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变革,也许我们终将被替代
作者:微信文章“ 一直以来,人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来获得意义感,那么在不需要劳动的社会,永远有机器人比你更优秀的社会,该怎么创造价值,寻找意义感呢?”
01
—
技术变革的历史
卡尔在《技术陷阱》提出新技术的出现是否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取决于技术的性质。他将技术分为两类
取代型技术 - 新的技术替代大部分原来靠人力完成的工作,也就是降本增效;短期内资本家明显会受益于这项技术,理性地会用技术取代大量的工人,这会带来大量的失业
赋能型技术 - 新的技术不直接取代人力,而是产生新的价值,催生大量新的需求和岗位,带来整体社会财富的增长
回看技术变革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多是替代型技术,短期内织布机和蒸汽机让大量的工人下岗;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赋能性技术,电力的出现延长了大家的生活时间,增加了生活上各方面的需求(电报发信息,生活娱乐等等,汽车带动了整个汽车行业,包括旅游等等),这样的技术取代了少部分职业,但是带来了更多的新职业和社会财富;大部分普通人都能吃到这样的技术红利,他们凭借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好生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60年代的普通美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薪是6000美元,是房价的1/3,也就是说他们工作3年就能全款买下房子。接着到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是赋能型的,网约车,内容消费,外卖等等诞生了很多互联网巨头和新岗位;当然很多的实体商户和工人受到了冲击,但有更多的普通人分享到新时代的红利,程序员,电商,自媒体都是在一波波浪潮中创造了不少的暴富神话;然而,一个问题是财富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很少有普通人靠努力工作实现阶级跃迁,大部分的财富聚集在技术新贵手里(大的科技巨头的领导人);贫富差距是在拉大的。
那AI时代呢?AI是取代型技术,可以让许多岗位和工作降本增效,但会不会有成为赋能型技术,带来更多工作岗位和社会财富的一天呢?也许不会,这个情况的前提是带来了新的需求且这些需求得由人来完成 -- 但是AI和具身智能的时代,有什么事是人做得了AI做不了的呢?最近一段时间AI教父Hinton也一直在提示AI发展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大量AI取代人类工作的可能性。
02
—
AI时代也许会带来的行业变革
具体可以看看AI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最直接的就是AI产生内容的能力,包括现在互联网上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是AI产生的了,不管是图片,文案,文章,短视频等等。
现在是内容消费时代,大家有至少50%的时间都在消费内容;互联网上中低质量的内容是供大于求的,而AI很擅长制造这些垃圾。
在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上面,AI更多是起到辅助顶尖创作者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未来可能的增加需求池的方向是高质量的内容产生上。
时间上看,离具身智能的成熟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么一些需要复杂物理操作和人际交往沟通的活还是比较难替代的。
总结一下AI的能力和不足的话
AI的核心能力
知识总结和归纳整理
结构性思考和表达
结构性写文字材料
AI不足的地方
人际沟通
体力劳动
颠覆式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长期记忆能力
稍微对照一些行业的基本要求,针对行业的底层员工来说--
不用担心被替代的职业:研发岗,农业,军事,线下体力岗位,服务业,设备运维,医药领域,安全员,公务员,管理职能
需要学习ai辅助的职业:行政助理,数据分析,互联网产品经理和运营,培训,咨询(商业咨询,心理咨询,命理咨询)
事业风险的职业:文案,码农,设计师,策划,客服,翻译,质检
03
—
AI时代的终局
从长远看,AI技术,或者它催生出来的其他技术,必须发挥赋能型技术的作用,带来更多需求和岗位,而这些岗位是AI或机器人无法胜任的(从理论上很难,机器人拥有硅基的大脑和影响物理世界的能力,几乎没有什么人类能做的工作,机器人做不了)
万一AI真的带来大量失业的情况,那么也许需要宏观组织架构上来调控,由国家政府提供保障社会的运行
UBI - 全民基本收入,每人可以从政府领取基本生活费用,大家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
通用基本资产 - 从顶层设计架构入手,全民都有自己的基本资产,通过资产来获得收入 -- 其中一个例子是区块链技术赋能下,普通人可以把自己的数据使用权卖给企业和资本(当下基本互联网企业都在免费获取用户数据);其他的例子包括每个人有自己的智能体,让智能体去干活等等
...
一直以来,人都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来获得意义感,那么在不需要劳动的社会,永远有机器人比你更优秀的社会,该怎么创造价值,寻找意义感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