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谈判大限将至,是休战还是停火
作者:微信文章昨夜,关税大消息...
眼看着7月9日对等关税谈判大限将至,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该有个明确的结果。
2025年6月26日,特朗普面对镜头宣布:“我们与中国签下了和解协议!”现场记者们一片寂静,事先没有任何风声。
两个多月的关税战似乎迎来转折点。
中国商务部在6月27日对此作出回应。发言人:“中美双方已进一步确认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看似平静的声明背后,一场围绕稀土与时间的博弈正悄然展开。
1
是协议还是算计
美为何会突然宣布协议,这并非偶然。“对等关税”90天豁免期,将在7月9日结束。 期限迫近之际,除与英国达成形式化协议外,美国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谈判仍陷僵局。
高达145%的关税已导致美国电子产品涨价40%,汽车厂停产,中西部农场主抗议浪潮此起彼伏。 移民政策引发的全国骚乱更让白宫急需外交成果转移视线。
协议内容直指美国命门——稀土。特朗普宣称“中国加快对美出口稀土,美方取消对华约束措施”。
数据更是表现美方急切:美国稀土依赖度高达83.7%,其中97%的重稀土依赖中国供应。 F-35战机每架消耗稀土410公斤,新能源车与芯片产业同样命悬一线。
面对美方突如其来的控制,中国设下精妙反击:出口许可仅6个月有效期,且明确排除军工用途,形成“临时解渴但不脱困”的精准反制。
2
关于稀土背后的底线
全球86%的稀土深加工专利掌握在中国手中,而且构筑起技术专利。 即使美国重启本土矿山,其冶炼成本仍为中国4倍,且难以绕开专利壁垒。
三条底线清晰可见:其一,协议需双方正式确认,单方面宣布无效;其二,坚持“依法审批”,稀土出口须符合国家安全;其三,预留反制后手。
等到2025年12月首批稀土许可到期,才是真正考验期。若美方在芯片管制、台海等问题上再生事端,中方可经过收紧稀土阀门、重启关税组合拳反击。 这种“刚柔并济”的策略,展现了中国在经贸博弈中的成熟智慧。
美国却保留着背后的底牌:20%针对芬太尼前体的关税纹丝未动,且酝酿对半导体征收全球性关税。 中方则认定所有单边关税违反WTO规则。
3
是休战还是停火
特朗普宣布协议后立即将矛头转向印度,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步宣称“将很快与10个重点贸易伙伴达成协议”。 “中国签,你们跟上”的话术,成为向印度、越南等国施压的利器。
中国商务部6月28日的声明呼吁各方:“应始终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声明指出,今年4月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和破坏正常国际贸易秩序。对此,中国一直坚决反对。”
对美国而言,2025 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经济放缓压力,需要在对华政策上展现灵活性以争取选民支持。同时,过高的关税也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负担,影响了美国经济。对中国来说,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降低关税有助于减少贸易不确定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双方都是基于自身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做出的暂时性妥协,以达到缓解贸易摩擦、稳定经济的目的,符合 “休战” 是基于现实利益考量而暂时停止对抗的特征。
协议虽降低了关税,但中美之间在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核心结构性矛盾尚未化解。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于 2025 年 2 月和 3 月追加的 20% 关税未被纳入协议,且美国财长贝森特确定了 5 - 6 个关键战略行业 “涉及美国国家安全问题”,不排除未来有额外行业性关税落地的可能。这意味着双方只是在当前阶段暂时缓和了关税冲突,未来围绕经贸问题的博弈仍将继续,贸易摩擦的风险依然存在,如同休战期间双方仍在为后续可能的冲突做准备,并未实现真正的 “停火”。
联系方式丨13342924227
联系人丨顺云峰梁小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