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 发表于 2005-3-5 13:05

很好的写手!
诗写得好,文字也因此好。就象毛笔字写好的人,钢笔字也肯定漂亮。
只是不解,为什么一家伙给我们来这么多?有点应接不暇。
网络的特点,大家都是匆匆的读,所以鲜活的短文特别受欢迎。一贴多过三千字,或者许多主题,读来就有点辛苦了。
窃以为还是细水长流的好。

雨落云低伴竹眠 发表于 2005-3-5 15:45

三妹我知道我是不认识你的呀,你能猜我是谁呀?怪哉。。。。。。嘻嘻。你一定认错人啦:)

雨落云低伴竹眠 发表于 2005-3-5 16:08

月儿爬墙来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月儿这个名字进不来了啦,只好再注册一个呀=====
雨落云低伴竹眠就是俺本人也======。。。。;):lol::o

南腔北调。。。。藏头诗一首::))))))))

南风春雨涤凡尘,
腔声青青柳芽神。
北雁万里怡心梦,
调空千秋印长痕。
艳出东篱鲜花漫,
洹湖岭上晴霞闻。
晨雾吹水碧波皱,
初日入山红树跟。

问候大家一下下。。。。。。大家好,吃了吗?;):lol:

雨落云低伴竹眠 发表于 2005-3-6 19:36

浅谈散文之韵=====

闲暇之余与朋友谈起散文写作的话题,于是便应运而生了这篇小感慨,浅谈一下散文观了。

    如何写好散文,时下的文坛内外,凡是好“这一口”的,无不“公有公理,婆有婆道”,门门派派,热热闹闹,或认真,或笑骂,试用各种方式验证散文写作的无限无可能性。

   《高级汉语大词典》里对于“散文”二字是这般解释的:1;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2;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这样的解释,也就是说散文的一般概念,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的。而仔细琢磨却不难发现,散文刻意强调的是针对“套式”文章的解脱束缚的最大反抗形式,那就是精髓里的自由。而散文的写作意义便在于此,即更自由、更充沛、更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并在有意无意间完成某种精神的显达和传承,这也恰恰是散文的最大魅力之处。我一直以为,散亦有道,若把归不成类的文章都纳入散文,那可有点太对不起这个文体了。时下有个很不好玩的现象,那就是写散文的人越来越多,而好作品越来越少,最大的问题即在于我们在过于散漫的文字中迷失了散文的精髓意义。大家都渴望写些“新鲜的玩意”,让人耳目一新,便不自觉陷入“意韵”的迷宫,文字越来不越不象样。人们都忙於解构文字和模糊意蕴里寻找创新的可能了。。。

    文字的“妖魔化”是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文学现象。有话不好好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文人自古便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统,求奇求险的文字,历来多有佳文章妙文。但我们若把过多的才情放在文字上,无道无品,任意解构,似是而非,自然是最要不得的。更何况世上本没有几个“文似涌泉”的天才。散文的散,不在文字的纵容散漫。若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一味凭直觉写就的文字,不能称之为“真自由”。自由的意义,在于思想凝炼时,文笔锻造后,对于思维的自如把握和裁剪,对于文字的灵活释放和拾掇,文笔的恣意散漫,难离主题评说,想象的纵横跳跃,终有神韵的牵扯。这也正是散文写作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真意蕴。

    散文之骨,在巧在精。何谓散文之骨哉?文章架构也。很多人对架构有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既然“形散”,那好象散文就不注重布局,而是信马由僵,笔随意扯。不然,一篇好的散文,必须有精巧的构思,正如女子要有好的身材一般,非常重要,否则比例失调,或是大大咧咧,便纵有最美的文字或文意,也不好判其为美文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便应该知道散文虽不强求文字之韵,但永不失其神态意韵。散文应该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懂得承转组合的优点,明晓文理布白的妙处,散文必然突现曲线玲珑的美丽。正如古诗,无论五言七律,词牌曲调,都讲究个承转起合,讲究个平仄韵律。现代散文虽然不如骈骊体那般浓状艳抹,但也自有一套章法。自然,美人或燕瘦或环肥,自然千姿百态,无需定势。但瘦有轻巧之韵,万不能瘦得皮包骨头,肥有丰膄之态,也不可胖得一蹋糊涂。美丽的标准,妙在适度,这自然都是读者神领意会,心照不暄的。不要,或干瘪得像块挂在苗人门前风干的薰肉,或腻歪得像块要融化的劣质奶油蛋糕,都是令人倒胃口的。散文之肉,在美在匀。这主要表现在文章内容的取舍和文字表达的简繁之处了。。。

