥之不去的姨妈。而姨妈正是为了买这张唱片而遇上了车祸。Charlie把心爱的唱片转送给了Sam,代表了他的爱恋情感从姨妈到Sam身上的一种移转,亦是Charlie试图要忘记困扰和自我治愈的一种行动。

另外,影片中的隧道也呈现出符号般的象征意义。开头,伴随着The samples的《It could be another change》,镜头一直在隧道里移动,隧道被赋予了不得而知的象征意义。隧道的第二次出现是Charlie和Patrick兄妹参加完聚会开车回家的路上。广播里播放了一首三人没有听过的歌曲,Sam兴奋地认为这首歌适合去隧道。Sam在隧道里站起来张开了双臂,如同雄鹰一般自由飞翔,Charlie望着美丽而富有激情的Sam,第一次感觉到了自我释放,“I feel infinite”(我感觉到了无限)。这是Charlie通过“参与”(英文老师对他说:“You should learn toparticipate.”)来求得自我解放的一个好的转折。当经历了与朋友们的决裂、后又因出手帮助Patrick教训了Brad挑衅的队友而重获友情,Charlie与Sam终于走到了一起,而恰恰是此时Charlie的精神再次崩溃了。这次的崩溃另Charlie找到了症结,使他获得了真正的新生。影片的最后,Sam找到了那首隧道歌曲,三人又一次去隧道兜风。隧道镜头的再一次出现与影片的开头相呼应,象征着自由和对真我的追求。这一次,Charlie站了起来,张开双臂自由飞翔,终于冲破了内心的禁锢,感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符号的运用丰富了整部影片的内容,不仅将观众带入一种集体怀旧的氛围中,更将故事演绎出了新的内涵。

其三,独特的切入视角丰富了影片的主题表达。青春是一种病。每部优秀的青春电影都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比如《朱诺》的少女早孕,《蓝色大门》的性取向困惑,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青春”这种病。《壁花少年》选择了少年精神疾病,这个视角在影片中引发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冲撞,令人深思。我们知道Charlie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少年,但是在影片中,除了姨妈这道坎是他始终逾越不过去的伤痛,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是异常坚强和成熟。对于在学校遭遇的嘲弄,他很淡定;对于心仪的女孩,他一直默默关怀和守候,最强大的是他还帮助她复习重考并且实现了大学梦;对于好哥们Patrick,他不仅理解他的性取向,即便是Patrick被抛弃后一时伤心决绝而强吻了他,他也没有慌张而是给予对方一个温暖的怀抱。与Charlie的淡然、稳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周围那些帮助他走出精神困扰的朋友们却是个个异常。Patrick的疯狂和对Brad的痴情,Sam的彷徨、滥交和缺乏自信,Mary Elizabeth奇怪的朋克+佛教徒的混搭信仰,Alice的牛仔裤偷窃癖(尽管家里很有钱)。Charlie作为“病人”被周围的“医生们”医治,他同时又是“医生”,医治着朋友们的一种叫做“青春”的病。通过这种人物对比性的设置,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表面上是一个精神困扰少年的自白,其实是影片作者对于“青春”这个特定时间段和情感内容的一种认识和思考。

《壁花少年》是一部具有很强真实感的影片,是典型的“原型故事”(罗伯特·麦基)。即使身处不同的文化圈,即使没看过洛基秀,没嗑过药,没在橄榄球联赛上摇旗呐喊,我们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依然感同身受。谁没有过迷茫、彷徨、无助、疯狂的青葱岁月?谁没有患过一场叫做“青春”的病?影片基于优秀的小说作品和改编剧本,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带给观众,有关青春,有关爱,是一部真实温暖的青春独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抬头看见——赤、橙、黄、绿、青、蓝、紫~~
评:8.1lazycat(贝尔法斯特) 2012-12-28 22:17:00

  Then we can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
      Though nothingWill keep us together~~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没有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我们每个人依然享受着自己平凡无奇的小生活着,就在我习惯性地感叹着,又老了一岁的时,就在我一直在说,今后不再看什么与中学生青春有关的电影的时候,实在还是没忍住内心强烈的好奇欲,打开了这部《壁花少年》。从开头很连贯的看到结尾,看电影时候的心情,怎么说呢,似乎有点儿超乎预期的明媚。


    电影的演员阵容聚集了“90后”炙手可热的两位明星,艾玛·沃森脱离了赫敏的孩子气,倒是多了几分性感的女人味。而罗根·勒曼倒是回归了高中生的纯情摸样,他所饰演的查理,就像是邻家男孩儿一样的腼腆、可爱,全然没有任何世俗的味道。其实,整部电影中给我留下印象颇深的,还是埃兹拉·米勒的问题学长帕特里克,这个在现实中也麻烦不断的出柜男孩演活了一个不羁却温情绵绵的高中生,由此看了,这个孩子的演技也让人刮目相看,毕竟从《我们需要谈谈凯文》中剥离出来,被人全新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壁花少年》虽然小清新气息十足,但不乏也有自杀、霸凌、性向、毒品等诸多敏感的话题充斥其中,可电影的导演,同时也是本书的原作者,却极力的让这些负面的生活现实靠边站,满满正能量是导演希望传达给每一位观影者的。特别是,查理最后在穿梭隧道的时候说出的那一段话——因为我知道有些人是不会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些人活到了17岁却忘记了自己16岁的摸样,我知道眼前的一切都将成为往事,当下光线的照片也会最终成为泛黄的记忆,而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的父母,但是庆幸的是我们还活在当下,故事正在鲜活地发生着,而我正是这个精彩故事的演绎者。我就在这里,望着她,她是如此的美丽。

   岁月蹉跎,是我们都无法直视的无奈,也许今年过完,我们也将不再记得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每一年,都会有新的人、新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遇见。但查理专属于青春期的困惑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中学时代过来的人都不会感到的陌生。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渴望被周围的人关注,也希望着可以交到几个知心的朋友,更希望在自己遇到困境的时候,回眸一笑,便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许,当我们没有了十几岁的懵懂和躁动的时候,心归于平和,再来重新打开这段少男少女的影像,这也不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想,无论何时,《壁花少年》都会让你知道——年华易逝,无法追悔,未来尚好,重新起航。


Come On Eileen~听到此段乐曲~~也想翩翩起舞哈~~

配乐真是动听哈~~Could It Be Another Change~~
Heroes~

Evensong~~

The day is over.
And still so heavy on the mind:
in flew glowing, smiling Mother, butterfly
in yellow
to join the frowning cactus crowd.
Finding flowers - even there - to flutter round.

