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64|回复: 0

智启新程,共绘AI教育新生态——首届“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论坛”AI教育实践参观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w3.jpg

智启新程,共绘AI教育新生态

首届“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论坛”

AI教育实践参观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群贤毕至:共话AI教育新未来

w4.jpg

2025年6月29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四川大学、四川省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AI全学段教育新生态论坛”AI通识教育初中课堂与观摩展示在我校隆重召开。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力群,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研究室主任陕昌群、成都市教科院教研员曾月莹博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金明晔博士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的教师代表两百余人齐聚附中一街校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实践。

w5.jpg

w6.jpg

会议开始前,专家、领导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参观校园,专家对我校优美的校园,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肯定。

会议由何汝兵副校长主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热烈。

w7.jpg

w8.jpg

w9.jpg

校长致辞:擘画智能教育新蓝图

w10.jpg

岳聪校长在致辞中对莅临现场的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我校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以加入“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实践学校“”为契机,积极落实“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构建“兴趣拓展+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让教师更专注学生成长,让学生获得更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w11.jpg

w12.jpg



创新实践:展现AI赋能教育新成果

教科室牛仲毅主任围绕AI赋能教师集群发展做专题发言,牛仲毅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向与会嘉宾展示我校AI教育创新:“云助手”减轻教师机械性工作负荷、“云导师”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云平台”推动教师教研能力提升。

w14.jpg

牛主任特别介绍了我校特色的“人工智能诊断+教研团队改进”模式,以及基于智能平台的“五单”导引课堂教与学循证诊断教研范式,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w16.jpg



课例展示:呈现AI普惠教育新样态

w18.jpg

课堂展示环节,甘玉珍副主任带来精彩的“AI通识教育普惠课堂”示范课。甘主任通过“认知水果”的趣味活动,引导学生理解AI底层逻辑和基本原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判断各种智能模式。这一课例展示了我校在初中阶段推进普惠性、融合性AI课堂的创新实践。

w19.jpg

w20.jpg

w21.jpg

w22.jpg

w23.jpg



专家视角:把脉AI教育发展新方向

韩力群院士高度评价甘老师的示范课,指出这是AI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启蒙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学校能做好实践,做好示范引领。

w25.jpg

陕昌群所长对甘老师课高度评价,她巧用三个问题,通过现场互动,启发教师思考如何将传统教学素材创新应用于AI课堂。

w26.jpg

w27.jpg

w28.jpg

w29.jpg

成都市教科院教研员曾月莹博士则从“AI+教育”与“教育+AI”的辩证关系,探讨了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与会教师解惑。

w30.jpg



扬帆起航:共创智能教育新未来

w32.jpg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我校将继续与全国教育同仁携手,在AI教育浪潮中勇立潮头,共同探索“为未来而教”的创新答案。我们坚信,当AI技术与教育之“爱”完美融合,必将绽放出最绚丽的教育之花!

w33.jpg



撰稿:

马  莉

摄影:

张  欢

罗永强

校稿:

牛仲毅

审核:

何汝兵



w36.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4 15:12 , Processed in 0.2343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