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9-4 21:45

AI眼镜摄影体验

作者:微信文章
这几天,从朋友那借到了 雷鸟RayNeo V3 智能眼镜,趁周末有空戴上它简单体验了一下。由于我朋友买的这是雷鸟V3,是不带智能镜片的 (在此鞭策一下我的朋友工作再努力点,买更贵的借我玩),所以其余的AI功能我体验下来,我觉得就是一个智能语音助手,我并不感兴趣。因为就我个人来言,我对这种纯语音的智能体验无感,我认为AI眼镜都应该有视觉交互才称得上真正的智能,因为人获取信息的来源几乎百分之七十都是来自与视觉,特别在当下视觉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一个智能佩戴产品没有视觉交互的话,意味着智能信息来源于第二灵敏的感官----听觉,这会让人与其长期交互的意愿。

经典科幻电影《Her》讲述的未来世界语音助手能做到的所有事,但在电影中也不得不给予语音助手一个交互的屏幕的设定,也是因为纯语音表达的信息太少了,不然无法体现出其能人沉迷的智能性所以我认为既然雷鸟决定要开设V3这种不带交互镜片功能的产品,那可不可以考虑把其所谓的智能属性抛弃呢,把它做成一个极致的影音佩戴产品不更好吗。 就例如:专注提升眼镜的拍摄能力和音频采集与播放的能力, 目标将其做成一款拥有不错的摄影功能的骨传导耳机。我认为如果将V3做成一款这样的产品,应该会更多人来购买它,这样就可以先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换掉普通眼镜,再进而达到更多人会考虑智能眼镜。话说回来,我个人觉得使用眼镜进行拍摄的体验是蛮不错的。首先,它在室外高亮场景的表现上3A准确,动态范围保留良好,对比度良好,粗略地看还是蛮不错的。



但如果你想要再照片寻找细节或文字的话,那就不行了。我觉得它只是做到了3A可看的画质,在清晰度与噪声的抑制上做的并不好,正常的清晰度模糊,暗部噪声也大,而且还存在非常严重的紫边现象。可以说是车载摄像头的效果 ----- 可拿来记录事件,但难以拿来创作。





这样的清晰度我不清楚这是平台的限制还是UW摄像头模组的硬件问题。我认为如果如果可以将CMOS换成更高像素数的型号就更好了。例如使用Tetra Bayer结构的50Mp的CMOS,在白天时输出全尺寸像素的图片,这样子纵使在超广角的条件下拍摄依然可以确保清晰度,在室内跟低光环境下可使用4合一模式,依旧可以确保大像素感光。


而且这款眼镜的拍摄功能本身就存在2s 到3s的启动时间,这是由于眼镜的隐私保护问题,眼镜的摄像头必须要指示灯亮起才能点亮摄像头,进而才能拍照,而且拍照后用户也需要等几秒才能从app上获取到成像的照片,这些特点都很适合适应CMOS 50Mp模式。希望雷鸟下一代眼镜会在这方面有所提升,要是真这样出了,我一定推荐(骗)我朋友再买一副。还有关于摄像头视角方面:


关于这个主人翁的第一人称视角,我觉得有点做得还不太好。由于摄像头的位置处于镜片侧上方的镜框处(靠近眼镜腿),所以就导致摄像头的视角是比眼睛的视角要更偏上。



而这种视角差异就很容易导致拍摄者错失想要的内容,特别是用户想要拍摄近距离的第一人称时,这种差距导致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当然,如果使用特定的拍摄手法依然可以实现想要的效果,但还是希望这种问题能在产品上就解决,不必牺牲用户的佩戴体验。因为这种调节的方式侵占了用户真实的视觉体验,这会使用户厌烦的。确保不侵占用户视觉体验的前提下,能进行第一人称拍摄,这是眼镜的重要优势之一


感谢这只愿意配合的小猫智能眼镜必须要掌握好第一人称视角录制这一点,才能够在摄影记录方面站稳一席之地。例如大疆Action2,影石360 Go Ultra 都可以实现胸前视角和头戴视角,但都是伪第一人称视角,抑或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时佩戴视觉侵占比例很大。




DJI Action2& Insta360 Go Ultra 都可轻松实现胸前视角与头戴视角

Insta360 Go Ultra 的第一人称视觉侵占

对于智能眼镜,可能它现在可能就是Airpods刚出来时情况吧,那时候很少人会去买一个音质不好和续航又短的无线耳机,但随着产品迭代与市场认知的发掘,现在TWS耳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标配。也许,再过几年像这种智能眼镜也会成为标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眼镜摄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