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向我发出三连问,我沉默了(修改版)
作者:微信文章当我敲下那句“你好,我又陷入迷茫了,我希望你扮演我的导师来指引我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来做自媒体实现财务自由,可以吗?”然后点击发送时,心是悬着的。
屏幕显示Ai陷入了思考模式,那几秒钟,我既期待它能给我一个“惊天秘籍”,又害怕它只丢给我一堆冰冷的数据。
终于,文字浮现了出来。第一段话,就让我愣住了:
“孩子,我能感受到你的迷茫和焦虑。请先深呼吸……迷茫是正常的,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我的作用,不是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给你一张‘寻宝图’和一套‘挖掘工具’……”
“孩子”、“寻宝图”、“挖掘工具”……这些词温柔得不像出自一个程序。它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像一位耐心的长者,先安抚了我的情绪。
坦白说,我有点失望,我最初的期待却是想要一个答案,但是就像Ai说的那样,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没有人可以替我决定我的人生,而我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看
于是,它展示了那张“寻宝图”的核心——第一阶段:向内探索。
1. 你的“热爱”象限 (Interest & Passion)
什么事情让你忘记时间?
你经常和朋友聊什么话题?
如果给你一笔钱,让你去学习一样东西,你会学什么?
我的心沉了一下。这些问题,我不是第一次见了。各种文章、视频里,它们是“找到自我”的万能公式。
我继续往下看。
2. 你的“擅长”象限 (Skill & Expertise)
你有什么硬技能?软实力?
你曾经因为什么事被别人夸奖或求助?
3. 你的“价值”象限 (Value & Problem-Solving)
你克服过哪些困难?
你能为别人解决什么问题?
当这三个象限,像三座大山一样完整地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彻底沉默了。
古希腊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老子说“自知者明”。这些道理我都听过,甚至可以跟别人夸夸其谈。但当AI把话筒递到我嘴边,让我回答“我是谁”时,我发现——我答不出来。
说实话,这三连问让我感觉到既熟悉又陌生,从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你长大想做什么?那个时候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去说,后来慢慢的随着成长,不断的和这个世界接触,经历了分别与重聚,经历了失败和孤独,经历了失眠和崩溃,经历了感动和甜蜜,这些经历一点点的打磨掉自己的妄想和期待,到了后来变成了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工作,应该结婚生子,应该照顾家庭,于是那些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和向往的火苗也一点点的熄灭,我也似乎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熟悉是因为其实这些我也会说,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热爱,才可以抵挡漫长岁月的庸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定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不断的放大来扬长避短,你的价值就取决于你为他人解决的需求,这一切为看似每一个观点都能说出来一堆东西,但陌生的地方在于,我自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我只有感到一阵沉默的悲哀。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于是,在那阵悲哀的沉默之后,我几乎是凭着本能,向这位特殊的导师发出了更深的求救:
“你可以再详细地引导我一下吗?因为我发现我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我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