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怎么写?投资人只看这几点!
作者:微信文章作者:华橙咨询吴经理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辛辛苦苦熬夜写出来的商业计划书,被投资人扫了一眼就丢到一边?自己觉得逻辑清晰、数据扎实,结果连个回复都没有?
别急,你不是一个人。
这几年我接触了上百位AI创业者,也陪同多个AI项目进行融资路演。我发现,大多数创业者在写商业计划书时,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不知道投资人到底在看什么。
今天我就用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投资人真正关心的只有这几点。只要你能精准回应这些点,哪怕项目刚起步,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 一、项目“卖点”要一眼就能看懂
投资人每天要看几十份BP(商业计划书),平均每份的浏览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你必须在第一页就告诉他:“你是谁,要做什么,解决了什么行业痛点。”
举个例子:
不是“我们是一家用大模型优化零售流程的SaaS服务商”,而是:
“我们用自研AI模型,把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补货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12小时。”
关键词覆盖:AI项目、商业计划书、投资人关注点
✅ 二、技术亮点要具体到“可落地”
AI技术再热,投资人也不买空话。你说“我们用了最先进的Transformer架构”,听起来很炫,可落地场景呢?应用成本呢?有无实际客户反馈?
推荐结构:
技术原理简述(用通俗语言)
应用场景(越细越好)
客户试点/验证数据(越真实越打动人)
真实案例:我们曾服务过一个AI客服机器人项目,创始人原本只写了“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我们建议他补充:“在美妆品牌X的试点中,单月节省客服人力支出48%,客户满意度提升23%。”——融资当月拿到天使轮。
✅ 三、市场空间要“既大又聚焦”
“AI+医疗”“AI+教育”确实是大赛道,但光说大没用。
你得告诉投资人:你从这个大盘子里切了哪一块?为什么你能切下来?
举个例子:
不是“我们专注AI赋能医疗影像”,而是:“我们聚焦在基层医院的肺部X光筛查,市场规模80亿,已有两家医院采购系统,月度使用频次达3500次。”
✅ 四、团队能力要“实打实”地展示
说“我们团队很强”不如具体讲:“我们CTO是原阿里P9,参与过达摩院AI语音识别系统搭建。”
写法建议:
每个核心成员介绍控制在50字内
强调过往项目经验、行业资源、人脉价值
没有背景?那就突出执行力,比如“3个月内完成产品MVP、与3家客户完成签约”
✅ 五、商业模式要“听得懂、算得清”
投资人最讨厌“烧钱没边、盈利无期”的项目。
你的商业计划书里,哪怕是在讲AI模型训练平台,也要讲清楚:
客户是谁?
他们凭什么愿意付费?
你的毛利率是多少?
盈利点在哪里?
工具推荐:可以用一个简洁的表格说明商业逻辑:客户 - 收费方式 - 成本结构 - 盈利模型。
✅ 六、融资用途和回报路径要“算得明白”
不是简单说“本轮融资500万”,而是要写清:
“500万中:产品开发占40%,市场推广30%,团队建设20%,预留流动资金10%。目标在18个月内完成XX指标,并准备启动下一轮融资。”
有回报路径、也有清晰KPI,投资人才能信你会把钱花得有结果。
✅ 七、视觉排版别忽视,决定第一印象
别小看BP的视觉设计。即使内容再好,排版凌乱、颜色刺眼、图表乱飞,也容易被归入“敷衍档”。
建议使用工具:Canva、Notion、Keynote都能做出清爽专业的效果图。
此外,可以参考“华橙咨询”整理的BP模板案例库,里面涵盖AI初创项目的标准展示结构,避免踩坑。
🔚 写在最后
写商业计划书,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要打动投资人。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准备融资的AI创业者,不妨用这篇文章对照自己的BP逐条排查。
真心建议:不要再花时间堆砌概念、堆数据。投资人最在意的,永远是: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怎么赚钱?你团队靠谱吗?
每一页都让投资人觉得你是“有准备的人”,融资的几率就高了一大截。
我是华橙咨询吴经理,如果你在写BP的过程中有具体疑问,欢迎留言评论,我会择机整理常见问题做成下篇内容。
📌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在看”支持一下,也欢迎分享给正在路演的朋友们。
原创声明:本篇为华橙咨询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