I thought, Isn't Mother grand?
The way she flies and flies
into the sting of the cold
and the prick of the barbed wire.
Isn't mother grand
to gladly fly and swiftly fly
into the sting of the cold
and the prick of the barbed wir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首曝预告 爱玛·沃森诠释争议青春
乌有(北京) 2012-6-5 9:20:00

     时光网讯 由爱玛·沃森、罗根·勒曼、埃兹拉·米勒主演的青春新作《壁花少年》昨日在MTV电影颁奖礼预演秀上播出了首款预告片,今日正式发布网络高清版。这部根据同名畅销书信体小说改编的影片由《朱诺》原班监制一手打造,更找来原著作者史蒂夫·奇波斯基亲自改写剧本并执导。


主演阵容全家福

     《壁花少年》原著小说早在1999年便出版,但由于涉及了毒品、自杀、性、同性恋等诸多敏感而饱受争议的内容,该书甚至曾在2009年被美国图书协会列为“十大少儿不宜书籍”第三位。故事围绕一名性格内向的青少年Charlie(罗根·勒曼 饰),通过他的书信,剖析男孩在懵懂躁动的青春期的难忘生活,埃兹拉·米勒饰演他最好的朋友Patrick,而爱玛则扮演Patrick妹妹以及Charlie女友的角色Sam。

     《壁花少年》原被定为R级,后改成PG-13,影片将于9月14日在北美上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壁花男孩的小说。表示很赞
评:10边缘人Em(重庆) 2011-9-24 15:41:00


其实我是为了Emma才去看这本书的,
本书主人公真的是个很爱哭的男孩。小说中查理的年龄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
也不知道罗根演出来是啥味道,他好友麦克的,与海伦阿姨的死对查理打击不小。
他遇到过在青少年时期不少的问题。但他又是个很聪明内向的“壁花男孩”。

查理的初恋是比他大几岁的sam(Emma饰),sam是一个叛逆,同时又善良的女孩,对查理很好的说~可是sam已经有男友克瑞格了。sam还有一个很好的哥哥帕德里克。兄妹俩对查理都很好,记得查理第一次尝试到了毒品的滋味时,他飘忽得几乎只能说“嗯哼”了,还好有sam为查理做奶昔....就在那一晚,查理还意外发现sam的哥哥帕德里克是个同性恋.....
   
当他们离开派对时,查理和sam爬上帕德里克的小货卡,帕德里克带他们飚车的那个场景,我永生难忘:
总之呢,帕德里克开始飙车,就在我们即将进入隧道的那一刻,sam突然站起来,身上的礼服霎时化成海浪,已进入隧道,周遭的声音瞬间吸入形成真空,耳朵只听见车上传出来的音乐,一首名叫lanslide的美丽歌曲。出了隧道sam开心尖叫,她真的好开心。这里是市区,大楼灯光与眼前的夜景美的令人赞叹。sam坐下来哈哈大笑,帕德里克跟着大笑。我也笑了起来。  
               
  这一刻,我们就是永恒
   PS:landslide是首很好听的歌

其实后面还有许多许多故事。
只是我不想一一打出来。但书上面许多介绍语:
你还不是最惨的,
一定还有人过得比你惨,
看受过创伤的少年查理如何日从孤僻冷静的校园壁花男孩变身风格特意的行动派。
去哭去笑,去体验,然后找到自己的人生~

读者就像书中的“亲爱的朋友”一样,
分享了最真实,最坦诚,如日记般亲切的真是笔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We Are Infinite
MOVINGON(大连) 2013-2-16 20:00:00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收敛平静的故事。
Logan Lerman脸上小小的抽搐和不安,默默站在墙角,看灯光掠过成双成对的别人开心的脸。
像一朵壁花,在阴暗的墙角扭曲地生长。直到有一天房屋最终被推倒,人们才看到当年背光生长的壁花凋谢在废墟中,
多么残酷和悲伤。

电影的始于一段在傍晚昏暗隧道中高速行驶的长镜头,有象征的意味,这种让人感到压抑、忧郁、迷茫。感觉就好比每一个少年都要经历的青春期,处于成长转折期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健全的节点,总是会时不时毫无征兆地就感到前途渺茫,黑暗得看不清前进的道路。

主人公Charlie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在青春期迷失自我的高中新生,个性本就腼腆内敛的他接连遭遇了婶婶车祸去世和挚友跳楼自杀等重大挫折。家庭的暗涌,没有朋友的孤单,对爱的质疑,对自己的不解,对世界的好奇和恐惧,总是选择错的人,不知道如何告别。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理解和对自我的猜疑否定使得Charlie愈发变得自闭童年的阴霾。

那句关于爱情选择题的箴言。。。
“我们能让他们知道,他们配得到更多吗?”老师----你可以去试试。

Emma Watson美的让人想依靠。卡车穿过隧道,她迎风张开双臂的时候,或许你会想到泰坦尼克号的场景,但此刻她只是一个拥抱世界而无人拥抱的孩子。在一群看起来都那么易碎惶惑的少年中间,她似乎总维持完美释然。直到最终和Charlie的摊牌,才觉得她的坚强需要多少假装。
    如果说Emma Watson最起初吸引着我的是《哈利波特》里那个童真却又聪慧的女孩子的话,这次的她却着实令人无法直视,真的难以相信她已经长大了,长成一位如此有魅力,有个性的小女人。站在奔驰的小货车上,感受着狂风的冲袭,率性而又洒脱。

Miller无可争议地奉献了本片最具才华最有张力最惊为天人的震撼表演,Patrick这个角色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不只是因为他是个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Gay青年,他真正可贵的品质是他那颗真心待人坦诚处事待物的善心,简而言之他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类人, 看似放荡不羁充满痞气又坏又怪不可理喻,但是一旦出事了无论大小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扛下来然后处理得比任何一个道貌岸然之徒都要靠谱上千百倍。


在我眼中,他模仿老师可爱顽皮,
他制作的钟是最有特色最难忘的,就像他的人一样,
弯曲,扭转,却有着清晰的纹路,与吸引人的魅力。


在毕业后,
他将手工老师的工具全部刷成了粉红色。
这种敢做敢当却又懂事隐忍的性格,怎能不让人在折服的同时又为他而心疼呢。

最后我想说,几乎每个人都会遇上人生的低谷期、黑暗期、迷茫期和被各类负面情绪繁杂事务缠身到崩溃的时期,在这种时候你会觉得无助、绝望,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请务必为了你的朋友、家人,再做一点努力,坚持下去,好好地活着,时间会证明真的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当影片结尾处Charlie学着Sam之前经过隧道时探出车头做出展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动作,
逐字逐句念出内心独白时,毫无疑问,Charlie已经从起初那个幽长黑暗的闭塞隧道中完全走了出来,
即将飞驰于充满热血与希望的光明之路上
  
