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82|回复: 0

突发! MIT首次证实: 长期用AI写作会导致你“认知破产”, 206页揭示AI写作真实代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凡是搞计量经济的,都关注这个号了

邮箱:econometrics666@126.com

所有计量经济圈方法论丛的code程序, 宏微观数据库和各种软件都放在社群里.欢迎到计量经济圈社群交流访问.

w2.jpg

突发消息:MIT刚刚完成了首项针对 ChatGPT 用户的大脑扫描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高效,反而让我们走向了认知破产。

这是长达四个月的数据所揭示的真相:《Your Brain on ChatGPT: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你的大脑与ChatGPT:在写作任务中使用AI助手导致的认知债务积累》


本研究结合神经科学实证与语言内容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使用ChatGPT、DeepSeek、通义千问、豆包、Kimi等LLM参与写作任务所引发的“认知债务”问题。虽然AI工具在短期内确实能提高写作效率,但也伴随着神经参与度下降、记忆编码受限与表达归属感弱化等隐性代价。若长期依赖,甚至可能损害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一句话总结:ChatGPT可以帮你写,但不能帮你学。

真正的学习过程,离不开持续的思考、动手的实践和主动的心理投入。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如 ChatGPT、DeepSeek 和千问等,在教育和写作中的广泛应用,其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潜在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尽管这些工具确实提升了写作效率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长期依赖 LLM 可能导致思维惰性、深度加工能力减弱,甚至形成所谓的“认知债务”(cognitive debt),即因过度依赖外部工具而逐渐丧失自身的思维与学习能力。

本研究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在写作过程中使用LLM,是否会削弱用户的认知参与度与学习效果? 为此,作者以写作任务为核心情境,从大脑神经活动、语言输出特征、记忆能力与主观感知等四个维度出发,系统比较使用LLM与不使用LLM对写作行为的影响,进而从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评估其潜在后果。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了54名大学生和研究人员,随机分为三组:LLM组仅可使用ChatGPT,搜索组仅可使用Google等传统搜索引擎,而脑力组则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外部工具。所有参与者需完成三轮写作任务,每轮从SAT题库中选择一个题目,在20分钟内完成议论文写作。部分参与者还参与了第四轮交叉实验,其中LLM组转换为脑力组,脑力组则改为使用LLM。

在每次写作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均佩戴脑电图(EEG)设备,实时记录其大脑活动,涵盖Alpha、Beta、Theta和Delta等多个波段。同时,研究团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法分析文章文本内容特征,并通过AI评分系统与人类教师联合评估写作质量。每轮任务结束后,还组织结构化访谈,以了解参与者对写作内容的记忆情况、归属感以及整体写作体验。

w3.jpg

三、主要研究发现

脑电图数据显示,脑力组的神经活动最为活跃,连接范围广泛且集中,表明该组在写作中投入了更多认知资源;搜索组的神经活动居中;而LLM组的神经活动最弱,尤其在Alpha与Beta波段显著下调,显示出较低的认知参与度。第四轮交叉实验进一步表明,长期依赖LLM可能产生“神经惰性”:LLM-to-Brain组即使转为自主写作,其神经激活水平也未能有效恢复。

在文本层面,LLM组的写作内容呈现出较高的同质性,语言风格模板化、词汇重复率高,缺乏个性表达与深入思考。相比之下,脑力组在NER使用、n-gram分布和主题多样性等方面表现更为丰富,展现出更强的原创性和表达自由度。尽管LLM组的文章评分并不低,但其内容质量主要源于AI系统的通用模板支持,而非用户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

此外,记忆测试与主观访谈显示,LLM组大多数参与者无法准确回忆出自己刚写过的句子,反映出其对写作内容缺乏有效编码。更重要的是,该组对文章的“拥有感”显著低于脑力组,许多参与者表示“这像是ChatGPT写的,不是我写的”,表明过度依赖LLM还会削弱学习主体性与心理参与感。

w4.jpg

w5.jpg

四、机制解释与讨论

作者认为,LLM的广泛使用带来了“认知卸载”效应:用户将原本需要亲自完成的思考、组织与语言生成等过程交由AI代劳,进而减少了大脑关键区域的激活,特别是与长期记忆形成与视觉整合相关的区域。虽然短期效率提升明显,但长期来看却抑制了思维锻炼与深度学习的发生。

更进一步,研究还揭示了所谓的“神经效率适应”机制。即随着用户习惯于LLM辅助写作,其大脑逐渐减少能量投入与连接调动,一旦工具被撤除,也难以恢复至原本的认知状态。这一机制或可解释为何LLM-to-Brain组的神经参与度依然低于纯脑力组。

此外,LLM的输出高度依赖其训练数据,这意味着用户往往容易接受AI提供的模板化语言结构,不再主动修改与思考,进而丧失批判性表达。访谈中多位受试者坦言,他们虽然对AI生成内容不完全满意,但“因为看起来还行,就懒得改了”,这进一步加剧了表达的单一性与思维的惰性。

w6.jpg

五、对学习与教育的启示

首先,本研究并不否定LLM的使用价值,而是强调应有意识地区分“工具辅助”与“工具替代”。适度使用LLM(如协助润色、查找资料)可以提升写作效率,但若在学习初期过度依赖,容易削弱思维训练,阻碍学生形成独立的认知能力。因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在早期阶段优先锻炼脑力,避免形成认知依赖。

其次,课程设计可尝试引入“先独立构思,后借助LLM优化”的写作流程,即“Brain-to-LLM”策略。这种模式能够兼顾效率与思维训练,使学生既能利用AI的优势,又不丧失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应注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判断何时可以借助AI、何时必须依靠自身完成任务。

最后,在教育系统推广LLM工具的过程中,应避免将教学成效简单归结为写作评分等短期量化指标,而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如记忆形成、理解深化与个性表达。如果忽视这些内在目标,可能会造成“学生会写但不会思考”的虚假繁荣,反而削弱教育的根本使命。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群友可前往社群下载该PDF版本供阅读。

下面这些短链接文章属于合集,可以收藏起来阅读,不然以后都找不到了。

7年,计量经济圈近2000篇不重类计量文章,

可直接在公众号菜单栏搜索任何计量相关问题,

Econometrics Circle

数据系列:空间矩阵 | 工企数据 | PM2.5 | 市场化指数 | CO2数据 |  夜间灯光 | 官员方言  | 微观数据 | 内部数据计量系列:匹配方法 | 内生性 | 工具变量 | DID | 面板数据 | 常用TOOL | 中介调节 | 时间序列 | RDD断点 | 合成控制 | 200篇合辑 | 因果识别 | 社会网络 | 空间DID数据处理:Stata | R | Python | 缺失值 | CHIP/ CHNS/CHARLS/CFPS/CGSS等 |干货系列:能源环境 | 效率研究 | 空间计量 | 国际经贸 | 计量软件 | 商科研究 | 机器学习 | SSCI | CSSCI | SSCI查询 | 名家经验计量经济圈组织了一个计量社群,有如下特征:热情互助最多、前沿趋势最多、社科资料最多、社科数据最多、科研牛人最多、海外名校最多。因此,建议积极进取和有强烈研习激情的中青年学者到社群交流探讨,始终坚信优秀通过感染优秀而互相成就彼此。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6 00:45 , Processed in 0.1264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