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30 18:55

AI芯片的新宠,一文梳理“AI ASIC”芯片产业链

作者:微信文章
核心逻辑:

    ASIC AI芯片针对特定算法优化设计,因而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展现出较GPU更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效率,且功耗和成本更低。目前,谷歌、META、亚马逊等海外大厂纷纷布局ASIC芯片,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跟进,预计AI ASIC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6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554 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53%,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公司:

    芯原股份、翱捷科技、寒武纪、灿芯股份、沪电股份、兴森科技、铂科新材等。





01ASIC芯片的基本概念

   ASIC芯片,全称为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根据特定用户需求和电子系统要求而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与通用芯片(比如CPU、GPU)不同,ASIC芯片专注于单一任务,如专用的音频、视频处理器,以及AI芯片等,都隶属于ASIC芯片的范畴。其显著优点包括体积小巧、功耗低、可靠性高、性能优越、保密性强和成本降低等,可面向领域包括消费电子产品、网络通信、加密货币挖矿、汽车定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ASIC芯片可以根据其用途和功能进一步细分为TPU、NPU、DPU以及其他ASIC芯片。其中,TPU是专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设计的高性能计算芯片,能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的矩阵运算;NPU则是模拟人类神经元和突触的工作方式,用于深度学习任务的计算;DPU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中的数据包处理和安全功能,它们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安全保障。此外,ASIC芯片还包括其他特定用途的芯片,如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的ASIC芯片等。

图1不同类型ASIC芯片对比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

02AI ASIC芯片相较于GPU的优势

(1)ASIC在特定算法中计算能力更优

    ASIC芯片能够针对特定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展现出强大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在AI深度学习算法中,ASIC芯片能高效地执行矩阵运算和数据处理,而GPU尽管拥有出色的并行计算能力和众多计算核心,但在某些特定任务上的计算能力可能不及ASIC芯片。此外,ASIC 芯片的计算效率与任务算法严格匹配,整个芯片架构都经过精心定制,以实现高效的任务执行。

(2)ASIC芯片的单位算力功耗更低

    相较于CPU和GPU,ASIC芯片在单位算力下的能耗更低,因为它只为特定任务设计,不会产生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而相比之下,GPU的设计更为通用,因此在执行单一任务时可能会有些能量浪费。比如,GPU每算力平均消耗约4瓦电力,而ASIC芯片单位算力平均消耗仅为2瓦电力左右。又比如,微软的Maia 100能效比达到1.60,超越了英伟达的H200(能效比为1.41)。

(3)ASIC的推理成本更低

    由于ASIC芯片的硬件结构专为特定任务定制,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通用加速计算硬件设计,使得其单位算力成本相较于GPU更低。例如,谷歌的TPUv5和亚马逊的Trainium 2的单位算力成本分别仅为英伟达H100的70%和60%,这为某些应用提供了显著的降本空间。

(4)ASIC在推理阶段的应用上表现出色

    推理阶段的特点是AI模型已训练完毕,需要快速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在此阶段,虽然对芯片的计算精度要求适中,但对计算速度、能效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却相当严格。ASIC凭借其高度定制化的设计,能够针对推理任务进行优化,以低功耗实现高速计算,特别是在大规模部署的情境下,ASIC的成本优势愈发明显。

03主流大厂研发ASCI芯片进展现状

    谷歌于2006年开始考虑布局ASIC,并在2016年Google I/O大会发布首款TPU ASIC,后续迭代至2023年TPUV5P、2024年V6e,不断凭借先进制程与高算力持续领跑。在2025年4月Google Cloud Next 25大会上,谷歌正式发布了第七代TPU Ironwood,该卡以42.5 EFLOPS的算力刷新了业界纪录,而且具备更低的训练成本。从近期信息来看,OpenAI开始租用谷歌TPU为其ChatGPT和其他产品提供算力服务,以降低推理成本,这一事件标志着算力ASIC已经获得了顶级AI厂商的认可,成为算力ASIC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

    亚马逊在2023年发布Trainium,2024年发布的Trainium2主要聚焦云端能效优化,该款芯片目前已被亚马逊投资的AI创业公司Anthropic用于训练大模型。据了解,公司Trainium 3芯片将于2025年末量产。

    Meta于2023年5月自研AI运算芯片MTIA v1,采用RISC-V架构、台积电7nm工艺,FP16浮点运算能力为51.2TFLOPS,并在2024年Hot Chips大会上展示了其下一代MTIA。近期,野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Meta最早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下一代AI ASIC芯片MTIA T-V1,该芯片由博通公司设计,采用高规格36层PCB与混合冷却技术,规格将超过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Rubin”。并且可能在2026年中期推出MTIA T-V1.5 (V1.5) ASIC,性能可能比V1强大得多,其中介层尺寸可能是V1的两倍,超过5倍光罩尺寸,与英伟达的下一代GPU Rubin相似或稍大。

    微软也于2023年发布了专门用于云端训练和推理的AI芯片(ASIC)——Maia 100,是为微软云中大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而设计的首款AI芯片,采用台积电5nm工艺,晶体管数量达到1050亿个。不过,最新消息显示,微软的下一代Maia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布时间已从2025年推迟到2026年。