We. Are. Infinite. 胜过千言万语



最后是电影的原声歌曲欣赏,真的很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逝去的青春碎片

评:7.8西西弗斯(武汉) 2013-3-22 21:00:00


     查理以写信的方式与幻想中的朋友述说自己的高中生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马克思幻想中Bernard Hazelhof医生,那个永远只能治愈我们自己的人。
     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曾经,或者现在。来到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迫切渴望被倾听,希望被发现,有自己的小圈子,一两个知交好友,但同时又负隅顽抗地摆出我一个人会很好的姿态,孤独的时候人就会退化成脆弱又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矛盾暴躁又神经兮兮,尤其是在那样敏感的青春期,加上童年时代的黑暗阴影。所以当那两个耀眼的如同光源的人俯下身来,向这朵生长在黑暗中的壁花伸出手,一切是不是就会像查理所期待的那样,都会好起来呢。


     帕特里克真是个巨大惊喜,他是我们大部分怯懦者最不敢触碰的那种人,自信且张扬,有着自己特行独立的一套生活准则,宁缺毋滥。他是最不害怕孤独和眼光的那种人,有自己热爱的事向往的人,不为任何人妥协只为自己生活,他永远能把枯燥平淡的生活涂上彩虹糖一样的颜色。他能欠扁地对手工课老师说:“如果你挂掉我,那就意味着下学期又要再见了。”他能在每周的洛基恐怖秀上大胆放荡地演出,却也同样能为得来不易的感情小心冀冀偷偷摸摸。他始终目标明确地走在内心所追逐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却只是叫我自叹弗如。相较之下,艾玛所塑造的sam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查理心中不可触碰的光芒却是别人男人玩弄的对象,此之密糖,彼之砒霜,你的幸福,往往只是在别人眼中罢了。


     查理的个人身分蕴藏着强烈的带入感,他唤醒了一种我们都曾经是或正在是查理的记忆,就像一盘青春录像带,不停回放着世界最初在我们眼前展开的模样,我们蠢蠢欲动,我们以为这就是无限,但当黑幕落下,空气中回旋的也只是那样一种叫做失落和惆怅的情绪。不可否认查理这个高中生身上有与曾经的我太多相似之处,所以我才很不喜欢这样一个查理,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不是草稿不可以重来,即使全世界都随着你一起起舞又能怎样呢,曾经的心魔,还是需要一个那样巨大的刺激和爆发点,才能一个人慢慢解开。


     所以我说壁花少年绝非这样一个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它只是一些片段,甚至不能成为一个故事,记录我们的青春,不堪的,疯狂的,卑微的,但永远充满希望和远方的。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堪的青春往事,那些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已经落幕的辛酸喜乐,如同命运的手掌,翻去覆雨。在这段混杂的爱情友情的关系中,查理永远是略显弱势的一方,但当最后心魔开解,他张开双手用完整的内心来拥抱整个世界,似乎这才是无限的开始,至少你能在故事中得到满足。

     导演借查理之口肆无忌惮地宣扬了一番自己的音乐品味,但很奇怪,最叫我记忆深刻的却是那首查理随意哼唱出的那首经典老歌all out of love,可能相同的片子带给每个人的是完全不同的共振点吧。


把OST翻来翻去还是选了这首歌,sam张开又臂迎风穿过隧道真的有感染到我吧。
人生是不是也会这样,下个路口就是锋回路转。

查理是幸运的,在迷茫躁动的青春期,有一个好的导师,和长伴左右的伙伴。


     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写更多的信,因为我可能会忙着参与。所以,假如这真的是最后一封信,我只想你知道,我再高中开始前过得很糟糕,而你帮助到我,哪怕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经历过这些的人是谁,你让我感到不再一个人。因为我知道有的人会说所有这些都没有发生,有的人会在十七岁后忘记他们十六岁的样子,我知道这一切在某天都会变成故事,我们的像会变成老照片,我们会变成谁的父母。可现在,这些时刻并不是故事,它真实发生,我在这儿我看着她,她是那么的美。我能感觉到,在这一刻,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悲惨故事,你活着,你站起来,能看到高楼灯光,让你感到好奇的一切,你在车道上听着那首歌和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在一起。在这一刻,我发誓我们是无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有伤的年轻人
王得仁(永安) 2013-8-8 16:17:00

    “想要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
除非你把他经历的事完整再经历一遍,
而且要以他的处事风格和思考模式来判断。
人的幸运在于你只是你,你不可能成为别人,
但这个幸运的附加条件是:人们绝对的孤独和相对的理解。”

     电影看到多且乏,能动心却少之又少,
也就特别珍惜那些被电影触动的情感,虽然现在的大多数时候,
已经觉得书写是件多余又矫情的事,不过还是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看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的男主Charlie有一个难以释怀的童年阴影,虽然家人对他关爱有加,他也并非不善交流的古怪之人,只是这个阴影实在让他难以启齿,家人因此无法知晓真相,所有的关爱就变得不够走心而浮于表面。我想每个人的幼年期都会有那么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或遭遇,让我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又羞于言表。有的人很幸运,随着成长能逐渐解开,而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纠结于此。

      即将升入高中,查理也试图让自己变得social,但并没为了让自己分外合群,就变得迎合讨好。他还是他,友善的微笑,然后做自己。如果遇不上可交心的朋友,他也能将高中的日子是慢慢熬过去,还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遇到了慧眼识珠的老师,性情爽朗的Patric和Sam。

     不得不说Patric和Sam是带着星星光芒的人儿,可他们也不是没有伤的人,生活境况也是一团混杂。当Sam听闻Charlie说,自己最好的朋友去年夏天开枪自杀时,她是那么了解和在意Charlie的感受,并为他心疼。而当Patric和Sam一起邀请朋友们为Charlie举杯时,Charlie说,I didn't think  anyone notied me。原来的Charlie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而P和S却愿意靠近他。这点让我觉得非常温暖。

      在友好的相处中,C对S萌生爱意,C也同时知晓S有过不堪的风流韵事,不过他毫不在意,但是S好像也不能介怀自己年幼无知的荒唐事,而把自己看得太低,而这种低和C之前以为自己没人在意的情绪是非常相似的,她让自己跟一个洗车废柴男交往。很多人都替S觉得不值,C看在眼里,也有一些想不通,

      他问老师:“Why do nice people choose the wrong people to date?
      老师回答他说:“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认为值得 所以接受的爱)
      C又问老师:“Can we make them know that they deserve more?"(能让他们明白自己值得更好的人么?)
      老师说:“We can try."