    散文之神,在气在韵。。。。$走了$$ok$===吃饭去也。。。。:lol:
啦啦啦啦啦啦。。。。。。

[ Last edited by 雨落云低伴竹眠 on 2005-3-6 at 18:37 ]

花香醉人 发表于 2005-3-9 04:03

呵呵   好可爱的妮子  很美的文笔

[ Last edited by 花香醉人 on 2005-3-9 at 03:04 ]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1 18:03

花香醉人========藏头诗

花絮别后久相思,
香粉捎春归转迟。
醉影翩然寻旧路,
人潮应和喜新知。
巢倾梁柱神心补,
绿满山川任我驰。
独立窗前相问讯,
念送高瓦忆儿时。


花香醉人=========啦啦啦啦啦啦啦。。。。


///////////////////////////////////


我有疑惑要写写,月儿爬墙的名字丢失之后,又苦心注册雨落云低伴竹眠,没过几日,此名一样被盗,疑惑不解,莫非系统这么酷爱我这无名氏呀?晕哉================。。。。。。。。$我晕$$怕怕$$抗议$$饶命$:P
啦啦啦啦啦啦啦。。。。。。走也$走了$

纳兰 发表于 2005-3-11 18:05

什么叫名字被盗??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1 18:16

我是电脑盲,名字丢失就只能认为是被盗,如果有别的原因,请告知。别人的名字一样经常这么丢失吗?:o

titata 发表于 2005-3-13 21:40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儿爬墙儿 at 2005-3-11 17:16
我是电脑盲,名字丢失就只能认为是被盗,如果有别的原因,请告知。别人的名字一样经常这么丢失吗?:o
mm的密码是不是被盗了?记得密码用字母和数字组合一下,这样稍微好点:)
估计是你的清雅不俗让黑客嫉妒了:P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4 13:08

谢谢都市新贵的提醒,我的密码的确太是简单啦:)
不过我这衣服仅是一件小棉袄,丢了也罢,让我总能换新衣服穿也很幸福呀。哈。。。我只有苦笑着当阿Q啦,啦啦啦啦啦啦。。。。嘻嘻。。。。
:P
都市新贵===========藏头诗


都城凌风意气翔,
市临夜色吐汪洋。
新悬铁骨眸中立,
贵浮龙云袖底藏。
翠竹横空山有节,
青天飞瀑雪为妆。
闲来独抱神州曲,
诗到雄峰自有香。


:))))

titata 发表于 2005-3-14 18:47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儿爬墙儿 at 2005-3-14 12:08
谢谢都市新贵的提醒,我的密码的确太是简单啦:)
不过我这衣服仅是一件小棉袄,丢了也罢,让我总能换新衣服穿也很幸福呀。哈。。。我只有苦笑着当阿Q啦,啦啦啦啦啦啦。。。。嘻嘻。。。。
:P
都市新贵======= ...
瓦哈哈哈~月儿mm说的都市新贵是偶吗?其实这个是论坛新改的会员级别哈,还有高级金领什么的呢:lol:
mm的文思真是时而细腻时而宽广,偶是你的粉丝$ok$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4 19:57

人生诠释======献给那些生活不平凡的人们

一;成茧之痛

   我终究没法炼就一坛温暖,来修补被你击破的缺口,天空便在起雾的晨,企图用季节的泪水来缝补。而生命之针,因为岁月的磨砺,已经足以穿透任何细小的情节,针针刺痛在迷茫中远处的你。

