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文章
Meta 近日官宣,Facebook 的 AI 照片编辑建议功能已在美加全量上线 —— 这项能访问手机相机胶卷未分享照片的功能,正把创意便利与隐私风险摆到用户面前。
功能逻辑很直接:打开 Facebook 时,会弹出 “允许云处理” 请求,授权后 AI 可扫描私藏照片,提供拼贴、风格重制、生日主题等编辑建议,促使用户分享到动态或 Stories。从技术上看,照片需持续上传至 Meta 云端才能生成建议,不过平台声称未编辑的照片不会用于广告定向或 AI 训练,除非用户主动分享。
隐私争议却难以回避。相机胶卷藏着家人日常、私人场合等敏感内容,而服务条款明确允许 AI 分析图像内容与面部特征。即便可在 “偏好设置” 中关闭两个核心开关(照片建议、云处理),但 Meta 过往在欧洲、巴西的隐私监管争议,让用户对数据安全多了层顾虑。
从商业逻辑看,此举是 Meta 的 “双向布局”:既用 AI 创意提升用户发布量,又通过分析照片内容积累行为数据。对用户而言,是用私密影像换编辑便利,还是选择关闭功能保隐私?答案或许藏在对 “数字安全感” 的权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