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与内存涨价潮:一场由AI与供应链重构引发的风暴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以来,存储市场涨价潮席卷全球,从消费级内存到企业级硬盘,价格普遍上涨30%以上。这场涨价是技术迭代、供需失衡与供应链变革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一、AI需求爆发:存储市场的“超级引擎”
人工智能的崛起是核心引擎。AI大模型训练需调动数千块GPU与PB级存储,单台AI服务器的DRAM用量是传统服务器的8-10倍。云服务厂商的采购量已占全球DRAM晶圆产量的35%以上。同时,端侧AI(AI PC、AI手机)的普及形成二次冲击,对LPDDR5等高性能内存的需求激增,造成消费级与企业级需求的双重挤压。
二、产能战略倾斜:消费级市场的“挤出效应”
面对高利润诱惑,三星、SK海力士等存储巨头将超过30%的产能转向单价高出数倍的HBM(高带宽内存)。2025年HBM在DRAM销售额中的占比已飙升至33%。这种战略调整导致DDR4等消费级产品产能锐减,价格暴涨85%~90%。厂商同时控制稼动率,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三、成本传导:从核心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压力链
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是关键推手。制造芯片所需的电子特气六氟化钨,因钨价翻倍及供应紧张,预计将涨价70%-90%。此外,硅材料、晶圆制造成本及国际物流费率同步上涨,形成完整的成本压力链,最终传递至芯片价格。
四、终端连锁反应:电子产品价格全面高企
存储芯片涨价已传导至终端市场:512GB手机存储模块采购成本增加42美元,导致新机定价上调;16GB DDR4内存价格从259元飙升至599元。涨价趋势已蔓延至CPU、显卡等全品类,摩根士丹利判断,电子产品的高价态势可能延续至2027年。
五、市场新机遇:价格高企下的资产优化良机
这场涨价风暴在带来购机压力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二手电子产品的残值率正水涨船高。新品定价高企,使得闲置旧手机、旧电脑等硬件的剩余价值变得尤为突出。
因此,如果您有更换电子设备的打算,现在就找即刻回收吧!即刻回收,即刻变现!现在正是出售旧设备、回笼资金,以抵消购新成本的最佳窗口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