      真爱是值得付出和等待的。我以前总觉得,一个圈子里的人成排列组合式的关系是另人反感的,但我好像实在太太狭隘了。多数人的一生,可能会有不只一段的感情经历,有一种缘分可能是,当初你我都在这,而且各自有主,最后绕一大圈,可能又是彼此的伴侣。这种复杂的关系,确实很难言说,也不应该被赋予贵圈真乱的标签。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臭气相投的人。C因为了解S,所以分外珍惜S。在别人的眼里S可能有过不堪的过去,但是C却完全接纳和理解S的过去,这就是真爱。

      S和她那位废柴男友分手后,在C和S互诉心意之前,中间还有一些小插曲,他在迷迷糊糊的摸索中,也试着去接纳一份感情,S的密友Elizabeth向他告白。不过这第段感情进行的非常糟糕,在游戏真心话和大冒险中,他犯浑且深深的伤害了E。大概有一部分人的初恋和C一样,是在懵懂中开始,在无法忍受中结束。C并不是渣男,不过他对Elizabeth的行为,又着实可以用非常渣来形容。不过年少青春,好像一切解释起来又充分发又合情合理。

      P和C也有着一种心心相惜的默契,P留级生,同性恋,C从未用过异样的看他,在C眼里他一定觉得P非常酷,在P眼里,他也一样觉得C气质异常。C一直以来都并非不善表达,多数人也并不像我们所见的那般沉闷,只是多数时候我们寻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将心事说出。P和S高中毕业离开后,C又掉到自己以前的阴影中。不过最后还是被友爱和理解治愈了。影片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对的人和对的人相遇之时那种惺惺相惜的理解和接纳。就好像是你眼里的悲伤,我一眼就能望穿,知道彼此都是个故事的人。影片最让我欣慰的地方是,P,S,C都是有过深大创伤的人,但他们依然具有爱一个人的能力,就我个人感觉有非常多的人,可能受过伤就感觉不会爱了,也有很大部分的人,就算没受过伤,也被爱护着,却从未具有爱一个人的能力。他们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认为多数的感情是不值得付出真心,这些爱无能的人不仅伤人也伤自己,爱无能才是最大的病。即使会受伤,也不能因此而拒接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壁花少年》影评
小乐(伦敦) 2013-2-4 23:23:00

真真是极好的,
应该会喜欢一阵子,
但总觉得美国青少年的小清新影片看得我怪怪的。。。
为什么Emma总是出现在三人组中,为什么觉得男主和我这么相似,
为什么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想到summer 500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妙笔生花
臊子夹馍(西安) 2013-1-28 15:30:00

我是一个不太能跟得上主流节奏的人,记性倒是还可以。所以,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听见“正能量”这个词是在【神探亨特张】里,而且连亨特张都知道它是时下流行的词,我才发现自己是何其的落后。但是落伍归落伍,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词汇我都喜欢不起来,包括这个“正能量”,人们把希望看作正能量,把力量看作正能量,把乐观看作正能量,这个本来只有物理意思的词汇被贴上了一张张标签,进而符号化和象征化。然而,对于一个事物,不应该是谁给予了解释谁便具有了解释权,正能量的“被定义”虽然构不上意识形态的霸权,但起码也是社会思维的霸权——一部分人主导了判定“能量”的话语权,其他人则只有选择阵营的份,而那些失落的、忧伤的、只属于自己的情绪都被加上了“负”的前缀。当【壁花少年】以无关正负的态度回答少年成长的疑惑,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几种,甚至无数种可能性,也看到了那些宣扬所谓“正能量”的人也曾是呼吁多样化的那一群。

    “壁花”是一个花的品种,它用来比喻那些因为性格内向、自信不足或缺乏社交经验,在舞会和派对中坐在角落、无人问津的男女。【壁花少年】这部电影正是每个人中学班级里的那个坐在最后一排,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放学也总是独自回家,如空气般存在的同班同学的生活写照和内心独白。他是学校里我们最不了解的那个,我们对他的了解还不及高一级的校花;他是毕业后最快被我们遗忘的那个,同学聚会上不见他的影子甚至没有他的名字。这个我们以为的怪人其实也有自己的圈子,只不过那对我们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如果活得像个隐形人或者别人口中的怪胎,无疑会被人在背后贴上“loser”的纸条,但是在那个世界里满是这样那样的失败者,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并不是什么失败者互助会,当然,他们聚在一起也有抱怨,在乎的却绝不是身后别人的眼光,那些大多数人制定的评判标准在他们那里一点也不适用,和大家一样,眼前的世界才是他们关注的,不同的只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壁花少年】的细腻与精致,功劳的一大半来自于它的文本,史蒂芬·查波斯基将自己十几年前写就的同名小说搬上大银幕,而这本小说也非凭空捏造,能够看到它和现在这部影片,我们应该感激他作为一个边缘人的校园经历,正是这份亲身体验过的真实成就了这部可以称之为“当代版《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半自传作品。从主人公查理以给幻想中的朋友写信的方式来排解进入高中前的夏夜迷茫,到刚刚开始高中生活想要通过观看校园橄榄球赛来结识朋友的交流渴望,再到因为害怕伤害感情而无法结束的尴尬恋人关系,这些在我们记忆里似曾相识又模糊不清的东西被查波斯基这个曾经的文艺青年一点一滴地记录了下来。它不但内容满是少年的烦恼,连命运都与被禁止发表过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相似,在世俗眼里,涉及自杀、毒品、同性的《壁花少年》无异于彻头彻尾的“问题少年”,因此也曾被上千所高校列为禁书,而如今动人的文字变成了动人的影像,谁也不能再拿这些成长中的青春痕迹来大做文章了。

    影片有一个镜头是查理与他的玩伴们坐在球场的看台上,每个人若有所思的样子,酷似【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海报,记忆里的青春大概都是这样——无忧无虑的午后,几个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朋友聚在一起发呆,想着关于未来关于远方的种种。但【壁花少年】终究与【那些年】不同,它的叙事线索零散,一干人物的行动线也不那么鲜明,比之后者,它营造的青春滋味是一种也许永远也无法构成故事的状态,才更贴近少年心事的本质,就好像它也袒露青春期对爱情的懵懂和憧憬,却不似后者那般直白。事实上,青春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成长都是在接触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的过程中发生的,【壁花少年】可能是近几年对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的,细节刻画最细致和用心的影片,安静善良的壁花男小查理在高中校园里遇到形形色色的同学、老师,帕特里克的自信有趣、珊的美好真诚都跃然纸上,不仅如此,导演还用寥寥几笔便把握住了配角们最有特点的一面:幽默的手工课老师、对查理外冷内热的父亲、大胆张扬的伊丽莎白、在现实面前背弃自己的布拉德。。。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英文老师安德森的第一堂课,他以免试为奖励的提问在看到查理本子上的正确答案之后就戛然而止了,他没有主动叫查理回答这个问题,也没让其他学生的猜测继续下去,这是他保护也是他帮助查理的方式。

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当一个成年人的视力下降,他会毫不犹豫地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而一个少年发现自己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则会不知所措甚至试图隐藏这个事实。【壁花少年】中查理思考的那些个问题就如同这个成年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关心的焦点全部集中在柴米油盐之前,我们总要以不属于经验的方式建立起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影片回答少年成长疑惑的答案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追求觉得自己配得上的爱情,只要不伤害别人。再看看公园里帕特里克对查理的那一吻,虽然也有试探的嫌疑,但更像是失恋之后对好友的一种倾诉,难道非要自欺欺人地将它判定为负能量的传递吗?我想我们还是把它和“正能量”这兄弟倆乖乖地交还给物理学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兔窝储蓄银行 于 2014-1-1 13:58 编辑



