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的终局:三巨头如何打赢这场看不见的战争?
作者:微信文章2025 年初的 DeepSeek 刷屏了一波,一时风头无量。但是经过了半年时间回过头看,你就会发现其实 DeepSeek 并不是最后的赢家。从 ChatGPT 横空出世以来,不论是各路巨头,还是 AI 六小龙,经历了两年的竞争,现在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最后的赢家就是三巨头:阿里,字节跳动和腾讯。
首先说,国内 To B 市场的天下是阿里的,如今企业应用市场基本上都在用阿里云的 Qwen 大模型。你会问,难道不是 DeepSeek 吗? 这里有个天大的误解!DeepSeek 无论是 V3 还是 R1,就是 671B 的模型,从来没有什么小模型。但是这么大的模型,根本就没有几家公司能部署。真正企业应用,用的都是 DeepSeek 蒸馏过的 Qwen32B 这个小模型,然后就被以讹传讹说成是 DeepSeek 了。如今 Qwen-32B 基本上达到了最佳性价比,大家都爱用。
接着说,国内的 To C 市场呢?其实是字节跳动的天下。你要问,字节跳动的大模型能打吗?目前还不是很能打,但是你扛不住抖音有流量啊,而且 AI 在视频生成,视频制作和数字人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剪映在短视频剪辑领域几乎要垄断了。而且在字节的豆包 App 娱乐性做的很好,装机量已经仅次于 DeepSeek 了。所以字节不需要大模型强,只要产品体验做好就行了。
最后就是吃到甜头的腾讯。腾讯的大模型混元当然也不能打,但是腾讯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毫不犹豫的拥抱了 DeepSeek,把 DeepSeek 玩的风生水起。最近腾讯的元宝可以直接读视频号的短视频,ima 还推出了知识号,可以和公众号整合。借助微信生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用户。鸡贼,十分的鸡贼。
说到了这里,大家发现了吗? To C 市场真的挺可悲的,其实 AI 大模型没那么重要,还是流量渠道最重要,有了流量,加上良好的用户体验,用什么模型都无所谓。 其实 To B 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 大模型也没那么重要,虽然大家都在用 Qwen 模型,可是老板们不还是一脸懵逼的以为上的是 DeepSeek 吗?
所以 AI 大模型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六小龙要么转型要么歇菜,真正的主菜最后还是巨头们上桌啊,这真是一个无趣又无情的现实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