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竞争已经是红海了,还没有好的盈利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这张图,它们的排名上上下下,普罗大众可能不关心,如果算算后面的资本,那吓死人啊,这赤裸裸的金钱堆积起来的一张图片啊。AI到目前突破了什么吗?为啥这些商家都还没赚到钱呢?先驱倒了不可怕,就怕后浪没有力气接。虽然这些厂商的AIGC工具看似有所不同,但实际上还是没跑出这个圈:主流AI应用产品的功能都是以AI助手和聊天机器人为主,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十分严重。AI厂商热衷于拉流量,还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思维,这没有用。再造不了淘宝、京东这样的奇迹。AI是单品,它是个个人工具,就弄不成一个链条和生态;个人用的话,用也行,不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写个水文、搞个图片、视频、古诗什么的,实际上谁管你搞不搞呢!AI就不是刚需,人机对话,很可能你就腻了。淘宝就不一样了,它的背后是一张涵盖商品、金融、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庞大网状拓扑结构。你可以买到两广的荔枝,能买到甘肃的馍馍。就是因为淘宝APP构建出一个兼顾个性化和规模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这些“流”自由流动,不同的要素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中实现无障碍交互。这个生态链不是一个人对一个工具,这力量就大了,多个环节产生效益。还有微信,微信强大吧,连接了整个地球。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它的背后是你的社会关系,人类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嘛。
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即用户数量越多,网络整体价值呈指数级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理论是完全适配的。用户的增长必然带来价值效益的指数级增长,但是在AI应用方面,用户规模增长的同时,客户价值并没有实现显著的增长。哪怕是当前用户量已经过亿的AI产品,商业价值跟同等体量时的微信和淘宝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有趣的是,这个所谓AI时代,AI等软件赚不了钱,倒是硬件反而赚钱了。这让AI情何以堪啊。AI本来做的是C端个人生意,但他们还得想办法赚B端的钱啊,比如超星的AI产品接了DeepSeek,就得给DS钱。
你用DeepSeek,给钱了吗?以后以后,凭什么给你免费用?你的那点使用流量,一分钱都不值。
强大如微信,大部分的耗费还得靠腾讯云和游戏等事业线给贴补。
AIGC好用不好用,那不是这些厂商给你定制的、优化的,那是资本逐利的副产品啊,脑子里要清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