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HINGLISH也有生命力5 H2 R9 z; u# e* Q8 C' A3 a
$ V7 v- s0 c- _. n; g Chinglish的争论又开始了。
+ i6 b% s9 z9 M* ?# Y; ]' i& N- q3 g1 r+ f' ]
一方面,为了迎接明年世博会,上海发起了清除“中式英语”广告牌的活动,以免那些错误百出的表达继续闹笑话;另一方面,国外媒体英国《卫报》撰文力保Chinglish,认为中式英语其实错得韵味十足,为了即将被消灭的Chinglish感到万分惋惜。
! c: m" r9 A, g4 f8 t& D
$ z8 s1 n( u, @- B Chinglish,到底是需要保卫还是清算?当我们有了无需为Chinglish感到尴尬的文化自信,或许还该拥有让Chinglish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创意。( r* M6 ?! l! Y `$ n
3 }/ L* ] u0 i ~+ `
Chinglish的另类流行' @8 A7 q( x0 R2 O* u- Y8 j4 \
Chinglish一般被认为是Chinese English的简称,中式的语法和英式的词汇组合而成。当官方视中式英语为洪水猛兽时,民间和国外对Chinglish的看法倒是颇为宽容,Chinglish甚至还参与了评选、有了粉丝和狂热的追随者。
+ Q0 `+ d& O& x' \2 s& @' F( N5 E
9 j+ }- {! n; x0 m Chinglish就这样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流行着,让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有创意的“错误”。7 W8 i7 {# P* j1 o' @8 F
4 T) l2 J0 O7 c! }! m
-被国人票选“爆笑”: p; U/ w5 ~: i% w: D7 c, j5 R( u
# i. M9 k* A) J 今年5月份,国内某网站的《十大爆笑中式英语投票》,7000多人的投票结果,筛选出以下人们认为最好玩、最有特色的中式英语。在国人眼里,这些看起来的小错误小尴尬,不仅拥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喜感,同样还拥有语言文化上的精彩。甚至有网友在票选后留言:“英语来到了中国,融入中国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人人开口都要求地道纯正,这得少了多少精彩啊。”& w) c+ S. Y/ E" J ~- w" T) P- z
: @" z2 X3 m& T Y0 Z
NO.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Z4 W8 S) Y) w
( r1 c* N7 ^8 g) Q9 x: n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M9 ^6 [- a* O
! ~; |1 G. O% E3 z# N NO.2 How are you ? How old are you?
: x: j8 C3 a" _
0 \) C7 Z' k! Z8 m6 U R v5 y' c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R' k& @% Y r) s' c
. T4 d" m3 r; S' ~! R
NO.3 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Together up!
I8 G8 }# ~& c3 r5 N# ^
, E6 ~* C: k( P; r" b5 ] 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兄弟们,一起上!2 `8 ~# K J# D
$ Q3 c7 ] L# a. ?/ |5 _
NO.4 You ask me,me ask who?
( ] X! e }# N. \- Q5 @
; E9 L( b+ u5 F, a: n Z% O5 C 你问我,我问谁?, H2 i3 J7 K ~- T' z2 M
* H/ _# [& u1 ^+ `" s4 S o NO.5 We two who and who?- L0 U' l# I; k2 a |, j. G
5 n* H }: J; t0 s; U
咱俩谁跟谁?9 o' i' R9 n7 A4 I6 F: R
4 V ~& J- m3 o4 u NO.6 No three no four.
) h* d/ E# ~; [6 z2 ]" g; J
: F) u+ X$ Z( _. i! Y9 x 不三不四
" A w$ G) i0 {5 t# v t; \
+ [# L$ J7 J3 Q3 t" S6 `9 w K NO.7 Horse horse tiger tiger.
# H/ R" n1 z$ c) ^. F
( L4 K0 |" \% |3 I- s1 ~! f 马马虎虎" b% c9 L% X" a* D" p/ p
8 e! s/ d$ K2 ?4 w6 ^
NO.8 One car come,one car go,two car pengpeng,one car died!
