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31 17:32

AI Infra有什么预期差

作者:微信文章
本文仅梳理公司和行业的最新基本面,并非在当前时间点推荐买卖公司,本文不具备个股操作指导功能,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放量顺序从硬件⟶ 基础软件⟶ 应用,AI基础软件重视。从海外复盘看,AI收入放量节奏:云服务>基础软件(6%~10%)>通用软件(2%~3%)。自25Q1末起,AI数据库、网安等软件配套加速释放收入。为什么探讨AI-Infra。“2025年是Agent元年”等声音此起彼伏。企业投入巨量资源后,短期效果似乎未达预期。类比境况, F1 赛车如果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纵然性能再强,也无法正常行驶。市场或许对AI Infra关注度不足。预期差1:尚未充分消化AI-Infra的定义复杂性。1)简单理解为,降低模型“悬浮”风险,承担“桥梁”角色;2)通常类比云时代PaaS层,但AI Infra含义更广,不等同agent调度交互平台;3)三层模型能力,四项工作流程,预计增长机会层出不穷。预期差2:可能认为AI-Infra工具链价值有限。1)不同于云时代类线性发展,2.0时代AI Infra层可能呈现和算力、应用层交叉引领趋势。2)类似汽车行业Tier 1专业分工,大厂不必一切亲历亲为。3)海外AI Infra商业化顺利。4)2027年国内agent普及率目标超70%,AI Infra增长具有高确定性。AI 基础软件:放量顺序从硬件⟶ 基础软件⟶ 应用从海外复盘看,AI收入放量节奏:云服务>基础软件(6%~10%)>通用软件(2%~3%)。自25Q1末起,AI数据库、网安等软件配套加速释放收入。为什么AI infra先放量?软件基础设施进入加速期 OpenAI GPT-o3 ⟶ 用 RAG 解决知识盲区⟶ AI DB必不可少。需要重视的是,GPT-5降幻觉率的核心方式即通过“AI知识库”交叉Check。 软件基础设施与GPU的预算节奏一致,但POC节奏影响,预计延迟1~2季度,当前正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数据层(向量 DB)和工程层(W&B 等)已经跑出千万到数亿美金级 ARR,真正面向 C/B端的“Killer应用”大多仍处验证阶段。建议关注:深信服(软硬件基础设施+安全)、达梦数据(OLTP,对标MDB)、金山云、阿里云、星环科技、海量数据风险提示:重在分享逻辑,谨慎参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 Infra有什么预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