壁花少年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不合群人的成长

评:7.5草莓刨冰(北京) 2012-12-21 21:03:00
      

              “You see things,you understand,you are wallflower."
“我想这就是身为壁花的好处之一”。 导演自己写的小说改编的。

查理
              即使是仍然处于壁花状态,
但从原来的基本全部到部分,还是很有进步的,
乃至于到最后可能基本全部的预示。每个人都有不合群的不同理由,
但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又很合适的可以在一起。


              觉得这种小群体生活真的挺好的。你是无限的。

             在小说中,“查理”喜欢的书包括《杀死一只知更鸟》、
《天堂这一面》、《独自和解》、《彼得潘》、《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详见时光官方花絮。



------------------------------------以下剧透---------------------------------------

    查理一个人不合群且受阿姨去世打击精神困扰的男孩,
从进高中的第一天就算着高中结束的日子。

  毕业
被同学欺负,在某次课上认识了高两级的帕特里克。
在观看橄榄球比赛的时候又遇到了帕特里克和他异父异母的同级妹妹珊。
大伙都了解各自的情况后,查理融入了帕特里克和珊的那个圈子。帕特里克是同性恋。
珊总是和不对的人在一起。


             他们一起午餐,
一起过圣诞节,一起表演秀。
查理其实喜欢珊,但又和另一个向他表白了的女孩一起,
后分手,当众吻了珊,导致暂时被迫离开了他们。


             在一次当众帮帕特里克打了另一方救了帕特里克后,
又重回了圈子。帕特里克与恋人分手了,查理陪他度过了那个痛苦时期。
帕特里克和珊毕业了,在走的前一天,与珊说明,X了。


              在两个朋友去了大学后,
查理的痛苦又回来了,自杀未遂,进了医院,
说出姨妈对自己的影响。出院后,珊和帕特里克来找他出去完。
三人又开车去了那个隧道。穿过隧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少年》想对你说
评:8跳脱潇洒的回声(包头) 2013-6-2 21:21:00

    以前听过一句话说人在少年时,你遇到的每一件伤心地或是苦难的事,你都把它道成世间末日来对待。'壁花'一词意味着在聚会中常常躲在角落里的人。看这个电影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就像年少时那些回忆一下子冒了出来,吉光片羽,一页页闪过。那时候成长带给我的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时时刻刻的折磨着我。就算时至今日自己内向沉默的、敏感多疑的、悲观主义的性格也是没法改变,它们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那是天天晚上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想着怎么能逃离这里。多少次想要离家出走,现在遇事总是悲观主义和极端主义也与那时候的经历有关。那时候身体被病魔折磨的肥胖臃肿,造成严重的自卑情绪,所以我看电影的时候,就想在看自己,电影最后查理自白到:可能有的人十七岁就忘了十六岁的自己。看到电影中每一个查理看书的镜头,我就能想起自己那时或是现在独自在图书馆看书的日子,我们都不善于和外界交流。今天我23岁了,可是即便是和我最好的朋友只要是三个人以上的聊天,我基本都不会话太多。我们只能和书本和自己交流。当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查理却只把答案写在本上的时候,我就有同样的经历。“Why do nice people choose the wrong people to date?”,Charlie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老师的话我不知道怎样表达立场,刚刚经历了一场短暂却极其痛苦的初恋,是的22岁才恋爱。我的朋友都说我可以配的上更好地人,我不知道什么叫更好的人,只是好不容易勇敢的把心打开给一个人看,他插了一刀走了,我没办法明白真正明白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回忆那是时暗恋的一个男孩,时隔多年同学聚会上遇到,我的手还是不知道怎么放。七八年后才告诉他:其实喜欢你好久了,你知道就好了。当珊对查理说: 你只是默默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考虑,虽然很动人,可是我感觉不到你的爱,我更希望你爱的是一个真实的我。我听到这话时,那时以为你默默的爱了就一厢情愿的以为对方感觉到了,以为这很美,其实就在这种被动下错失机会。


“我只想你知道我在上高中以前过的很糟糕,即便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有些人十七岁就会忘记十六岁的事,我知道某一天,这一切都会成为故事,我们的照片将会成为老照片,我们也将会为人父母,但现在的这些瞬间都不是故事,这些正在发生,我在这,她是那么美丽,我能感觉到,这一刻,你知道自己不是个悲伤的故事,你站起来能看到高楼上的灯光,一切都使你感到奇特,你在车道上和你这辈子最爱的人一起听着歌,我一刻,我发誓,我们是没有极限的。是的,这些话好像就是对我说,可是那时没有朋友没有老师对我说过这些话,也没有关心我的父母和兄弟姐们。可能是我总是被动,永远不敢打开心门。

导演的音乐品味真是不错,他们第一次去隧道兜风,车里响起了英国歌手大卫.鲍伊的《英雄》时,于是我看到了姗站在敞口车厢,在风中张开双臂沉醉在迎风呼啸的旋律里,整个人连同她的衣裙一起在风中飞舞起来。这个画面的影调美极了,流光溢彩的画面。歌里面有一句:“我们能成为英雄,只有一天也好”,此刻的她找到了自由的感觉。盯着这个让人心醉的画面,查理说:我感觉到了永恒!他深深的被这一去吸引了。我也深深的被吸引了。电影中少年们走出来了,可现实中很多时候是伤害变成不可触碰的伤疤,是时间让伤疤变浅了,不代表它不存在。忘记过去其实是骗人,你只能接受过去才能重新开始。


后来有一天我听到这首杨宗伟歌,吴青峰的歌词写得真真说中想说的话。

想 想对你说 说些什么 让你好过
怕 怕对你说 说了什么 触碰伤口
你说 一定是你的错 所以他要离你远走
我 眼中的你 年华美丽 盛开如诗
别 别害怕去 去喜欢你 你的样子
我说 别让别人的错 惩罚自己 反复嚼痛

一生之中 那未知的曲折和寂寞
让人胆却 让人折磨
时光的手 将未知的过程换来结果
会让痛苦晒过
生活 快乐过伤心过 不用遗忘 不用闪躲
一生之中 那未知的曲折和寂寞
让人胆怯 让人折磨
用时光的手 将未知的过程换来结果
会让痛苦筛过

一生之中 那未知的幸福和富有
别怕期待 别怕拥有
用自己的手 将未知的过程换来结果
终有值得紧握
爱 看似容易 若无勇气 终将褪去
恨 看似坚硬 若你愿意 我陪你过去 过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纪念册
评:8.1007wangzhiqi(费城) 2012-12-23 17:30:00