" `4 x }1 e7 D. r+ h
9 ^! F% `- M+ C ?) n" G 关于一场车祸的描述
# E) Y. o* p7 n, [3 G0 L/ P6 m1 ?" k) ^- T, {0 ` o2 X. y
NO.9 people moumtain people sea1 [$ R* H! {$ J4 F8 d" L% i( U& y$ _
l8 U) x/ }8 \ z1 T0 l 人山人海
E5 g2 Q# j: w$ @/ [- c$ V0 A& P! h: _8 v! Q
NO.10 If you want money,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H% r& z9 V( S9 V2 G
9 P1 a# u2 _- V& }1 n" q# c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D6 ?( S, I; p8 E5 o5 f
# S; O, C$ Q0 U8 @) N8 |
-被老外集结成书
5 x% V5 }7 B* }# X% {& _
- a2 R1 h4 k0 F% a$ d& z 德国青年Oliver Lutz Radtke(中文名纪韶融)在2007年出了本关于《Chinglish- Found inTranslation》的小册子,专门集结他在中国大街小巷看到的各类Chinglish。实际上,在出书之前,纪韶融建立了个人博客,专门记载他的Chinglish见闻,每篇博客都把自己拍到的公共场合Chinglish图片,配以英文的说明,人们趣称他的博客为Chinglish网络博物馆。
) r* g8 I# h& ~& u n/ I9 ~: O9 G: I5 G& ^, k
说起他的这本书,封面就是印有几张“中式英语”的照片:一幅是上海出租车门上的提醒 “请勿忘随身物品”,被翻译为Don’t forget tocarry your thing,在老外眼里就变成了“别忘带走你的‘小弟弟’”;“残疾人厕所”被翻译成Deformed ManToilet,在老外看来就是“变型人厕所”;“存取款一体机”翻译为Cash RecyclingMachine,似乎这是回收破旧钞票的机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这些发现,成为他闯荡中国时充满幽默感的搜集。
: S# ^% s8 B$ s" g8 j: q: V% e. f
2 ^) h: [3 T7 X/ q& ~9 p 无论写博客还是出书,纪韶融并非是出自嘲讽,他在他的博客上表明自己的态度:“Chinglish.de展现中式英语的美,是英文字典和中文文法结合的奇妙产物。这是热情的体现,不是嘲笑。”4 V# A9 ]: b; Q9 i d
6 t0 H! x, v9 B$ F( D- u 在这些令人爆笑的chinglish之外,纪韶融发现,有一类标牌上的英文就属于中国人的独创,充满了中国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他在虹口公园的草坪上,能见到这样的提示:“Little grass has life, please watch yourstep”(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他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中国化的,却非常可爱,也非常让他感动。
, G; @. Z6 X+ T7 u0 r8 u; [4 C. g! I3 L7 k: l
相比较很多外国人致力于帮助中国纠正各种错误的英文标识,纪韶融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眼里,很多错误反倒是另类艺术和绝妙的中国式创意。在他看来,研究这些误用的“土著英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想法。" N9 L) K! J% q, H" t% @
' f" p0 B, b0 h9 I) o$ z- I9 F
-被全球语言监测机构推荐" u; f6 g" U& s$ n4 a L! L
+ _; @: n7 O! f R4 h 时下,Chinglish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总部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简写GLM)在近几年的报告中都非常关注最新出现的Chinglish词汇。3 X* H, n8 w# k4 ~
) r( p5 r3 f8 R$ Y
根据GLM在2005年的统计,当年英语词汇增加了20000个,其中20%与“中式英语”有关。* w8 o$ m) n% [8 g% Q' O5 J6 X! R
8 v6 F9 R7 R6 k- {* `
继2006年,“No Noising”被GML列为5大中式英语词汇的第一名后,在2007年则被GML列为2007年英语世界最流行短语第7名(正宗说法该是be quiet)。2 F8 [ }1 a& G1 s s( f
8 V1 w7 V1 `: N7 h7 E4 g! |7 f 在2008年,GLM又提出,最受欢迎的前五个中式英语表达:8 B7 U$ S3 t! B4 ^( b1 g
/ |# V2 M: t0 a& z4 V
(1)Deformed man toilet (残疾人厕所,应为handicapped restroom)! `* e/ t" N4 i! i( M5 j8 h
9 K' Q: D3 w' O8 o. x( Z
(2)Airline Pulp (航空餐,应为food served aboard airlines)
% a4 E2 b6 K9 P4 j* |7 C( Z/ g) }* D8 F9 ]1 e' q% B
