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在国内读小学一年级,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本帖最后由 学做菜 于 2009-7-11 14:07 编辑我有一个外甥女,很可爱,语言能力很好,7月初刚结束小学一年级的学习。自从外甥女上了小学,我姐姐和我谈话的中心就是外甥女的学习成绩了,姐姐姐夫对外甥女的成绩都不满意。外甥女的考试成绩基本都是80多分,偶尔90多分,最近的期末考试有一门只有70多分。
我姐姐姐夫都很着急,尤其是我那在外地上班的姐夫,每次打电话回家都一定要问,最近考试了吗,成绩怎么样。如果外甥女只考了80多分,他就不高兴,怪我姐姐,说我姐姐专门在家带小孩,也没把小孩辅导好。其实我姐姐每天都辅导小孩做作业,考试前还搞专门复习。最近的期末考试有一门只考了70多分,这个成绩我姐姐都没敢告诉他。
可能是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了,才7岁多的外甥女就已经会在我问她考试成绩时,情绪马上变得很低落,很小声地说,只考了80多分,我在电话的另一头都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一向很开朗的她似乎难过的要哭了。期末考试有一门只有70多分,当我问她时,她竟然开始撒谎了,说不记得了。只有拿到90多分的所谓好成绩时,她才会很开心的大声告诉我。
我挺心疼外甥女的,小小年纪就已经因为成绩承受了这么多压力。外甥女自己也说过,她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爸妈会骂她。我觉得80多分就算好成绩了,这么小的孩子不能要求太高,小孩毕竟是贪玩的。再说外甥女其实挺聪明的,语言能力也不错,能说很多话,有时候还语出惊人,会调解大人的矛盾,所以我觉得姐姐姐夫完全没必要这么忧心。 我给姐姐出的建议是,不要太注重成绩,而是要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且在孩子每取得一个哪怕是细微的进步时,及时的鼓励她。
比如,姐姐说,外甥女比较贪玩,每天的作业都是在姐姐的再三催促下,吃过晚饭后才开始做。做题也比较粗心,经常因为粗心丢分,其实很多题目考完试后,让她再认真做一次,她都能做对。
我就告诉姐姐,也许可以试着一段时间不催促外甥女做作业,让她尽情地和小朋友玩,作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到点就带她上床睡觉。上课时如果因为她没做完作业,而受到老师的责备,出于自尊心和不想落后于同班小朋友的心理,外甥女应该就会比较自觉地自己安排好时间,而不是光顾着玩,而耽误做作业了。
另外,就是哪怕外甥女的考试成绩退步了,也不要责怪她,而是要尽量找出她的进步点,比如做题越来越细心了,字越写越好了,等等,及时鼓励她,让她对自己有信心。人都是爱听正面的鼓励和表扬的,小孩也是这样,消极的批评指责甚至发火并不能带来好成绩。
不过我姐姐似乎并不相信我的建议,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每天催促外甥女,该做作业了,别再玩了,要考试了,该复习了,可是外甥女的成绩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啊。 国内是这样的吖, 成绩是很重要的 中国和德国不一样, 中国那一套不适合德国小孩, 德国那一套也不适合中国小孩 我想我姐姐可能是觉得我没有教育小孩的实际经验,所以听不进我的建议吧。
我虽然还未婚也没小孩,不过我很喜欢小孩,也特别的喜欢我的外甥女,我也经常在这个板块潜水,觉得这里很多板油对于儿童教育都很有心得,所以特来请教。先谢谢了。 我觉得可以给她建立一个时间表,每天固定的一段时间做功课,比如一两个小时,做完后就随便她怎么玩。而不是先让她玩,然后大人在一边不停催促她快去做功课啊,那样玩得也很扫兴。 小学一年级给那么大压力,到高一点年级了,那小孩压力更大哦。建议LZMM还是让你姐姐适当考虑不要那么大压力了,否则弄巧成拙。因为国内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事情。我亲戚家的小孩都是向你姐姐这么给小孩压力的,最后高考的时候那个压力阿,不得了。 看过宋承昊的一套好像叫教孩子爱学习会学习的影碟,挺有启发。朋友是在当当网上买的。 国内是这样的吖, 成绩是很重要的
水瓶座小天天 发表于 2009-7-11 14: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的,我妈妈现在每次跟我通电话的内容也就是我侄女的学习,也不问问我在这边的情况,我很吃醋呢! 不是吧?小学一年级,应该全部不下90才对呀,我小侄女二年级刚上完,如果考95以下,她自己就难过得不吃饭了,一定要找出什么原因没考好,接下去一段时间会特别的用心学习。
不过我表哥是高中老师,从小给她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刚进小学第一次考试,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是考试,不知道该怎么考,那次没及格,后来大多数95以上的。 这个吧,得看他们班的平均成绩,如果大部分或者一半小朋友都是80,70分那就没什么,如果只是少部分人或者个别人这个成绩那就难怪人家家长会着急上火了。另外,现在小学的考试都很难么?记得我们当时那会小学6年级如果得了70多分已经恐怕是全班倒数的了,更不要说才一年级。。。。会不会是其他孩子的成绩都很好,所以家长才着急的啊 一杯水如果满了是不能再加水的,一个人如果充满成见,你说的话再有理他也认识不到。
你没孩子或者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所以你没经验。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大了,他又觉得你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你在这里问的经验,对国内的也不适用,也是理由。
所以一个人要想影响另一个人很难。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被教育,而是家长首先需要被教育。 1,2年级应该都是99,100呀! 一杯水如果满了是不能再加水的,一个人如果充满成见,你说的话再有理他也认识不到。
你没孩子或者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所以你没经验。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大了,他又觉得你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你在这里问的经验,对 ...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被教育,而是家长首先需要被教育。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11 21: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话太对了。
可惜只有教育孩子的学校, 没有家长学校。 LZ, 你可以有理有据的跟你姐姐说你的教育理念, 不过这个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件事情, 你其实没有太多回旋的余地。
家长不同, 所以孩子以后的成就也大相径庭。 小学一年级这个分数是有些低了. 现在很多孩子学前就开始补习, 所以得满分的有很多. 分数不好, 国内那种环境, 就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了. 不仅是来自家长的, 更多是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压力. 如果孩子聪明, 那家长就要找原因为什么孩子分数低. 小学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还来得及. LZ, 你可以有理有据的跟你姐姐说你的教育理念, 不过这个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件事情, 你其实没有太多回旋的余地。
家长不同, 所以孩子以后的成就也大相径庭。
DLIII 发表于 2009-7-11 22: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孩子的性格也起很大作用.
