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llwater0518@hotmail.com 我也非常感兴趣. 一直对这个乐器充满了钦敬之心. 原帖由 如幻 于 2007-12-14 10:1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情一下。
不知您在哪里。我们这次课程也会有三四位来自南德国的朋友。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非常体谅您的难处,也为此感到遗憾。
如果明年的课程顺利的话,后年的课程我们会考虑在南方举办,不过南方的 ...
我在Leipzig,到汉堡太远了…………真是太遗憾了…………:( :( 原帖由 如幻 于 2007-12-14 18:0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距离确实远点儿。可惜我家明年5月前不会搬到新房子里,否则可以免费供三位朋友暂住参加课程。
不过以后还有机会。
有一颗爱琴的心,总会和琴结缘。
谢谢您的鼓励!
也祝课程一切顺利!!$送花$ $送花$ $送花$
闲话琴的运输。
我的琴这次是让先生一人先行返德国时在机场托运而不是手体行李带来的。因为航空公司有具体的手体行李尺寸标准,打电话几次问过都说大型乐器比如大提琴等都必须单独再购买一个位置,就没有冒险(大家知道,在德国待久了人就越来越求安稳缺乏冒险精神;-)),而是直接在领登记牌时托运了。大概一共是五公斤种吧。而装琴的是个专业的古琴盒,好像是200块rmb,在北京钧天房买的,古韵龙吟上也有卖。里面的琴再用布包好,有些晃就两头再塞几双袜子,里面居然还夹了幅超过行李箱长度一直没能带来的国画,也就这么安然运到了。 首先感谢如幻的热心组织。我今年9月曾在北京我曾和金老师有一面之缘,倾听了金老师的弦歌,但由于迟到,没见着老师弹琴。还见过几位金老师的弟子,但没机会随他学琴。曾动过国庆去重庆学5天入门课程的念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后在长沙随雄开华老先生(川派)入门,学得湘江怨,秋风词,满江红,陋室铭和醉渔唱晚五曲。那是段很愉快的从师学琴的经历。学古琴讲究师承和亲历,光看视频是不行的。金老师年轻有为,琴艺高超,辩才无碍是早有所闻的,总算有机会见识浙派的"文人琴"了。这次金老师教的曲子居然没有一首重复我学过的的。实在太好了。我会排除万难去汉堡学习。希望能有机会和大家多交流。以后说不定大家能组织个德国琴会什么的啊。(据说德国有琴会但极可能是德国人办的。)在国内的时候,我在土豆网www.tudou.com上搜索到不少介绍和学古琴的视频,大家可以多看看多了解。其中也有一介绍采访王鹏关于古琴制造的(名字忘了)。
说到购买什么样的古琴,确实是难以取舍。好琴难求。好琴价高。我是在北京金老师学生处购买的二手王鹏琴,弹起来觉得还好。我入门不久,没有弹过很多琴,也无从多说。只知道不少琴家也监制古琴。有些非名家的琴也不错,名家的琴更有保障。大家可多在网上打听打听。斫琴名家有一些,有的名家也有中低档琴。
我经常在网上搜索,经常看这个古韵龙吟网站,不知道他家的名家琴是否真的,但里面有些信息,或许能让您参考参考(请别误会我做广告啊)。
http://www.chinaguqin.net/index.asp
http://cmi.huain.com/
王鹏的钧天坊:http://www.jtqy.net/ 原帖由 Eurochina 于 2007-12-1 00:2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原来在国内也学过一段时间的古筝,因为起步学时就年纪不小了,所以很快也忘得差不多了,一直以来就很想再学,只是在德机会好像根本就没有。对古琴了解不多,如果能够从开始学,本人很有 ...
本来只是飘过,可是看到这位朋友的回复是在是忍不住想要贱两句。
可是无奈于不知道怎么去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重了好像很没修养,话轻了又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激愤
只能说:鼎力相助不至于如此直白,大家也都不是傻瓜!
真是担心,而且后怕,本来是好事是个好活动,但是我觉得很有可能就会给中国纯粹的传统文化传播留下阴影
有偿服务,无可厚非,但至少该让顾客有所收获
6-7天可以ok?
笑话,个人认为和那钱打水漂没有任何区别,大师又如何?大师不是神仙~~~
不过相信米人还是有的
楼主务怪,没有踢馆的意思~~~ 如幻lz,能不能给一个总的费用的清单?