(3)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 (小心路滑,应为slippery when wet)$ N/ @+ N9 j4 F' J
! W# X) f- L. o: H( W* N i
(4)If you are stolen, call the police(如果你被偷时,喊警察)" m' C# i/ E5 q) F. @" e
1 j2 H# s' A v/ m$ ]7 O/ ? (5)Do not climb the rocketry (不要翻越石墙,rocketry应为rock wall)
# ^7 S6 ?% c0 Z- x7 _" U) i+ ?7 ^) X
当Chinglish广告牌在国内被清除而变得越来越少时,国外反而涌现出一批保卫Chinglish的粉丝。美国社交类网站Facebook上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吸引了8000多名成员,搜集了2500条中式英语例子;而美国知名照片博客Flickr上的“中式英语之潭”,则有超过3000张有关中国大陆中式英语的招牌类照片。9 x S+ z- ~# Z- S `; V
$ K" M4 y ]+ A5 f- r7 s# i) f Chinglish,大大方方说出来
9 |" J0 g0 t' L, E, M, k; v/ R
/ y; \% a& P# A4 L+ W$ U# } 中式英语,是错误、尴尬,还是可爱的文化创意?我们采访了关注语言文化交流的书籍《东方文化西方语》的作者翟华,这位泛联合国系统的国际公务员,在海外25年间积累了大量跨语言文化间的交流经验。4 ]5 T/ {/ q5 I, p) y4 A
, L0 A- _2 @- X1 x& A7 Q' M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生命力
; E6 n, P) B, N6 X+ S* @" U; {" l& C8 e) M# D, X# r8 ?
现在有两种Chinglish,一种是翻字典甚至电脑的硬译,绝对会造成中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严格说来,这不算Chinglish,最多算山寨英语,应该加以清理。9 Z% w" Z' U6 C2 n# y
/ p! v; E: {4 u( ~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中国俗语的形象化直译,把中文的成语、俗语按字面含义形象化地直译,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sea(人山人海),老外一下就知道中国人习惯用山和海来形容“多”这个概念。这种翻译容易理解,而且保持了中国特色,外国人不但可以听懂,而且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正宗”的Chinglish,是有生命力的,有助于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 l( U4 b- N" _
: _6 K8 Q+ a$ E2 d8 m 山寨英语的出现是中外交流扩大过程中对英语标识的急需,但我们又没有足够的英语人才,所以只好硬译出山寨英语,翻译出来的东西让老外看了感觉莫名其妙。而后一种Chinglish有文化内涵,以简单的英语词汇,但是却翻译出来了原文的神韵,给老外的感觉是妙不可言。这种“正宗”的Chinglish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可惜,从数量上说,山寨中式英语远远多于正规的Chinglish。/ g- ]( j0 ]; r( s
/ ~8 f c- p' C H8 R, Y 对山寨英语,杀无赦;对充满文化内涵的正宗Chinglish,应该像对待遗产一样加以保护。
. G+ i0 e7 z8 f* x" H
! K- ~4 L$ x1 J0 `; X1 Q$ T8 h1 L! d+ f -正规Chinglish将简化英语词汇2 l/ o8 ?% p6 K. {- M
6 k8 M4 }2 b! F( g$ L
“正规”的Chinglish有助于文化交流,但是从语言本身来看,Chinglish对英语的影响是有限的,表面上每年会有很多Chinglish新词出现,但是“生存率”不高,往往几年后就不再有人提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讲英语,一般来说中国人英语词汇量有限,英语国家的人士为了与中国人交流也会倾向于简单的词汇。所以我认为中国人讲英语对英语最大的影响是会使英语的词汇趋于简化,而不是丰富。% [* |. G$ N6 I5 L- s" q8 [
% t8 Q/ Q- s1 S 我在国外生活工作25年了,对中式英语的心理体验有个变化过程。起初,刚学英语,常常说错,不自觉地会冒出一句Chinglish,感到很窘。记得那时在校园骑自行车,给轮胎打气,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居然冒出了beatgas这样可笑的词,把老外雷倒,自己也无地自容。25年后的今天,也还是会遇到不会说的英语词,这时我会大方地向老外请教,而且还会大方地告诉对方要是在中文里我们如何比拟,也就是说用一句中式英语来解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一点也不会觉得窘迫。可以说,是祖国这些年来的发展,给了我自信,也给了正宗中式英语滋生和发展的空间。同样,外国人也经历了类似的心理调整,从觉得可笑,到羡慕和佩服,甚至还嚷嚷着要加大力度保护中式英语,比中国人还着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