毫无疑问,这会是2012年新片里个人前十位推荐的好片之一了。

少男少女们的花季故事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电影屏幕上一再的讲述了,很难想象居然还有很多甜蜜和苦涩的潜力可挖。卓博斯基的执导堪称教科书级别,如何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让原著小说作者看着办。整部作品片长仅有100分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也没有美国青春题材电影/电视常见的乱性、嫉妒、或者煽情。在这段讲述1000多天里,一群朋友们之间嬉笑怒骂,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他们的成长比起我们这样在开放和压抑之间夹缝生存的成长要值得纪念的多。在卓博斯基的镜头下,查理始终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于是让电影的节奏和视角始终清晰并容易让观众入戏。罗根·勒曼的表演真的太棒了,一改之前《波西-杰克逊》里单纯如乔石·哈彻森般的孩童演技,将一个抑郁男孩的成长历程和成熟变化全部都表现了出来。《壁花少年》就是这样一部讲述男孩成长的青春电影。


青春的成长来自疯狂和疯狂后的迷茫。美国家庭早早的让孩子独立加入社会的群体,于是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处理人际,都会显得特别疯狂,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更多的问题。于是,像《壁花少年》这样治愈系的青春电影就用细腻的描写让观众与这些少男少女们站在一起,思考疯狂后的迷茫。个人由衷的喜欢结尾前艾玛·沃森扮演的山姆对查理说的:你需要把你对我的爱表现出来,而不是缩在后面把别人的事都放在自己前面,那不是爱。其实,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当越来越多的文艺范儿假装成熟的时候,真正的成熟时他们那样在疯狂后的思考和领悟。真正的成熟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如何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做什么。回想自己的青春,疯狂太少了,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亲人,都教育自己要成熟,要稳重。来美国读MBA,出门聚餐时都会和华人同学感慨:美国人一点不像电影里那么开放那么嗨?但是别忘了,那是MBA。在工作N年后,他们也成熟也稳重,而大洋彼岸的我们,却在别人成熟、稳重了之后,想要追求那偶尔的疯狂和放纵了。这与恋爱和婚姻的颠倒关系也是同理。当然,个人并不是提倡或鼓励美国式的理念和教育,疯狂和放纵也只适合一部分人,但是如何让人生在每个阶段真正去做将来回顾这个阶段感到有意义的,有成长的,笑过哭过爽过操蛋过的,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壁花少年》,
纪念了一群人的青春,它不属于我,
但是我被感动到了,于是,四星推荐各位。
相信目前只有申奥斯卡的评委试看版,对画质有要求的朋友不妨继续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兔窝储蓄银行 于 2014-1-1 14:13 编辑


壁花少年:生命是一趟非常酷、非常酷的旅行啊!
评:8奈奈(佛山) 2013-6-16 15:19:00

艾慈拉·米勒直接对着罗根·勒曼就下手了,
然后又没了下文,这是几个意思?我又邪恶了(>_<)

看完电影,总结一下美国青少年的成长期必定会有的关键词:吸毒、酗酒、吸烟、性侵、滥交、淫乱派对,个别例外加上同性恋和自残。很抱歉,这些都没有在我的青春期出现过。因之罗根·勒曼饰演的男主角,无论浸在如酒精迷幻般的镜头下显得多么悲催,我还是无法感同身受。我更无法感同身受的是,就是这么一群不安分守己的“无良青年”依然哈佛、耶鲁照样进。我只想苦逼一句,该挥霍青春时别死啃书本!


按照美国小孩的发育进度,这三位主角显得有点不太正常。你对比一下罗根·勒曼和麦莉·塞勒斯,同样是92年的,一个长着一张嫩齿娃娃脸,一身T-shirt帆布鞋清爽十足;另一个已成大婶,甚至可以当他妈了。我想盛赞一句罗根·勒曼,除了那张饭死人不偿命的baby脸,他还尽了演员的本分,知道如何用恰当好处的慌张来表达一个有自闭症但同时又聪明执着的男孩的心境,相信会引发很多观众的强烈共鸣。天生很擅长与陌生人交往的人很少,(毕竟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这种神级人物只允许单独存在)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合群焦虑症,遭排挤冷落,被校园暴力折磨,难以找到相互认同的伙伴,这大概就是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的青春。最普遍出现的地方当然在学校啦,这是个培养精英同时埋没人才,催谷人气同时贬低人格的神奇的地方。这类不擅长社交的人群在资本主义国家要比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多更明显,同时更令人头痛。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这些都不能完全归罪于家庭教育的差异,贫富差距是一点,终端原因在于大环境的熏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风气太强盛了。(怎么我突然间说得这么严肃,好,收笔!)


而同样五官标致的艾玛·沃特森,综合本人的里里外外就显得更有说服力,高材生,青春无敌,演技精湛,气场稳妥,捏足女神劲,最重要的是,比罗根·勒曼年长站在一起还能如牛郎织女般般配,多不容易啊!在戏里面本色出演gay 男的艾慈拉·米勒,一头不羁放纵的蓬乱长发,一副拽得要踢世界狠狠一脚的表情,将年少轻狂诠释得自如自然。那段感概得要人飙尿的独白真的我见犹怜呢~我最受不了这种自己感同身受又将其带到角色里的表演的,哎呀呀!

据说电影导演还是原著小说的作者哦,怪不得我总有种自白的感脚。原著作者做导演最好一点是他很懂得捉住一点自己的心里感觉(请问这真的不是自传体电影?),比如里面有很多场罗根·勒曼与他人单独剖白心事的戏,而且对象涉及唯一欣赏鼓励自己的老师,真心真诚待他的朋友,自己的姐姐母亲,自己心仪的女孩,每一场都表露出了作为一个不受同学欢迎,心理经历过创伤的内向男孩的脆弱心灵。这部小清新加限制级元素相混搭的青春电影(网友标签的,我不明白它哪里小清新了,哪里限制级了?),不同于台式日式阳光普照式小清新戏码,男女主角永远只能在一起长相厮守,不再背叛,而是还原了一个真相:在日后的日子里照旧会有背叛分离,悲伤挫折还在进行中,只是年少的我们没太多经验去承受。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角在戏里面也是要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并以自己身边人身边事为主题写小说,这一点跟在路上的男主角的做法完全吻合啊。这部戏在其之上像极了在路上,(或许所有青春电影都大同小异)三位主人公年轻时都叛逆洒脱,到感叹世事流水的时候,又可以用文笔回味过去。而且两部电影同样可以说是毫无高潮可言,就像一篇散文,永远搓不中重点,但处处是重点。三位主角围着校园、公路、餐厅、舞会、图书馆轮翻流转,间或渗出的青春气息确实能打动人,但依然套着所有青春电影的烂梗。不,可能罗根·勒曼挥拳的那一刻还算得上高潮的,导演将镜头故意拖慢,凝固之后突出的戏剧效果,基本上也在观众的观影心情中预演了一遍:这位害羞内敛的纯情男孩会在两位好朋友的开导下爆发的!要的就是这种应观众要求的戏剧效果!

