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硬核梳理!阿里AI产业链最具唯一性的9大王者(珍藏版)
作者:微信文章根据阿里发布的2026财年Q1财报,AI+云资本开支达386亿,同比增长220%,创单季度新高。
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巴巴在AI基础设施和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已超1000亿元。大规模的投入为阿里AI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推动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阿里今年在全球已投入启用多个新的数据中心及可用区,下半年将拓展至30个地域和95个可用区。同时,阿里通义系列大模型不断取得突破,开源了300余款大模型,全球下载量超4亿次,基于通义千问的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4万。这种全栈生态布局,使得阿里AI产业链各环节能够相互协同,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阿里拥有电商、办公、出行等众多业务场景,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钉钉发布8.0版本,以全新的“钉钉ONE”定义了下一代的AI办公形态,有超过260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付费组织超过19万家。
高德地图也宣布全面AI化,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原生AI应用——高德地图2025,通过与通义大模型深度共建大模型簇,提升了出行生活领域的AI交付质量。
丰富的业务场景能够加速AI技术的落地和商业化进程,带动AI产业链的发展。
这意味着阿里AI产业链是继英伟达产业后即将爆发国产AI方向!
第一家:翱捷科技
阿里持股15.43%,是物联网蜂窝基带芯片龙头,Cat.1bis市场份额第一,强化了阿里AIoT硬件基础,补足阿里云在边缘计算场景的芯片需求。
第二家:寒武纪
阿里云AI推理芯片核心供应商,思元590芯片适配阿里云服务器,2025年Q2获阿里首批10亿元订单,在AI芯片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家:海光信息
DCU系列GPU兼容CUDA生态,替代英伟达A100需求明确,与阿里联合开发下一代训练卡,为阿里的AI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算力支持。
第四家:芯原股份
为阿里平头哥提供RISC-V GPU IP,覆盖智能家居与汽车电子,在芯片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为阿里的芯片研发提供了关键的IP支持。
第五家:数据港
阿里云定制化IDC核心供应商,承建超20个数据中心,占营收80%以上,为阿里的AI业务提供了稳定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持。
第六家:杭钢股份
为阿里通义大模型提供30%推理算力,2025年Q1获150亿元订单,液冷技术PUE低至1.15,通过投资建设数据中心,为阿里的AI算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七家:依米康
阿里云精密空调独家供应商,液冷方案获绿色认证,2025年Q1净利润增长34.77%,在数据中心制冷领域具有专业的技术和产品。
第八家:全志科技
与阿里平头哥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应用处理器“D1”,搭载了玄铁906 RISC-V,在芯片设计领域与阿里有深度合作。
第九家:华勤技术
阿里云AI服务器的核心供应商,连续多年位居阿里云整机采购金额前二,在服务器制造和供应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为阿里的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持。
关注我,每天分享更多研报!
本号相关内容源自公开资料整理,仅供研究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勿以此为投资参考依据。如有不当,欢迎补充指正。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