04AI ASIC芯片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根据Marvell最新预测,预计美国四大CSP2023-2025年超大型Capex预计将保持46%的复合增长速度,并于2025年达到3270亿美元。如果加上苹果、特斯拉、OpenAI等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预计整体数据中心Capex 保持51%的复合增速,2025年达到5930亿美元,并进一步预测于2028年达到1.022万亿美元。

    Marvell还上调了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8年预期至940亿美元,较2024年4月预期的750亿美元上调26%,其中上调定制计算芯片(XPU和XPU配套芯片)市场规模指引37%。定制化AI 芯片是增长最快的部分,2023年市场规模为66 亿美元,2028年或增长至554 亿美元,2023-2028年CAGR 达53%,相比此前预测扩大29%。其中,XPU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60亿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408亿美元,CAGR 47%,XPU配套芯片(包括内存接口、网络互连、电源管理等芯片等)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6亿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146亿美元,CAGR 90%。

    此外,ASIC的价格方面,有机构预计ASIC整体平均单价有望于2026会计年度(截至2026年10月底为止)同比大涨92%,而2027年度再度增长25%,这主要是受到了芯粒尺寸增加以及较新的內存技术影响,因为ASIC的规格将逐渐接近AI GPU的水平。

图2 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与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05全球AI ASIC芯片供给格局

    在ASIC赛道中,美国IC设计大厂博通、迈威尔(Marvell)是两大巨头,合计占据超过六成的市占率。

(1)博通(Broadcom)

    博通的前身是安华高(Avago),于2014年收购曾是ASIC大厂的LSI Logic,一举奠定了ASIC领域的基础。2016年,博通就为Google设计了第一代 TPU ,随后双方合作进行TPU的快速迭代工作,此后又与Meta、英特尔、OPEN AI等进行合作,预计27年大客户将增加到7家。

    目前,博通在ASIC市场以55%-60%的份额位居第一,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定制化ASIC芯片和高速数据交换芯片,其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和5G基础设施等领域。

    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2025会计年度第二季(截至2025年5月4日为止)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创下了150.04亿美元历史新高,AI芯片营收也突破44亿美元,并预计第三季AI芯片营收将增长至51亿美元,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ASIC芯片。

(2)迈威尔(Marvell)

    迈威尔同样以并购拓展ASIC研发能量,在2019年收购格芯(Global Foundries)旗下负责ASIC业务的Avera Semi,客户包含亚马逊、英特尔、微软等。

    据推测,Marvell当前的ASIC收入主要来自亚马逊的Trainium 2和谷歌的Axion Arm CPU处理器,而公司与亚马逊合作的Inferential ASIC项目也将在2025年(即2026财年)开始量产。公司与微软合作的Microsoft Maia项目,有望在2026年(即2027财年)。

    据Marvell透露,公司已经拿下18个定制芯片项目,并有50多项交易在洽谈中。2023年,Marvell在定制化计算和配套组件(包括定制化XPU和配套组件)市场中的市占率低于5%,24年市占率13%,预计2028年市占率提升至20%。

    国内企业来看,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在积极布局ASIC芯片,比如阿里平头哥推出含光800 AI芯片,百度昆仑系列AI芯片,腾讯在AI推理、视频转码、智能网卡均自研专用芯片等,字节跳动此前也被传出与博通携手,共同研发一款5nm制程工艺的AI芯片。此外,众所周知的华为的910系列、寒武纪的思元系列也属于ASIC芯片的范畴,也是目前国内最主流的AI芯片。

06AI ASIC芯片相关公司

    通过梳理,现列出A股中涉及AI ASIC芯片的部分公司如下:

    ——芯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SoC及ASIC设计服务提供商,拥有一体化平台式定制芯片设计能力,持续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提供定制芯片解决方案。2024年ASIC业务营收约7.25亿元,同比增长47.18%,占整体营收比例超30%。公司拥有GPU、NPU、VPU等多款处理器IP及超1600个数模混合IP,深入布局AI与Chiplet技术,有望成为国产ASIC产业龙头。

    ——翱捷科技:公司前瞻布局定制化ASIC芯片业务,芯片定制及半导体IP授权业务增长迅速。2024芯片定制业务收入3.36亿元,同比增48.7%,占营收近10%。

    ——沪电股份:ASIC服务器由于单芯片性能较低,数据传输需求更频繁,热管理要求更高,所以PCB规格高于GPU平台,其价值量大幅增长。公司ASIC芯片载板直供谷歌/Meta,最受益于ASIC行业增长。

    ——寒武纪:是国内稀缺的云端AI芯片厂商,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兼顾训练与推理的系列化智能AI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其中,云端产品线主要提供云端AI芯片、加速卡、训练整机等,涵盖模型训练与推理,目前已迭代至思元590系列。

    ——灿芯股份: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供应商,在ASIC芯片设计与定制方面经验丰富,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兴森科技:公司的FCBGA封装基板可用于CPU、GPU、FPGA、ASIC等高端芯片的封装。

    ——铂科新材:公司芯片电感可以应用于ASIC芯片,起到为其前端供电的作用,并具有小型化、耐大电流的特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个人学习材料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引述的许多信息,皆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所有判断皆出自个人主观臆断,难免存有诸多错漏之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芯片的新宠,一文梳理“AI ASIC”芯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