   梦,那一次原始的泛滥,早已沉淀。云的一半滴落于巫山,成雨成雾。此刻,便是来自你的目光,惊醒我的梦,重重地撞我成一口钟,冥响在世纪的渡口。而千里之外,我传说的故事不再缤纷,幻化成洞庭波底的一尾鱼,竟嗜我一路散落的相思。岁月便慢慢流去,思念成茧,相思成病。。。。。在一蔟世俗的目光里,找不到自己,也找不到你。那一抹红唇,且为谁?我怯然问着自己。往事便在把每一种伤痛包裹成茧,但总无法蜕变。
         我放落二十余年的孤傲,在曾经风雨的小径,支起一杆飘摇的廊檐,让自己的心驻足在风里,飘向你。。。。。


二;女娲之感
   
   当一路的跋涉,沉落成一片无影的风景,那片片冰凉的陨石,坠落在女娲的生命里,成一种光华不灭运动不息的星,追着光明,不惜走着弯曲的路线,一路流光不散,传递着心与心遥迢的问安。。。。。你走了,带走多少欲飞的心愿?

   而我,只好把痴迷的眼神,锁定在你曾经一路流光的某个坐标之上,期守你的再度出现,在我满落尘垢的眼神边,划上一道闪亮的希望。天如果再一次破洞,没有你,那个旧日的疤痕可否会残落?而我生命的热度又何从熔石成水,铸一道坚固的壁墙,挡落那流言的肆虐?

   我便在这样的高度之中,成诗,于你满是神话围绕的孤岛,让时间静静地坐落。。。。。你击落了所有轨道,击破了我的天空。于倾落如雨的帘子下,我忽然想起。。。。女娲。

三;夕阳之梦

      我执意于夕阳的缝里,找寻那昔日惊落的吻痕,直到为日暮的水雾打湿衫袖,冰凉至心口,一股骤然的凉意,把我拉回到现实里,往事已太多变迁。

      昔日的那片枫林,早已褪去原有火红的热情,途径的那道满步香花绿意的小径,亦执意封存于蒿草丛中,来不及修葺,来不及回望。而前面的路始然,不容退却。。。。。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浮于我辗转已久的心坎,便是那一道如血的夕阳,把往昔和将来全部熔化于儿时的梦幻之中,我感到一种与生俱来的沸腾,涌流如注的血脉,在每一个生命的角落狂欢,我知道我的心奔放了。。。。

         而谁又会在暮晚的余夕中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生命力呢?便是与你不经意于夕阳缝中惊落的吻痕,化作矶珠满目,映照于夕阳下,散发着如此非凡的热力!天空在这样的夕阳里血脉贲张,在这样的时光里包含黑夜,孕育黎明。。。。。

       夕阳如血,我看见红红的脉搏,由于爱,生生不息。。。


:D:):lol:

titata 发表于 2005-3-14 23:42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儿爬墙儿 at 2005-3-14 19:01
嘻嘻=============titata 。。。。嗯嗯嗯,是送给你的呀,喜欢就收下啦。。。啦啦啦啦啦啦。。。。
可不敢是我“饭思”,我是你“饭思”呀,互相吹捧总比互相诽谤要好呀:o呀呀呀呀呀。。。。。谢谢你喜欢看我自言 ...
啊?真是送给我的啊:P收藏收藏:D激动激动:lol: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4:52

立万
新打工族

===============藏头诗

立凑奇效百花王,
万事随心品自芳。
新酒朝来逢佳喜,
打诗晚入见姚黄。
工巧细柳神来笔,
族长摇蝶醉凤凰。
风流潇洒逍遥处,
美酒添香步千行。


:lol: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05-3-15 15:00

都城有柳系乌蓬
市井喧哗旧友逢
新碗花雕偏君醉
贵在添香妙人曾
网下无鱼捞金盏
络绎花香放紫藤
纨裙不染熏香泪
胯下之君泰斗恒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5:23

楼上拔剑别捣乱呀。哼哼。。。。
拔剑茫然=======藏头诗

拔地漠漠隐通城,
剑裁寒声起坐听。
茫海催潮添菊泪,
然灯趁雁旧关情。
眼前萧瑟耽知会,
心底悲欢不可名。
一曲郦歌终未了,
春来犹有数峰青。


哇哈哈===========跑$走了$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5:36

Originally posted by 立万 at 2005-3-15 14:03
月临峰顶坛
儿世隔函关
爬应毕婚嫁
墙头亦有山

呀呀呀,嘻嘻,谢谢。。=================万立真乃才高八斗之君子也。学习啦。俺最喜欢你最后一句了,“墙头亦有山”。。。绝句呀。。。有空到你们村转转,取之精华回来研究研究呀。。。$我晕$。。。:)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5:46