记不记得你从前发过的一个贴, 举了从小被逼着练琴, 结果和母亲产生隔阂的事例. 我原本以为写那篇文章的作者有些夸张, 前几天和公司一同事聊天, 才发现真有这样的事情. 我那同事的老婆是加拿大人, 她妈妈是音乐老师, 从小就让她学钢琴, 就是希望她有个音乐特长. 结果我同事的老婆偏偏喜欢跳舞, 她妈妈觉得小朋友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所以坚决要她继续把重点放在钢琴上面. 后面的发展就像那篇文章里写的, 同事老婆长大后碰都不碰钢琴一下, 而且听也不要听, 甚至他女儿也不准学钢琴.
有的孩子比较糙, 父母也可以跟着糙些. 有些孩子就比较脆弱敏感, 这种孩子就比较让父母操心了. 如果你姐姐真的很强调分数,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做错的题目,究竟为什么做错,然后有目标地训练。现在的小学据说也比以前复杂多了。贴一篇我国内一个朋友的博客,写她女儿刚上小学时的情况,也许对你姐姐有所启发。这个朋友是国内高中语文老师。
小学学什么?
早在两年前,我就跟同事燕子借了他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带回家研究了一下。翻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门道。内容就是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课本上附有很多插图,几乎所有习题都以类似童话小故事的方式展现,看起来挺轻松的。就这点东西可以学一年吗?我有点纳闷。但我毕竟也是“教育业内人士”,我隐约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内容或许不难,但是老师怎么讲、考试怎么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果然。丫丫上学以后的第一次数学测验就以85分收场。在全班近一半人都考100分的情况下,这个分数就有点触目惊心的意味了。虽然丫丫年龄小了些(至今未到六岁。有朋友说我虐待儿童,其实我是觉得她明年上学又有点晚,好像成了“大龄女青年”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大班(后来知道上大班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还是很有用处的),直接从中班跳进小学一年级;但我总以为就一年级那点内容,对丫丫来说应该不会成为问题。
开家长会之前,丫丫问:“妈妈,谁去开家长会啊?”我说:“我去。”丫丫顿了顿,说:“妈妈,老师说了,开家长会的时候,没考到一百分的孩子的家长要面对其他家长站着。”我说:“噢,那就站着吧。”丫丫怀疑的看看我:“妈妈,你不知道吗?让你站着,那就表如你的孩子不好!”
我说:“那只表如我的孩子这一次考得不好,并不表如我的孩子不好。”
虽然并没有被罚站,但真坐到丫丫的座位上,看着她的桌面上摆着的那张卷子,还是有点芒刺在背的感觉,特别是在看到周围很多一百分的卷子之后,还真是感到几分羞愧。但等我仔细读了读那些题目,我明白了,丫丫没做好并不是因为她不会十以内的加减法,而是因为有些题目她读不懂;读不懂自然就不会写,不会写自然就扣分。就是这样。
比如说,要考你会不会数数,不能简单得让你默写一下数字,或是填空一类的“小儿科”,而是给你几排形式各异的图案,问你“某某的左边第三个的上边第五个是什么图案”;光会算加法还不行,还得会“把下列算式按照得数从大到小排列”……我就不明白了,不就是个2+3=5,6-4=2的事儿吗?何至于搞得这么复杂,愣让一个智商挺正常的孩子摸不着头脑?“不求效果,但求麻烦”“没有最麻烦,只有更麻烦”,时时处处以为难学生为己任,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吗?
