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教育
作者:微信文章昨天看了俞敏和毕淑敏关于教育的访谈,大咖就是大咖,知识渊博,见解独特,让听众如听仙乐耳暂明,面对AI时代怎么教书育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古代中国人学识主要靠记忆,现在AI要的是能力,尤其是学生具有人独特的机器永远也没有的能力,比如护士温情的陪伴和温暖的声音,机器人只能机械的完成指令,不具备人的情感,所以护士这个职业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医生只有高级的医生不会被取代,机器人医生科学的诊断,超过了医生的经验,误诊率远远小于有生命医生的。
我听了两位高人所谈所论得出这样的认识:老师永远要看到学生的优点,教育是发现特长,而不是千方百计找学生的短板。一句充满善意的鼓励,有助于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大大方方鼓励帮助学生,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才老师是真正的职责。因为AI确实比老师知道的多得多。知识的应用远远超过死记硬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人的生命就强,将来适应生活的能力就强,不会惧怕机器人的取代,人毕竟是人,机器人只是助力我们更好生活的高级工具。我们做机器人本身不擅长没有的不会的事儿,实上就是找到一个人独有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
老师辛苦工作无可厚非,但切记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求知欲和配得感,毕淑敏五十岁之前,不敢当众讲话,是因为学校小合唱,让让上台只表扬,不准“发声”;俞敏洪数学不好是数学老师一天的禁闭……当好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值得我们探讨和努力,因为我们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