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政府欲将德国打造成“芯片乐园”,至少建三座新工厂
德国联邦科研部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高科技议程。明确目标是:吸引芯片制造商落户德国,并成为欧洲最大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今后不再对民用和军用科研严格区分。德国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这项高科技议程,把德国打造成欧洲领先的芯片生产基地。德国科研部在一份新的高科技议程中指出:“我们通过至少三座新的工厂,为在德国生产芯片、设备和上游产品创造更多激励措施。” 该议程预计将在七月内由联邦内阁正式通过。
文件还写道:“我们将引进新的芯片工厂,确立德国作为欧洲第一芯片生产基地的地位。” 具体细节目前尚未披露。德国主要计划研发和制造用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节能芯片。今年内还将启动一个汽车超级计算机的旗舰项目。尽管现任“红绿灯联盟政府”也将芯片制造的大规模扩张列为目标,但由于美国英特尔公司暂时搁置了在马格德堡建厂的计划,这一进程曾受到挫折。
核聚变电站行动计划
据报道,科研部长多萝西娅·贝尔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加快其工业应用。在高科技议程中还宣布,计划到2025年底前,制定一个关于在德国建造核聚变电站的战略性长期行动计划。
此外,还将继续资助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将德国打造为“固定式电池储能的创新、生产和应用领先国家”。从2026年起,将建立电池材料、电池生产和固态电池等方面的技术能力集群。
在地热能领域,德国也力图成为全球先驱。文件中的35页材料指出,专家预测,全球绿色能源技术市场将从2023年的7000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两万亿美元以上。
民用与军用科研的融合
高科技议程还涵盖了健康研究、航天技术以及民用与军用科研的进一步融合。“我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将德国跳跃创新联邦机构(Sprind)的资助工具应用到国防领域。” 文件中写道。到目前为止,德国的民用和军用科研分别由两家不同的机构负责。
此外,还计划更新德国科研船队,重点用于海洋领域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研究。除增加科研经费外,资金来源还包括更多的风险投资以及通过一个德国基金将国家和私人资金结合在一起。文件明确指出,国家将作为“首位客户”,购买新产品以帮助其实现市场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