立万=========嘻嘻!俺一定端一碗酸菜去府上拜访呢。。。
下去淹酸菜饭饭了。。。。。。$走了$$欢迎$立万品尝。。。。:P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05-3-15 15:47

立马天山外
千村产地瓜
媳妇没进门
万屯可自夸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6:12

送给绳万与立万======兄妹情谊长======:P

绳万又新妆, 簇簇迎春绽道旁。园里龙灯惊倩侣,双桨。 彩舫分波笑语扬。
  
立万意茫茫, 萌柳拈枝更断肠。相聚心愿如日月,彷徨。 一曲南乡韵味长。

啦啦啦啦啦啦。。。。。。:)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05-3-15 16:13

绳坚索固对孤城
立马乡溪长溯横
爱睬风萧图穷匕
万水千山任驰骋

拔剑茫然 发表于 2005-3-15 16:27

这里真是高人纵横之所啊,呵呵。不过,雕龙刻凤,雅士风骚,文人交会之所,还是高雅一些为妥。在此,向月儿妹妹道歉啦。

[ Last edited by 拔剑茫然 on 2005-3-16 at 10:56 ]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6:37

Originally posted by 立万 at 2005-3-15 15:17
绳万妹,愚兄昔日曾得异人传了些望气之术,善能趋吉避凶。今观此地妖雾腾腾,极似传闻里的采薇老妖藏身之穴,俺们还是及早开遛为妙。


立万之神功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事之不能也,为神者折柳语人曰:我亦不能也。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立万之王乎?绳万立曰:“非神人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柳之类也。月儿笑,老吾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世下可运于掌心之力,平心然也。神雕诗云:拔剑行于堂中,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心得。故,诸位乐在其中之乐也。“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善哉。。。。。。

$辛苦$$辛苦$$辛苦$:P,大家开心玩乐为宗旨。。。。嘻嘻

[ Last edited by 月儿爬墙儿 on 2005-3-15 at 15:38 ]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6:43

Originally posted by 绳万 at 2005-3-15 15:38
此计大妙。又全了这老妖的脸面,又没失了俺俩的前辈身份。
月儿姑娘,俺们敌不过你了,落荒而逃了啊^_^

原来你是抱着敌意来此一游?我可是跟老前辈们玩乐的,没曾想,惹恼了你们二位老前辈呀?

我事先声明,俺的年龄的还没有你说的那么大,我二十有余,:)如有冒犯二位之处,多多包涵。。。。:)$怕怕$啦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6:49

Originally posted by 绳万 at 2005-3-15 15:45
绳荐高词直掖垣
万家烟树满晴川
套然不似王孙女
月转棠阴送客还

俺去也^_^


俺才疏学浅,没看明白姐姐(不知道是否称呼您阿姨)增词二首之意,嘻嘻,不过心领啦。:P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5 16:53

Originally posted by 立万 at 2005-3-15 15:48
没藏成头啊,丢人了,出丑了,俺不活了。

临别赠月儿姑娘

立谈禅客传心印
万里千峰到剡山
戏程已行十五里
月涵花态语如弦

尽管立万大叔叔藏头诗是====立万戏月之意,不过我还是心领了您的寓意了,倘若敌意,我只当学习,倘若玩乐,我只当玩笑,一笑了之,希望你们开心快乐。。。。。:)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6 11:59

诗词格律之分解

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朝以前的创作基本上为古体诗(“齐梁体”除外),主要特点就是无格律,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格律分明,所以又叫格律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内部又有五言、七言之分,分别叫做五古、七古;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此外,也有的古风字数随意而定。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也都是有区别的。。。。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之韵,讲究一些平仄,写出来看着就琅琅上口,不乏其味。故好的诗词,首先应该是工整,方为完美。

