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德国企业也受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自今年以来,中国已大幅限制这些关键金属的出口,相关出口申请几乎难以获批。而今,中国商务部又宣布了新一轮更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将给外国企业带来更多障碍。核心措施:技术和知识出口需审批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两份通告,今后与稀土开采、冶炼、回收等相关的技术与专业知识,未经政府批准不得对外转让。这包括采矿技术、加工与再生利用工艺,以及用于维护或修理的相关软件、技术图纸和资料。
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外独立建立稀土加工能力将面临更大困难。
新规范围首次延伸至境外产品
新规还首次将“含有中国稀土”或“采用中国技术工艺制造”的境外产品纳入管控范围。自12月1日起,凡出口此类产品至其他国家的企业,必须向中国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证。
此外,凡与军事用途或军方有关的出口申请,将原则上不予批准。
背景:中美科技竞争加剧
观察人士认为,这一举措与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密切相关。此时出台新规,恰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将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前夕。
影响波及德国企业
稀土是17种关键金属的总称,广泛用于电动机、风力发电机、电子设备等现代产业。中国不仅是最大生产国,还掌控着全球大部分加工环节。
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实施高性能芯片出口禁令,并在关税问题上与中方争执不下。
在此背景下,北京自4月起便已限制部分稀土及磁性材料的出口。
德国企业同样感受到了压力。欧洲商会驻华机构9月警告称,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导致其成员企业进一步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