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不断升级对华关税,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市场波动加剧等负面后果,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剧全球市场的脆弱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研究员通过历史比较,指出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所产生的破坏性远超《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时期的物理性贸易壁垒。当技术标准与数据主权成为新战场,全球化的回旋空间正被急剧压缩,而破局之道在于多重维度的突破。以下是他在上海海关学院的演讲。
2025年,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着“对等关税”的大棒向全球贸易伙伴展开关税攻势时,保护主义的幽灵再次浮现。这不由令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也称《1930年关税法(Tariff Act of 1930)》)。当时的美国国会以“保卫本土产业”为口号,将平均关税提高到惊人的53.2%,引发了全世界贸易战的大火。近一个世纪后,在技术霸权和民粹主义的裹挟下,美国又有了类似的煽动言论,并以更复杂的形态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