      写词不讲究格律,也不能叫好词。就格而言,就有很系统的说法,格,就是格式。格律诗是有固定的格式的。比如呢,句数固定,每首八句的叫律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
其次就是,字数是要固定的。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诗,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
         五言绝句的字数=四句×每句五个字=二十个字。。。。
         七言绝句的字数=四句×每句七个字=二十八个字。。。。
         五言律诗的字数=八句×每句五个字=四十个字。。。。
         七言律诗的字数=八句×每句七个字=五十六个字。。。。。
         五言排律的字数=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五个字>四十个字。。。。
         七言排律的字数=大于八句的偶数句×每句七个字>五十六个字。 。。。。


    再说律,律就是声律和韵律,格律诗要遵守发音规则,讲究声律和韵律美的。
    还有就是律诗的八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共分四联;第一,二句为第一联,称为首联;第三,四句为第二联,称为颔联;第五,六句为第三联,称为颈联;第七,八句为第四联,称为尾联。根据诗的内容语气,又分别称第一,二,三,四联为“起联,承联,转联,合联”。

    相对应的绝句的第一,二,三,四句分别称为“起句,承句,转句,合句”。所谓“起”,就是“起头,开头”的意思;所谓“承”,就是承接上面的话,继续延伸的意思;所谓“转”,就是话锋一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所谓“合”,就是最后将话题一收结尾。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一首诗中要有“起,承,转,合”的顿挫语气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绝句就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把律诗拦腰分成两部分,取其中的一部分的格式就成为绝句,因此绝句只有两联,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所以说写一首格律工整的词不容易,写一首无格律韵脚的词却也只能是娱乐而已了。。。

   :(:):lol::P

[ 本帖最后由 月儿爬墙儿 于 2005-9-13 09:56 编辑 ]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6 21:40

人生四季之叹==========

  冥冥之中,自然流露的纯真音籁,荡漾着黄昏忧郁的江涛,渐渐从每个人身边走过,年轮在树木的枝叶上开始舞蹈。。。涧水中的明月泛起相思的涌动,田畦里的麦穗翻滚着幸福的波浪,雪夜檐间悬挂的灯笼也陶醉地摇晃着。当你的意识足使你伸出手试图抓住四季的时候,时光却在握成拳状的指缝间悄声无息地彻底溜掉,只留下一丝凉意抚慰孤独的灵魂。衣角被掀起,整个思绪也被掀起,身体凭籍虚无飘渺的力量托至空中,随同运动的箭头融入情感的激流之中,四季的遐想便随着年轮,不知不觉地从年轻走到老年。。。

  随波逐流的前方,红彤彤的太阳抖落身上的水珠跃出了海面,在妩媚的呵护里,吹拂的注意力被彻底吸引,开始尽情凝视着太阳的深邃,吸吮着绝妙色泽与芳馥,纯净之中给灵魂带来了些许的静谧。眼光中那飘渺的力量轻缓而温柔地拂过大地,于是枯黄的草根冒出了茸茸新绿,石缝间几株报春花冉冉绽露,暖色调的热情鼓励了光秃的树枝,吐出艳如翡翠的嫩叶,生机盎然的诱惑,把睡眼惺忪的冬眠动物从窝里拽出,心情愉快地晒着太阳。高山上,坚硬的冰块逐渐被阳光逼退,洒落几缕映衬着蓝天白云的光影,在涓水的舞动中,一路奔流而下,欢快地汇入湖泊,继续时空的延续。斗转星移间,一种孕育生命或是生命复苏的情感逶迤而至,与湖泊交融,流淌在通向大海的沟堑之中,地势渐渐变得平坦,于是流淌的方向有了无数的选择,可以流向一座万紫千红的花园,可以流向芳草芊芊的绿色景地,可以流向一处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甚至也可能误入歧途流向寂寞的荒原,最终被干旱彻底吞噬。流淌方向的确定,自然在于涧水对吹拂力量的把握,确定与把握的过程就是春天对生命的创造,一切取舍除了天意,尽在涧水对自身的控制。吹拂的力量荡起了水面的涟漪,昔日的记忆得到传递,涧水到来之前的这片土壤上,因为笼罩着恣意贪婪和放纵的浊气,百花未曾绽放,春光已尽,青春的马儿尚未奔驰,视线中的郊野便已出现凋残枯衰,只有绿草还能够记住春天的主人。吹拂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掀动着绿色,提示万物不要逃避或诅咒,更不要因这样或那样的沮丧让春天过早地结束。