好好的一道题非要弄得曲里拐弯才罢休,我真纳闷,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热衷于这些东西(看看咱们整天热炒的那些奥数金牌吧,那些所谓的奥数题不过就是集所有曲里拐弯之大成)。后来就明白了,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实,“题”也如“其人”。这些题目就是中国人的弯弯肠子小心眼、爱计较、算计人、热衷阴谋诡计的外在表现。我们的考试以此为乐趣,以此为骄傲,还号曰“重视基础”!所有的考试都有一个导向作用,那么,这样的考试,这样的教育,最终究竟要培养出一批什么样的人呢?
别的我不知道,反正,至少,丫丫的小学是不会上的太轻松了。周末我带她去书店,分别买了语文参考习题4本、数学参考习题3本,每天晚上在丫丫写完作业以后,就拿出一张习题来,给丫丫做测试。我说:“丫丫,很多题型你没见过,当然就不会做啦。这样咱们就多多做题,各种题型咱都做一遍,到考试的时候你就不会碰到难题了。”丫丫还高兴得直点头。
从小学一年级就要用题海战术,借用一下我们同事郭老师的口头禅——这可咋整涅! 一杯水如果满了是不能再加水的,一个人如果充满成见,你说的话再有理他也认识不到。
你没孩子或者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所以你没经验。你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大了,他又觉得你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你在这里问的经验,对 ...
beini_dong 发表于 2009-7-11 21:25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
有亲身体会者飘过,管好自己家的孩吧,别人家的事插半天嘴人家也未必听的进去啊。赫赫 4# 水瓶座小天天
是这么说,不过我想总会有些借鉴作用吧。 6# yueyuan
谢谢你的建议,昨天和姐姐说过了,希望她能能试试。 7# 可可乐乐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小孩最重要的是过的开心,对自己有信心,而不是一谈到成绩就胆怯了。 8# 家庭主妇
谢谢,我马上上网找找。 9# cathy_woo
你侄女读几年级呢。
我每次都和我姐姐说,才读一年级呢,离考大学还远着呢,离升初中也远着呢,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10# 月牙丨突
外甥女学校的题目不容易的,班上最好成绩就是90多分了,80多分就是中等偏上,70多分的也不少,也有不及格的。当然,不及格的小孩估计是上课坐不住,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家长也没时间辅导吧。 11# 菲瞳
外甥女学校现在考个期末考试竟然还得考两次,一次是学校命题,相对容易,一次是县里命题,就难多了,数学据说有点奥数的感觉。 12# beini_dong
对的,我慢慢的意识到我姐姐教小孩的方法还是很传统的那种,有些方法很好,有些就不太好,她也极少看儿童教育方面的书,所以我想告诉她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
倒不是我好为人师,对我姐姐的教育方法指手画脚,而是通过和我姐姐的谈话我发现,她说的外甥女的一些问题在每次通话中都出现,有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比如我外甥女的学习,刚开始时是经常90多分,后来变成经常80多分,偶尔90多分,最近则出现了一次70多分。
所以我觉得,我姐姐有必要改变一下她的教育方法。
还有一个和学习无关的例子。
外甥女吃饭时坐不住,时不时离开桌子去玩,或者看电视,或者就说不想吃,想吃零食。让她好好吃饭一直是个让我爸妈以及我姐姐头疼的问题。经常得一个劲的催她回来吃饭,有时大人都发火了,她才来吃两口,吃完两口又下桌去玩。她很少从头至尾好好吃完一顿饭。
这个问题我姐姐和我妈一直在和我聊天时提到,后来我给姐姐提议,外甥女一离开饭桌,就马上把她的碗筷收起来,也不催促她回来吃饭。大人吃完饭,就把饭菜都收起来。这也是看到一个网友的经验后受到的启发。
姐姐试过这招,非常有用。外甥女现在都是好好的和大人一起吃饭了,不再需要大人一再催促了。 18# yueyuan
谢谢你,你真有心,还帮我找到这篇博文。
我姐姐也反应过,外甥女的小学作业有些还真是不容易,大人都要好好想一想才能答出来,有些题目就像脑筋急转弯。 18# yueyuan
我给姐姐出了一个主意,整理错题,做一本错题集。不过她还没尝试过。
其实小学的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能保持80多分,有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就行了。虽然说时代不同了,可我还是觉得对小孩来说,有个快乐的,可以尽情玩耍的童年,培养一个好的性格,对自己有自信,比好成绩要重要得多。
记得我小学的成绩就一直是班上的中等偏上,我爸妈就觉得挺满意,没给我什么压力。我的小学就过得挺开心的,不过那时我有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下课后第一件事是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尽情地玩。
到了初中,自己知道更加努力了,成绩也就一直都是班上或者年级的前几名了。
倒是小学一直考第一的那个同学,升上初中后就再也没看过她领奖了。
小学还有几个同年级的男生,成绩也就中等,初中开始,成绩一直慢慢的攀升,到了高中就是年级前茅了。甚至还有些男生,直到初中都只是勉强够上班上的中等水平,因为他们比较贪玩,到了高中,他们突然清醒了,意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成绩是突飞猛进,也进入了年级前5名。当时是让同学和老师都大跌眼镜啊。 只是真心的希望外甥女能过得更开心些,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自信,不要因为考得不太好就怀疑自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