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31 20:32

AI芯片企业「观察室」——芯原微电子的发展历程

作者:微信文章


<img   />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



<img   />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芯片作为计算力的核心载体,正成为科技竞争的焦点。芯原科技(VeriSilicon),这家低调却实力雄厚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以其在AI芯片领域的深耕布局,悄然站上了行业前沿。从边缘计算到云端大模型加速,芯原的创新路径不仅体现了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崛起,更预示着AI硬件生态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名拥有20年算法、芯片与AI交叉经验的专家,我将从技术、市场与投资视角,剖析这家企业的价值,揭示其如何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中脱颖而出。透过芯原的故事,我们或许能窥见AI芯片未来的脉络——一个融合自主IP、Chiplet技术和端云协同的时代。01

创业故事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VeriSilicon Holdings Co., Ltd.,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全球设有8个设计研发中心和11个销售支持办事处,目前员工超过2000人。该公司由戴伟民先生创立,他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多家知名半导体企业担任高管,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国际视野。芯原定位为硅平台即服务(SiPaaS)提供商,主要从事平台化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业务,强调“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从IP授权到芯片量产实现全链路支持。在融资历程上,芯原早期获得多轮投资,包括2008年IBM和雷曼兄弟领投的2000万美元D轮融资,以及后续的多笔战略投资,累计融资额超过数亿美元。这些资金助力其收购Vivante等公司,扩展GPU IP能力。2020年8月,芯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521),发行价为每股20.88元,首日涨幅高达287.85%,市值一度突破数百亿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8月,其市值稳定在数百亿元规模,成为中国半导体IP领域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这次上市不仅标志着其从创业型企业向成熟平台的转型,还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国产芯片自主可控的认可。02

核心技术和AI布局

在核心技术和AI芯片布局上,芯原科技展现出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拥有六大类处理器IP,包括图形处理器(GPU IP)、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IP)、视频处理器(VPU I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IP)、图像信号处理器(ISP IP)和显示处理器IP,以及超过1600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这些IP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个可扩展的硅平台,支持从7nm到成熟制程的芯片设计。

在AI芯片领域,芯原的布局聚焦端侧和云侧协同计算,早于2016年启动AI相关IP研发,已实现NPU IP累计出货超1亿颗。公司推出的NPU IP支持4位量化压缩技术,适用于嵌入式设备上的生成式AI(AIGC)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算法,如Stable Diffusion和Llama 2,能够在移动端提供超40 TOPS算力,同时保持超低功耗。该技术通过可编程和可扩展架构,提升了边缘AI的性能,解决了带宽限制问题。此外,芯原在GPU IP上耕耘20余年,拥有70多项专利,产品支持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2025年,公司推出VC9800系列视频处理器IP,支持最高256路码流编解码,并与NPU无缝交互,针对AI服务器和云游戏场景优化。

在大模型时代,芯原的IP和芯片平台已深度适配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和Qwen,支持端侧推理加速。例如,在RISC-V架构的AI处理器平台中,芯原整合了数据压缩技术,将压缩率提升至99%,适用于AIGC大数据处理和高端智驾领域。这种布局的技术竞争力在于“IP芯片化”(IP as a Chiplet)和“芯片平台化”(Chiplet as a Platform),通过Chiplet技术实现模块化复用,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良率。

相比国际巨头如Arm和Synopsys,芯原的本土化优势在于对国内生态的深度适配和成本控制,IP授权收入全球排名第八、中国第一,种类位居全球前二。2024年年报显示,其半导体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38.03%,同比提升,体现了AI驱动的增长势头。
03

市场表现

芯原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数据处理、物联网和工业等领域,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消费电子领域收入2.85亿元,同比上涨70.13%,占比29.31%。其NPU和GPU IP已被全球前20大云平台中的12家采用,中国前5大互联网提供商中的3家使用,助力视频转码服务器和AI服务器等场景。在汽车智驾领域,芯原的IP支持高端ADAS系统,已与多家车企合作,实现Chiplet-based解决方案,用于GenAI大数据处理和自动驾驶计算。

合作案例包括与字节跳动联手设计AI算力芯片(虽遭辟谣,但仍有人推测可能是有合作),以及与新思科技成立合资公司芯思原,推进半导体投资。市场分析显示,芯原在嵌入式AI市场占有显著份额,2024年GPU IP应用于数据中心和可穿戴设备,客户芯片全球出货量巨大。

竞品对比中,与国际玩家如NVIDIA和AMD相比,芯原更注重低功耗边缘计算,性能虽不及高端GPU,但成本优势明显;在国内,与寒武纪和壁仞科技竞争,其IP授权模式更灵活,市场份额在半导体IP领域中国第一。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超400亿美元,芯原受益于国产化趋势,季度融资强劲,但面临经济波动风险。典型案例如其超低能耗NPU在AR/VR眼镜中的应用,提升了空间计算设备的续航和实时性。
04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芯原科技的发展战略聚焦于AIGC、智驾和Chiplet三大领域,通过持续研发迭代现有IP,推进“平台生态化”(Platform as an Ecosystem),构建端云协同的AI计算框架。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计划在生成式AI大数据处理和高端智驾上实现技术领跑,预计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49.90%。作为投资家,我认为其独特见解在于提前布局RISC-V和Chiplet,这些将在2025年后真正落地,推动收入增长,但需警惕fabless减少带来的IP需求波动。行业趋势上,AI芯片市场正向边缘计算和低功耗倾斜,受“人工智能+”政策驱动,中国国产化率将从2024年的低位升至2025年的显著份额,芯原可借此提升市场占有,但需应对国际制裁和供应链中断风险。从数据驱动决策看,其P/S倍数15倍略高于同行,建议投资者关注其控股芯来智融的并购,这将补齐RISC-V IP短板,实现全栈能力。总体上,芯原的策略并非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模块化创新降低门槛,助力中小fabless,这在经济波动中更具韧性。

芯原科技的故事,不仅是芯片企业的成长叙事,更是AI时代中国创新的缩影。从2001年的初创到今日的科创板龙头,其自主IP和平台化策略,助力了无数AI应用的落地。展望AI芯片的未来,芯原将继续以技术韧性应对全球变局,为投资者和行业注入新活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sLg7via5ibAkf1mRkpS4IuZibZE5eeC0t8nibIZBfZEekibOEZVWyf9jHzIVvT2sTzKS1OtZzSBErxJUZXD1AwAAWw/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往期回顾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cjDF5uGXY5ibE0P0Mtzns3KNb5hsCIKPfMIRultHDbmzgJcDaibI4wNKM6ZloyGRtRovyXtVdv3SuuVOcmA8gn8A/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1.AI+辅助医生诊断疾病:从学术突破到临床实践的变革2.AI+智能手机相机:解锁图像处理的黑科技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8Tz8fjLGyIF2EMibwYRBgNl75VDch4ecEdDZVfwsdwjjOPqKulJiao6cYZF6Za1G9oeMoCjnRb6gLcbPsK2en7Q/640?wx_fmt=png&from=appms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

请备注加群|合作



喜欢就点个赞吧~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dMq82hvDNc6IC12alXMdlKuBGCdZwEPPnQ4L6DtBDd1G0Ioyj3Nc7hnpicK0St81OClXZgJQQQ4rMTxvSWvanuA/640?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芯片企业「观察室」——芯原微电子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