比如买琴,(入门大概多少,好的大概多少?)买琴的步骤不是太清楚,到那里买,好坏等等,都不清楚。想必德国这里也没有太多借的可能性。
至于学费,300我觉得ok,不说上课的心血,老师的水平,就是这样飞来飞去都够累人的了。
剩下就是要自理的交通,食宿费用了。还有资料的费用等。我估计下来怎么样也要一千多了。这也不算是一笔很小的数目。当然,如果能够培养这个爱好,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
另外,我从来没有学过音乐,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基础,对古琴的认识也是想象多于直观,我很担心是否学得了。$考虑$
回复 #44 如幻 的帖子
非常感谢lz的回复。$送花$ $送花$ $送花$谈谈我的学琴感受
我十月十一月回国学了九个课(小)时,大概一周一个,学会弹了好几首入门曲子,而且在古琴知识上自己已有准备。所以说算是入门了。古琴入门并不难。难的是以后坚持。
但坚持也不难啊!于我来说,静下心弹琴真是莫大的享受。就是家务太多,空闲时间太少。
我买的是王鹏的二手琴,琴越弹越好。已经打算如果若干年后琴艺长后再物色一把更好的琴$汗$ 本来只是飘过,可是看到这位朋友的回复是在是忍不住想要贱两句。
可是无奈于不知道怎么去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重了好像很没修养,话轻了又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激愤
只能说:鼎力相助不至于如此直白,大家也都不是傻瓜!
真是担心,而且后怕,本来是好事是个好活动,但是我觉得很有可能就会给中国纯粹的传统文化传播留下阴影
有偿服务,无可厚非,但至少该让顾客有所收获
6-7天可以ok?
笑话,个人认为和那钱打水漂没有任何区别,大师又如何?大师不是神仙~~~
不过相信米人还是有的
楼主务怪,没有踢馆的意思~~~
不明白这个朋友的意思,什么·鼎力相助·之言,本来只是在这里发表了一下个人的感受而已,出于个人爱好学琴,又怎么会给中国传统文化留下阴影,又怎么会把大家当傻瓜???
我个人学筝的经验,学乐器最重要的是开始入门,以后个人坚持多练,在国内学筝时,我也是每周才见老师两个小时,其它时间主要是自已练习。本来也只是个业余爱好,闲来在家没事玩玩,不会上升到给国家丢丑的地步吧。 我在最初的帖子里也说了我的例子,我从小没有机会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可怜啊),也没有特别的音乐天赋,但是和古琴结缘,是因为听一位南京的琴家做古琴讲座,为琴音之悠远和深邃所打动,决心开始学琴。自古以来中国文人视琴为载道之器,它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乐器的特殊地位。古时文人,几乎人人皆可操琴。这一方面说明琴于文人之重要,也同时说明入门习琴并非难事。我的体会也是如此,学琴入门不难,因为琴的弹奏技法并不复杂,六天课程入门绝对可以,但是要弹好,则需要慢慢琢磨和体悟。因为操琴不仅仅是手中的技法,更需要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如能逐步深入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琴艺的提高实为有益。
有点遇知音的感觉,小时候我母亲一直很欣赏能会乐器的孩子,因为家里不算富裕,周围好像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能学习乐器的班,所以也只是一种梦想而已。倒是人过了三十,经济上允许了,又碰巧周围有这样的家教课,才不顾三七二十一去追忆儿时的梦。虽然学起来不如小孩子那样上手,但因为兴趣浓,每天坚持多练,竟然也很快能弹些小曲自娱自乐。遗憾的是来德后,没有了乐器,又一点点把这一点爱好给荒废了。
回复 #49 Eurochina 的帖子
等你入了古琴的门,会更欣喜的!而且,这次是一辈子的乐器,用一辈子来学习和弹奏。我小时候学过六年小提琴,后来小学快毕业由于换提琴老师和升学就荒废了。一直到在德国研究生毕业才在德国重新拾起,和先生一家人有时合奏,不过能拉的曲子就很少了。
小提琴于我是老朋友。不过古琴入门后我才发现这是一辈子的追求。
朋友你也来参加我们的课程么? 想了想,今年的课我就不参加了.
要学的东西很多.
但是我会关注你们的,祝福.$送花$ 想学,可是三月份正好回国……而且不在汉堡。
而且目前是菜鸟一个。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