  吹拂的力量载着对春天的感悟,越过颓废的荒芜,来到浓荫郁郁群花怒放的夏季,丰草高高过身的视野里,婆娑的树影在阳光下戏舞,野花丛中蜜蜂嗡嗡而过,不时也有彩碟而至,流连忘返之际的天空,一片盈盈,每片草叶都成了一把燃烧着灼热生活的火炬,每一株花卉都成了祈祷幸福的炯炯眼神。温馨的吹拂摇曳着圆润丰满的葡萄,饱含甘甜的汁液,象征着年华茂盛精力充沛,对未来的憧憬,就象葡萄藤一样拉得长长的,留出了向任何方向生长都还绰绰有余的空间,夏天是把幸福看得最清楚的季节,连吹拂的力量都差点受其诱惑而停止推动的继续。葡萄虽然没有看见春天的美丽,但是在春天走向夏天的路上,却是很好地收敛了贪赏美丽的冲动,孜孜不倦地拓展自己的希望,在鸟儿蜂儿蝶儿尽情挥洒快乐的同时,默默无闻地弥补着自己的不足。闷热时刻通常孕育着天气的骤变,先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夹着电闪雷鸣的暴雨便倾盆而泻,月季花的步伐在暴雨面前,早已失去了春天里的单纯韵律和自信的风采,骄傲的头颅不得不屈辱地低垂,痛苦中流淌出“花瓣泪水”,跌落至地面惨遭污浊的蹂躏,唯有沉甸甸的葡萄在绿叶力所能及的呵护中,绽出盈盈自信的笑容。葡萄与月季两相对比之中,显露出夏天对生命的一片叮嘱真情,不管喜欢与不喜欢,该来的总是要来,自然是切不断的,如果错过了春天未曾实现的心愿,夏天正是弥补的好时机呢。

  吹拂的力量继续改变着世界,眼里那飘渺的吹拂一来,世界变得花花绿绿,吹拂一去,整个世界随之陷入苍白,吹拂就这样一次次翻开了生命成熟的页面,一次次将尘埃和污垢从生命曼延的旅途上扫除。如同非洲的向蜜鸟总是与蜜獾在一起,快乐与悲哀总是如影随行。春夏的播种已结果成实,就象此刻树上挂满的板栗,把树枝欢笑地拉动而乐得曲弯了腰一样,虽然有些树枝开始枯衰,但上面百色难以描绘的深深浅浅秋季特有的绿色,更是彰显出目悦心怡的光泽,玫瑰和紫罗兰纵不再纷繁,吹拂的过程,却把最后的芬芳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一同送去的还有风情万种的秋月之辉。有树叶在吹拂中依依不舍脱离树枝,凄凉孤独地凋落,过程虽然有些悲伤痛苦,可从逗留在空间舞动的姿态上,依然继续折射出幸福与快乐的遐想,因为枯叶在化腐朽为神奇的进程中,路途还宽广长远,还有最后的机会将春天和夏天错过的精彩,重新弥补,也有将收获的心情仔细梳理的时间。吹拂的过程是连续的,即使中间出现了停顿,那也仅仅只是连续在思考,而并非彻底打盹休息,此起彼伏的呼啸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吹拂演绎的延续里,希望仍然存在,蒲公英的伞形种粒还在空中轻舞飞扬,幸福或者苦涩还没有归仓,秋天不是最后一道门槛呀。

