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5|回复: 0

AI人才争夺战:4万日薪的背后,谁在暗自加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Hello,各位兄弟们好,今天跟大家讲讲职场。今天又来跟大家侃侃这行业里的那些事儿,记得关注、点赞、收藏一条龙啊!

最近有个新闻把我整懵了 - AI实习生能拿到日薪4000?

这要是一个月算下来,那不得十几万?

我手头这份普通工作干十年也攒不下这么多啊!

这条新闻刷爆了我朋友圈,大家纷纷感叹:这波AI红利,我是不是又错过了?

去年我们组来了个小伙子,刚研究生毕业,搞AI的。

才来公司没几个月,头儿就特别重视他,经常带他开重要会议,还专门给他配了最好的电脑。

有次吃饭,小伙子喝高了,说自己拿到了几家AI公司的offer,最高的月薪能到5万。

我们组里干了5年的老员工才3万出头,听完都默不作声了。

结果前几个月,这小伙子还是跳槽了,据说去了一家AI创业公司,薪资直接翻倍,还有期权。

我们老板挽留都没用,只能苦笑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

w2.jpg

01 AI人才市场:真金白银的疯狂抢夺

兄弟们,这波AI人才争夺战是真的疯狂。

脉脉那边统计,有上千家企业在抢人,十家大公司就放出了1.1万个岗位,平均最低月薪4.7万。

更夸张的是,有公司给算法博士开出日薪上千的实习offer!

这不是钱多烧的,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大厂们现在已经不玩”降本增效”那套了,改成”局部增本增效”了。

简单说就是:该砍的砍了,该投的地方疯狂投钱,AI就是他们的”该投”领域。

阿里今年秋招7000个offer,AI相关岗位占了60%以上;腾讯内部转岗去AI部门,从要等一年变成只要等三个月;百度有部门平均涨薪20%,最高的现金涨50%再加股票涨30%…

你以为这只是大厂在玩命?

那些所谓的”大厂平替”也不甘示弱。

MiniMax这种AI公司,给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实习生开的薪资是3.5万到7万一个月,还是16薪!

就这,他们还嫌不够,求职平台上的AI岗位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

HR们抢人抢到手抽筋,以分钟级活跃度在平台上扫荡可能的候选人。

02 “大厂平替”神话的破灭

去年春招,“大厂平替”这个词简直火得不行。数据显示80%的职场人都想去什么文远知行、月之暗面这种垂直赛道的明星公司,55%的人甚至愿意降薪。但现在呢?风向又变了!

兄弟们要记住一个铁律:资源永远向钱多的地方流动。

大厂的AI岗位越来越香了,不仅薪资高,资源和平台也更稳定。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实习生告诉我,他宁愿放弃高薪,也要去大厂实习,因为”大厂有试错空间,有稳定的现金流,不会像创业公司那样朝不保夕”。

在大厂,他能同时接触多种AI项目,快速积累经验。

这小伙子说得没错。

我一朋友去年从腾讯跳到了月之暗面,结果今年又自己创业了;还有个深圳的AI创业者,从几家大厂辞职后,今年团队年入300万,核心成员基本都是从腾讯字节阿里挖来的。

这说明啥?

说明大厂就是人才的蓄水池啊!

在那里积累足够的经验和人脉,才有底气出来单干。

w3.jpg

03 高薪的代价:3个月不创新就被淘汰

别看这薪资诱人,这行当的压力也是真不小。我认识的一个AI行业内部人士说了句实话:“在AI行业,基本上3个月不出新东西,或者没有一款好产品,基本就会被对手打爆,团队也可能会被淘汰。”

在微软实习的小伙子天天连轴转8-9小时,还要参加跨国早会。

公司考核他们的标准就两个:AI生成多少代码,业务团队能不能用AI赋能。

这哪是什么实习啊,简直就是高强度训练营!

而那些”大厂平替”名单上的公司,有的已经从一千多人瘦身到了200多人。

压力大得很啊,兄弟们。

而且这个行业的门槛也是越来越高。

想应聘那些月薪7万的实习岗?

对不起,请先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

w4.jpg

月薪3-5万的实习岗?

不好意思,需要博士学历或者博士在读,最好再有点竞赛奖项。

行业内的人才主要来自国内外名校和大厂,没有一定的管理职级、带过项目、带过团队,薪资很难上去。

04 不是简单的回归:人才流向的新趋势

现在的技术人才流向并不是简单回归大厂,也不是都去创业,而是呈现出”AI业务导向”的特点。

大厂对AI类岗位的需求量比往年增长了十倍,岗位方向更加垂直细分,比如算法岗已经细化到了大模型、量子计算、机器人等领域。

而那些基础技术岗,比如Java开发、iOS工程师的招聘需求则大幅下滑。由于高校AI相关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大厂都不再集中在校招季招AI人才了,而是全年持续招聘,通过实习和项目提前锁定优秀人才。

无论是大厂还是平替新贵,对于AI技术人才而言,公司所处行业以及业务是否聚焦AI才是求职选择的重点。

写在最后:

说实话,这AI风口真的太猛了,搞得我这个传统行业的老兵都有点眼红。

但我想提醒兄弟们,风口虽好,也要看清自己的定位和能力。

高薪背后是高强度、高要求、高压力,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与其羡慕别人日薪4000,不如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这波AI浪潮中不被淘汰。

以上,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欢迎一键三连~我在评论区等你们来聊聊,你是怎么看待这波AI人才争夺战的?你觉得自己适合转行去AI领域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8 12:00 , Processed in 0.1172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