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10-5 15:40

AI能否改变价值观

作者:微信文章
对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的氛围养成,远比对科技与AI的无脑追求更重要。文学冲动、哲学思辨、历史勾沉的文化烘焙,对形成一个人一群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国民性更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社会发展的有效进程是离不开的,上到国家,中到社会,小到团队团伙,不可能总在进行烽火戏诸侯般的忠诚度测试。如果经历过少时家庭的低矮衰败、筚路蓝缕,就会深刻的理解现在的高堂精致、个性张扬,也会深刻的明白发展的未来一定比现在更好。而生下来就锦衣玉食确实不能一下子理解如何才能更好,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了。而条件允许的话,把孩子送到海外就是在建立这种发展的代差感,明白如何才能更好的目标。而现在确实没有了这种作用,更多的是负面的差距与回来的万幸。这就是海归价值几近归零的趋势。如果不能想象未来如何,那么只能借助AI的信息收集能力呈现来满足这种想象力匮乏。而AI发展的瓶颈就是囿于人脑,这就是AI发展的天花板和边界。AI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全社会全人类的共识,但AI的产品成果注定只会在有利可图的方向落地,大部分使用AI产品的本质其实就是用现在的金钱来换取所谓通向未来的捷径。就全社会来说,就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一方的盈利等于另一方的损失,付出的汗水其实就是脑子曾经进的水。而最讨厌的就是所谓的科技抄习巨头们正在利用AI来盘剥底层劳动者的劳动力再生产、就业和微利。ChatGPT又推出了sora2,AI望文生视频,做短视频拼的不再是技术而是创意。而这个新产品无法落地原因是,1亿人每天生成3分钟的短视频,要消耗1500万度电,约等于一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天的居民用电量,玩一年会用到美国全年总发电量的3/5,难道要日出而作(zuo2)日落而息?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梦想飞得再高再远,终究会由传统力来牵着。套牢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能源问题,终会继续笼罩在人类追求梦想的全过程。量子纠缠的结果仍然会围绕力量中枢,文化产品的追求终究会回归价值观中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能否改变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