  当每个人的年轮用不同的方式浏览过人生之后,吹拂的指向就已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就连以前灿烂辉煌的太阳也呈现出不同的疲倦状态,漫不经心地睥睨着光秃秃的山岗上剩下的枯枝,以及白雪也掩饰不住的荒凉古林。寂寞之中,许多运动已经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就象躲藏在洞穴深处的蛇,借助冬眠的美梦,细细总结过去的得失。一串长长的爪迹留在雪地上,虽然痕迹时弯时直,但始终是在连续不断地往前铺垫着,沿循印迹向前望去,一只颇显老态的母狼,独自走在寻找猎物的路上,路途平坦顺畅时,老狼步履快捷,到了不平坦甚至是布满荆棘的路段,步履便显得踉踉跄跄,但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因为老狼知道摆在眼前的路是越来越短了,目标越来越近了,过去的也越来越长了,更何况还有狼崽期盼的眼光留存在心里。静谧里孤独的灵魂在游移,旷野中不时有凄厉的嚎叫划过,与来自北方的呼啸声交融,昔日忠实的伴侣已经逝去,离开生命世界的时候,它没有带走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老狼对它的眷恋,只能象孤独的灵魂,漫无目标地游移,月光,羊羔,还有垫在窝里的枯草,连同目光里皑皑白雪的冬季,如果说不是属于此刻行走中的老狼,那么吹拂的力量又能够证明它们不是属于老狼的吗?冬季的自然景观被晶莹的寒冰和皑皑白雪统治,表面上的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宁静与寂寞,然而凿开厚厚的冰层,我们便可以看见,生命的运动仍在潜移默化之中交替转变着。

  生命是宇宙时空里的一个瞬间片段,在吹拂的力量作用下,铺展的方向可以忽左忽右,然而目标却始终只有一个,亦即复归于生命的起点。铺展的运动形式可以是平平缓缓,因而仅能受制于地形的束缚,看见周围的草木年复一年生老病死;铺展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是激越昂扬,所以能够掠过春夏秋冬的崇山峻岭,一路逶迤见证岁月的精彩。呼啸与吹拂其间所经历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旅途,就是吹拂运动的一生,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山峦的阻挡,没有林木的纠缠,吹拂会毫不声张地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然而在吹拂所面对的现实中,阻碍与纠缠比比皆是,更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对其品性不断蚀刻或检验,吹拂对此不屑一顾,呼啸一声,拂袖而越之,这便是人生的四季之叹了。。。。。

:(:):o:D:lol::o:P:mad:

[ Last edited by 月儿爬墙儿 on 2005-3-16 at 21:00 ]

月儿爬墙儿 发表于 2005-3-17 12:38

叙酒话题

一般而言,我们女孩子跟烟酒都无缘,我自然滴酒不沾的人了,如果谈酒真的是外行之极呀。但近日借大家都在说酒谈吃之兴,却也让我想写写酒的话题了,随便在此小叙一下了。。。。

   酒的起源,说法很多,公论的现有两种说法:一是酒在宇宙天体中本来就存在,古书中有酒星的记载;二是仪狄、杜康酿酒,那么仪狄、杜康前呢?传说从中华曙猿到类人猿,我们的祖先在秋天已经是有意识地储藏野果,待熟、发酵,吮吸其桨,可御严寒。这大概是酿酒最原始的雏形。

   人类自从掌握了制酒的技术后,就开始大量酿造这种使人亢奋、欢乐、酣睡的液体了。傲立中原的尧能一饮千盅。贪酒好色的纣王更是穷奢极欲地玩起酒池肉林,牛饮者三千。如果抛开其它一切不谈,单就就酒论酒而言,酒池边三千人放量豪饮,其场面是何等壮观呀。。。。正是这种不分昼夜的男女裸泳相逐,牛饮大嚼,才使商汤五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了。

   酒能养性,仙家爱之;酒能乱性,道家憎之。我看未必如此,儒、释、道三教唯释迦牟尼不饮酒外,老子、孔子皆饮。孔子的酒量还不小呢,“孔非百瓢,无以堪上圣。”这是汉末名士孔融写在《辨禁酒书》中的,不会有错。孔子不单善饮,对菜也很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何等的精妙呢。

