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写作发表全流程实战工作坊
作者:微信文章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AI赋能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写作发表全流程实战工作坊
2025年11月14日—17日 线上+线下(北京)
各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研创新规划与教育数字化战略,帮助广大高校教师了解学术发展前沿,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和掌握教育科研论文选题、写作、发表的方法和技巧,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为破解教师科研申报效率低、论文写作周期长等痛点,解决项目申报书撰写耗时费力、学科交叉研究复杂度攀升、海量文献分析效率低下、学术成果产出周期延长等问题,我单位于2025年11月14日—17日在北京市召开《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AI赋能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写作发表全流程实战工作坊》。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7日
培训形式:线下授课+同步直播+课程回放
线下地址:北京市·北京冠京嘉元酒店
备注:参加线下培训同样可获得课程线上回放资格。
日程安排
专家简介
罗 恒: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在美国雪城大学获得教学设计开发评估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数字化教育中心副研究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如《Computers & Education》、《BJET》、《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电化教育研究》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担任2025-2026年CSTE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2016-2024混合式学习国际会议(ICBL)组委会委员,中日韩美国际教育媒体应用大会(ICoME)理事; 担任SSCI/SCI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Children》的客座主编。曾获201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AECT)协会绩效分会杰出科研论文奖,2019年AECT设计与开发分会杰出教学设计实践奖,2019、2020、2022年国际混合式学习大会(ICBL)优秀科研论文奖,202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杰出国际协作研究奖。
何 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副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团队博士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是AI和大数据、新媒体、网络舆论,具有文理交叉学术背景和大数据公司实践经验。参与课题40余项、主持课题20余项;主持国家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学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主持省部级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等;主持其他省级实验室项目、市厅级项目等。发表相关领域国内外论文4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SSCI/CSSCI检索论文10余篇。2024年、2025年“中国AI春晚”节目的幕后技术支持者和共创者;开设“大模型与大数据”系列讲座和课程。
参会对象
各高校(含职业、部队院校)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校科研管理岗位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术骨干等。
培训费用
参会费用:线上980元/人;线下1980元/人
优惠1:转发本推文至朋友圈或工作群,个人报名费用减免100元;
优惠2:线上团队报名5人及以上780元/人;
优惠3:线上以校为单位报名,19800元/校(不限人数)。
培训证书:本次培训结束后颁发相应学时培训证书。
18611586264|陈老师
455284296@qq.com|邮箱
扫码添加好友咨询会议详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