这仰慕女神的眼神,我沦陷了,满分好评!!

青春逆袭杀猪刀是对怀旧之情的最好证明。用男主角艾慈拉·米勒一句发自肺腑的戏外话来总结:生命是一趟非常酷、非常酷的旅行啊!无视陈规,无视旧俗,无视常理,站在货车车尾上,迎风前进,我们要用自己的喉管和旋律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不管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我们而改变;我们要用崇尚浪漫主义的价值观击倒一切安稳的实在,保留个性体验与万分珍重;用玫瑰般的色彩描绘我们的过去,告诉自己有过青春的人生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藉次诠释生命的价值。


当你老了,干物了,被剩下了,
遭世界雪藏了,也要铭记在隧道里的感动,
亲爱的朋友,别在转向17岁的瞬间就忘了16岁的自己,
在这个繁华的舞台上积极参与自在的人生吧,You  Are Lif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壁花少年》想到的
评:8晴天小妞J(沈阳) 2013-3-4 21:50:00


      我通常不太喜欢边缘人的故事,想是自己也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边缘人,因而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面对,总觉得是少数人的悲哀,不属于自己。事实上,又有谁不是他生活中的边缘人呢,如果把每个人的生活单拎出来看,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可以自信的展示自己的世界,我们就是中心。人总是不能安分的承认自己,忽视掉很多真实,追求其实不是自己的自己。


      我不是一个边缘人,至少我的生活拍不成一部电影,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个标准,但想要让我真实的活出自我仍然不易,我可以认为我的生活中缺少一个Patrick,可我更愿意认为是缺一个强大的自己。有时候我会想,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或者曾经是在不断的否定自己,在树立新的自己,在否定掉,重新树立。。人需要大气的成长,承认自己的幼稚,再承认自己的改变,一个坦诚面对自己的人,一定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人。


      在电影里charlie是一个高中菜鸟,一个标准的壁花,他的阿姨去世,死党自杀。其实谁遇到这种事心里没个阴影呢,我倒觉得他并不是自我封闭,他想与人交往,就是不够擅长。charlie问,为什么人们总选错的人,老师答,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只配得上这样的人。charlie对sam不也是这样吗,charlie对自己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他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也足够优秀,足够优秀去让别人注意,足够优秀去展现自己的世界。

      patrick和sam则刚好相反。patrick,永远自信,不可理喻的怪咖青年,却是善良和最真诚的。sam,不管自己曾经生活一塌糊涂,风评不佳,她有勇气在面对自己,接纳着自己,然后不断成长和改变。charlie和他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勇气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一团糟,再相信一切总会顺其自然,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直想要掌控,生活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东西,一直试图掌控是不安全的表现,结果只能让自己永远做生活的旁观者。

     
回想起来,
以前坐校车在回家的路上最喜欢把头探出去,
一边大笑,放学时已经很晚了,经历了一天的疲惫和压力,
路上灯火通明,大笑着,把脸迎着风吹,好像什么东西被风吹开了,吹化了,吹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壁花之巅> 含 GAY 情节
评:8__Enoch(堪培拉) 2010-7-15 0:18:00

人气正旺的好莱坞美少年罗根·勒曼(Logan Lerman),
近日确定自己将出演新片《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内容涉及同性恋等话题。

  据美国MTV报导,
4个月前刚刚年满18岁的影坛美少年罗根·勒曼,
今年因主演青春神话电影《珀西·杰克逊和闪电窃贼》,
一夜间成为最热偶像之一。不过这位童星出身的演员显然并不满足于偶像身份,
《壁花少年》里的边缘话题和复杂的青春期心理,将挑战勒曼的演技。

  据悉,
《壁花少年》改编自颇受争议的同名畅销小说,
作者史蒂芬·克伯斯基(Stephen Chbosky)将亲自担任导演和编剧。
原著小说曾被美国图书协会列入少儿不宜书籍名单,其主角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青少年,
通过他的书信,剖析青春期男孩在性、毒品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困惑,并涉及同性恋话题。

  另一位偶像明星——
《哈利·波特》系列中“赫敏”的饰演者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也确认将出演《壁花少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


                                            不羁的风
评:8大禹的孤独之心俱乐部(深圳) 2013-11-22 15:43:00

我不知道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青春究竟意味着什么。最标准的答案可能是“梦想”,当我们的人生迈入30岁大关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对当年的梦想付之一笑,你不能说那是一个滑稽的不切实际,只不过人生在经历了不同的风景后,你的追求或者说人生的目标已经不太一样了。如果真要给青春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话,我想,那应该是不顾一切的爱与被爱,还有不假思索的年少轻狂。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心灵的壁花少年。打开音乐,David Bowie的声音传来,我仿佛感受到了那个隧道里迎面吹来的狂风,心灵的孤寂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Charlie是个害羞和孤独的高中新生,又或许其实他并不认为自己很孤独,因为,至少,每天都在给自杀的好友写信,尽管永远都寄不出去,但那却是他唯一的沟通;Sam是个美丽而叛逆的女生,又或许其实她并不叛逆,虽然她们一群女生让Charlie第一次尝试了哈草,却也正因为此让Charlie写信的次数越来越少,也是她教会Charlie爱一个人,不能只是永远的旁观,只有参与进来才能获得最大的精彩;Patrick是Sam的哥哥,性向问题从来都没有成为他的任何困扰,因为他自信满满,勇敢的爱着某人。

青春期的爱情,青涩而迷茫,青春期的友谊,单纯而无瑕。每个人都在尝试着爱别人,只是一种尝试,同时,也都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原本就并不强大的心灵,于是,我们只接受我们认为配得到的爱成为了所有人的座右铭。然而,爱情的枪是如此的犀利,不经意间,彼此都受到了伤害,不能说不懂爱,只是不顾一切的爱或许有点自私。可能是一次误会就成了陌路人,也可能是一次不假思索的拳头相挺,好朋友依然是好朋友,年轻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利益攸关。

开始有点羡慕起他们来,我的青春,能记清楚的只有那堆积如山的书本和永远没有尽头的考试,人生只是如此,毫无波澜。没有不顾一切的爱别人,更没有年少轻狂的挥洒自由,生性随和,一直都是乖乖牌,30年来居然只打过一次架,在一个释放荷尔蒙的年纪,打架意味着勇敢的为自己争取些什么,到不至于是如此的浑浑噩噩,只能说,崇尚唯不争顾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我提前的老龄化了。当我决定去爱时,却发现其实我们的不顾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的爱早已白骨累累,只剩下硝烟弥漫。