   醇香的酒窖与残酷的政坛竟是息息相关的,燕太子丹素夜送别荆轲,“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多么悲壮呀!!如此刚健的诗句竟是出自一个好酒的伟大的田园诗人之手,因为他们的爱国侠肠和对酒的理解是相通的。新丰鸿门宴,泗水亭长刘邦。死里逃生,故然是斗酒秤肉的狗屠樊哙闯营护驾有功。最主要还是项羽的海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后来,垓下之围,霸王别姬饮下的实际上是鸿门宴上酿就的苦酒,断送了江山美人。每个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酒,桃园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皆有酒。关公斩了华雄回到中军帐复命,酒尚有余温。一是可见马快、刀快和关公的功夫了得;二是当时就有烫酒饮的习俗了。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痛恨险恶的政治,又无力反抗,只得纵酒自遣,以求自全。“龙章凤姿”的嵇康思长林志在丰草的绝俗品质,刚肠疾恶,狂放不羁的鲜明个性还是招至受诬被杀。面对司马昭的极刑,三千太学生聚集东市拜他为师,临刑前的嵇康面不改色,慷慨而奏《广陵散》,终成玉振金声的千古绝响。。。。。

   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喜欢酒后题咏,直接以《饮酒》为总题的就有二十首。“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恬淡欢乐的心境同自然物情景交融,达到了高妙的境界。从眼见(投料),腹稿(酝酿),到成诗(出酒),这是一个何等微妙的过程呀。诗到了盛唐时已发展成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是中外文学史上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然而,酒对这朵奇葩的滋润之功是有目共睹的,是酒的醇香让诗人喷发出旺盛的激情和美妙的灵感,唐诗这朵艺术奇葩才逾发显得如此的绚丽、辉煌呢。李白醉游天下,斗酒诗百篇;杜甫啸咏江湖,旅食京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梨园祖师李隆基,通晓音律,亦能饮,还特别好色。后宫竟蓄美女四万多名,堪称空前绝后呀。

   宋词上承唐五代,下启金元明清,名作如林,名家辈出。柳咏这位浅斟低唱的白衣卿相,其词流传甚广。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歌柳词。《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十分凄美。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的“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热肠郁思的豪放壮语简直不让苏辛。周邦彦《瑞鹤仙》中的“扶残醉、远红药。”真软媚闲适。北宋末年的几个皇帝都不务正业,却是书法、丹青妙手,就连词也填得很好。赵构《渔父词》中的“催短棹,去长川,鱼蟹来倾酒舍烟。”象赵构这类人物是写不出文天祥“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这样悲怆的句子来的。

   酒与音律、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书法亦如此。右军《兰亭序》无上神品,万世之师。唐吴中四士张旭,“每醉后,呼号奔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怀素也是“醉来得意两三行,醒来却书书不得。”宋陆游醉后不可自制的状况与怀素亦相似,“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

   立国仅一百六十二年元朝,版图却最大,遍及欧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力厮杀,大声放歌的蒙古铁骑,纵横数万里,成吉思汗、忽必烈等把游牧民族的历史推向了辉煌的极限!粗犷雄浑的草原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马奶子酒、葡萄酒、烧酒的浸泡下,流淌出了浓郁生活气息的散曲。散曲是继唐诗、宋词后的又一座艺术高峰。谁能说这与酒没有一点关系呢?

   直到今天,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仍飘荡着许多许多脍炙人口的“酒歌”,那优美雄浑的韵律,未饮心已先醉矣。。。世问三百六十行,德虽一字,却无所不在。武有武德,酒有酒德呀。真正的饮者是重心意、重和谐。村醪园蔬,酒逢量饮,觥筹交错,各尽其兴。不闹,不斗,更不逼。在任何场合,善意的闹酒是无可非议的,敬酒则是不应要求对方同干的,要求同干那不是敬酒,是斗酒。更有甚者,自己不喝要别人喝,还非得喝,这是某种意志的体现。这也是一席千金犹感无处下箸,犹觉饮而不够其味,犹云在吃所谓的氛围,那是官本位心理穷奢极欲的时尚,他(她)们即使一次能喝数瓶陈年茅台和路易十四,也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饮者呀。

:P$走了$

[ Last edited by 月儿爬墙儿 on 2005-3-17 at 11:39 ]

titata 发表于 2005-3-18 18:50

月儿美女,我想和你一起饮点小酒,聊个小天,散个小步,赏个小月:P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诗歌/诗词/杂文===自言自语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