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精准医学峰会圆满落幕:聚焦癌症早筛与AI医疗创新,共绘“百年无癌”蓝图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6月27日,“寰宇同创澎湃苏城”2025美华药携生物医药科技大会“AI精准医学论坛”在苏成功举行。本次峰会以“AI在临床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跨境孵化创新机构C2C Startups中国合伙人兼世华医学战略总监杨范蠡女士主持,汇聚全球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300余位顶尖专家,共同探讨AI在癌症早筛、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出海全球化等方面的应用突破和产业化实践,共探技术创新路径,携手推进“百年无癌” 的医学愿景落地。
世华医学创始人、CBA 前会长邢传华博士在开幕演讲中援引公开数据指出,我国近 80% 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患者治愈率仅 2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期患者 90% 的治愈率。她强调,精准早期诊断技术有望将80% 的患者确诊节点提前至早期阶段,结合现有治疗手段,可有效提升癌症控制率与治愈率。为此,邢传华博士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癌症早期诊断领域的关注。
邢传华博士团队重磅推出CancerX 系列技术与产品,其核心在于通过 AI 驱动的多组学整合技术 —— 融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模态生物数据,实现癌症发生早期及术后康复阶段的微小残留病灶的精准识别,甚至可在肿瘤实体形成前捕捉癌变信号,为临床干预争取黄金时间。该技术体系有望颠覆传统癌症诊疗模式,助力实现“癌症慢性病化” 管理目标,让致命疾病逐步转化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症。
她强调,AI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展示出无限潜力,不仅能提升癌症诊疗的精准度,也标志着“精准医学的下半场”——AI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该奖项唯一的评选机构)胡立夫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血浆基因甲基化+AI系统”联合预测肺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系统可实现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准确率超90%,对直径小于5mm、恶性概率不到1%的小结节实现动态监测与早期预警。
胡教授指出,借助AI算法训练与大规模多模态数据,肺癌高危人群可在病变发生前3-5年获得风险提示,从而显著提高治愈率——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可高达90%。
深圳华大基因主任科学家李桃博士带来题为《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揭示遗传与血管衰老的关联》的报告。她系统阐述了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以及基因与环境交互在心脑血管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报告同时展示了华大基因构建的中国男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CVDMCM)及心脑血管多组学研究最新进展。她强调,通过高深度测序技术,可在早期识别血管功能衰退,辅助实施精准干预和个性化治疗。
英矽智能联合CEO兼CSO任峰博士深入解析了其研发的端到端生成式AI平台——HARMA.AI,涵盖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三大模块。其中,Chemistry42平台整合了40多个生成模型,实现高效分子设计与虚拟筛选,使药物研发周期缩短60%、成本下降30%,显著提升研发成功率。
他还介绍到,全球首款针对罕见病“浩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已通过二期临床验证其安全性与疗效,充分体现了生成式AI在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各环节中的巨大推动力。
宝予明制医疗器械服务集团总经理支援指出,尽管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受反腐影响同比下滑3.2%,但创新器械获批数量达356项,仍保持稳健增长。
他提出,创新医疗器械出海需建立“注册认证+医院采购”的双准入体系。在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成功案例中,临床本地化数据和本土适应性是打入海外市场(特别是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关键。宝予明制目前已建立覆盖注册、临床、准入的全链条出海服务平台,助力国产创新器械走向全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鲍一明主任介绍,中心目前已建立包括Aging Atlas、ASCancer Atlas在内的32个特色数据库,为AI算法模型训练和前沿医学研究提供强大支撑。
他指出,面对国际数据壁垒,我国必须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生态体系,夯实AI医疗技术发展的根基,保障AI在疾病预测、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主治医师曾思媛在乳腺癌国际化峰会分享最新外科治疗进展,强调新辅助治疗、术后快速康复及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她指出AI数据将助力优化术式与治疗路径。会议发布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使58%原不可手术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保乳+放疗与全切10年生存率相当,MRD检测有助提升预后评估准确性。
百欧太克(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宝健发表主题演讲,系统解析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关键路径。
演讲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医械市场(规模超2000亿美元)具有六大优势:成熟的价格体系、FDA监管示范效应、创新友好环境、医保支持机制等。针对中国企业常见认知误区,报告详细拆解了FDA注册流程,强调510(k)路径占76%但存在等效性判定难点,并指出QSR体系改造通常需要6-8个月。
团队提出"战略综合规划五步法":1)法规注册与合规体系同步建设;2)注册、临床与知识产权统筹规划;3)提前6个月启动渠道布局;4)灵活运用投资并购等多元路径;5)培养跨境复合型人才。特别提醒企业需重视技术文档翻译质量,避免因沟通问题延误审查。
据悉,百欧太克将启动专项计划,助力中国企业突破美国市场准入壁垒。参会企业代表表示,该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出海提供了清晰实施路径。
圆桌论坛:“AI精准医学助力天下无癌与人类长寿”
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临床、研究、CDMO、供应链及投资领域的多位专家展开深入交流。论坛由世华医学创始人邢传华博士主持,围绕AI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展开。涂建成教授探讨了AI赋能检验科的现状与未来;王其龙强调AI对食管癌临床决策和制药的重要意义;朱敏则从国药基因为何选择与世华医学的战略合作做了一些详细讲解;郑宏林则分享了AI在患者康复与研究中的实效;王尧民则从CDMO与供应链的角度解析落地路径;冯贝则从摆渡人供应链能做哪些渠道和供应链的作用推动AI精准医学行业落地和发展;投资人吴总从中美视角出发,提出推动优质项目发展的策略。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AI精准医学正处于关键起点,需产业协作、政策支持和资本助力共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讨论重点涉及数据标准建设、AI临床验证流程优化及市场准入机制构建,为AI医疗从实验室走向医院提供了实践思路。
展望未来:迈向“百年无癌”愿景
本次峰会不仅全面呈现了AI在癌症早筛、药物开发、医疗出海等多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与实践突破,也展示了中国在AI精准医学领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发文推动检验科的AI应用,及上海市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等政策持续推进,中国AI精准医学正步入黄金发展窗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学诊疗流程,希望可以助力早日实现“百年无癌”的共同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