I,I will be king,And you, you will be queen,
终于有一首歌,想让我跟着他一起嘶吼,一起疯狂。
这部片子,让我开始有点喜欢艾玛沃特森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留给小说的遗憾--评《壁花少年》
评:7.1子清(上海) 2013-2-11 23:38:00

毫无疑问这曾经是一部畅销小说,作为小说作者史蒂夫·卓博斯基,已从当初的那位文艺青年变成了好莱坞的编剧。一部好的小说,是写给自己的。我们应该毫不怀疑的为这部风靡美国校园的的小说啧啧称赞,可是当小说变成电影之时,我们必须承认影片是存在不足的。影片除了拥有文艺的台词,隽永的内心旁白外,我们所看到的故事似乎仅仅存在于表面。或许是史蒂夫·卓博斯基对这部小说太过倾注了过多的感情,导致拍摄这部电影时,故事的切入点无法准确的拿捏。加上三位年轻演员演技稍欠火候,使影片主题游移不定。对于三位主角我想提一下艾玛·沃特森,尽管影片中她表现的相当努力,近年其转型之意相当坚定,但是坦率的说她的进步并不大,艾玛想成就巨星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perks of being wallflowers
SopHia(百慕大群岛) 2013-1-31 20:21:00

就像Emma在TPC的获奖感言一样,
如果没有共鸣,或许这部电影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很喜欢sam和charlie的那段对话:
Sam:"Why do I and everyone love pick people who treat us like we're nothing?"
Charlie:"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

那个能给予你爱的人,
一定不会把你看做是空气,
也不要因为得不到爱而枉费了自己。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我大好一姑娘干嘛跑到别人的人生里做插曲。
渺小了自己,只能离爱越来越远,得到的只能是愈发的卑微。

或许每个人都该有一首tunnel song。
我羡慕sam和charlie在tunnel里那样的飞驰过,
在出口的地方,即便是夜晚,那也星光璀璨,因为有爱人的陪伴与照耀,
成长的道路上永远都不会再有黑暗。

You stand up,and see the lights on buildings and every thing that make you wonder.
And you listenning to that song and drive with the people you love most in this world.
In this moment,I swear——We are eternal.
这段话把我感动惨了,虽然是如此的平实,
但这种平实的感动好像许久不见了不是么,好好珍藏吧!!


Sam和Hermione这两个角色近乎于类似,同样是和两个男生一起飙戏的女生,只不过关系有微妙不同,Sam少了些Hermione的孤傲,多了些平易近人的邻家姑娘气质,Emma很讨巧的从HP中过度了出来(虽然这已不是她离开HP后接的第一部戏,但却是分量最重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如Hermione一样努力又聪明的姑娘正在一步步迈向她的演艺高峰。

Logan演绎的这个男生有点面面的,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现实生活中的这类人,
但看到charlie童年时的阴影,你又不免开始同情他,
只能说Logan把这类社会的小众分子(或许米国社会比较多,天朝好像比较少吧)
演绎的很到位,他也不再是蝴蝶效应或是彼得杰克逊中的小男孩了。

Ezra(这个名字好奇怪哦)
真的好眼熟,但我就是想不到在哪儿见过他了,
感觉像个意大利人,这次同志角色的挑战不小哦灭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评:10翠花(珠海) 2013-7-17 10:41:00

无论在哪个国家,
哪座城市,对于某些孩子来说,
学校是可怕的。无关课业压力,而是一种氛围。

      很多孩子因为这个那个原因,
永远无法融入到那些让人羡慕的团体中去。
被排斥,被忽视。可能因为非常贫穷,可能因为非常内向
,或者过分外向,可能因为所喜欢的东西无人理解,可能因为性取向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他们当中很多人迷茫了,
开始质疑。为了成为另一群人的一员,
放弃了成为自己的机会,穿上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
说起了让自己讨厌的话,挂上了与灵魂不一样的表情。

      而这当中有少数人,
坚持了下来,甘做壁花,却活得精彩,
无憾。最幸运的是,上帝给了这些人彼此,
让他们不孤单,让他们不害怕,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安全感去笑,
去追,去爱,去努力活得精彩。

      所以,请别因为我们弱小而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评—《壁花少年》:致青春无悔
评:8半碗馄饨(北京) 2013-7-12 9:43:00

导演:史蒂夫·卓博斯基     
       主演:罗根·勒曼  爱玛·沃森  埃兹拉·米勒

       本片再次证明了再不堪的青春对于个人来说也有无法磨灭的价值, 那怕仅是别人眼中的或在校园中从没受过重视的无名之辈,在时过境迁之后,也难免和后来的朋友叨唠上几句或真或假的大话,就像本片的主人公查理坐在桌前写信给一个好友那样,就算他永远无法看到查理的青春,查理心中还是得到了满足,用在俗气不过的话来说青春总是最美好的。

        这是一部属于美国高中生的青春纪念册,还没上大学的他们其实并没有失去青春的资本,所以整部电影的基调并非那种老人般长吁短叹的口气,而是充满了朝气的向往的心情,毕业季和各奔东西的朋友必然会引起种种事出有因的小哀伤,可说到底还是满怀着期待向往着未来,总觉得明天会更好才是年轻人应有的心情,而当人们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学会怀念过去时光的时候或许就证明自己已经老了,这样的情况总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否则导演不会拍摄这样的电影,而观众也不会喜欢这种片子。

         最喜欢整部电影所传达的那种情绪,虽然主人公查理绝非是个在校园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屌丝的形象或许更为亲民,想想开学第一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艰苦的一天,就如同在一本书中看到作者描述出国留学的第一天最希望的就是能交上一个朋友而不是别人,正常人总有着相似的心情,而导演所做到的就是将一种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心情通过饱满的情节串联传达出来,音乐、友情、酒精、爱情等等都是本片的元素,而那种个人的情怀经过九十分钟的沉淀最后发酵出的最纯粹的青春的味道,本片便胜在此处。

         当汽车开除隧道,查理张开双臂,配上片中作为暗线的音乐,整部电影到达的最高潮,观众的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可查理的释放是准备拥抱真正的未来,而观影的观众或许都默默的一声叹息感慨青春无悔。同样是一部青春片,西方人的处理要老练的多,相比国内今年大火的《致青春》和《小时代》来看明显高出几个层次,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人家拍出的青春能人中国人感同身受,而中国人自己拍的故事却连中国人自己都打动不了。

        爱玛·沃森是本片最大牌的演员,这也是她在《哈利·波特》后最好的一部作品,影片中她的表演空间很大,可本片中的角色不再是赫敏式的全优生,而是有些不羁的少女形象,虽多少总令人联想到赫敏的样子,但最终还是用表演征服了观众,果然是三好学生的代表赫敏同学,或许她的前途会比哈利·波特更为光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27 05:44 , Processed in 0.11596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