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6-20 20:49

AI领航思政路,创新铸魂育栋梁——学校举办“AI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

作者:微信文章


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为探索AI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增强育人成效,学校于2025年6月11日在报告厅举办“AI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决赛。



本次大赛以“AI领航思政路,创新铸魂育栋梁”为主题,启动后获全校教师热烈响应。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院级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12名教师脱颖而出,晋级学校决赛。决赛由教务处杨康勇处长主持,分管教学熊晓波副校长、各学院教学副院长、督导及百余位教师到场观摩,共同见证AI技术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



熊晓波副校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力量。推动AI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他特别指出,大赛的核心要义在于探索如何将中国特色育人元素精准融入教学全过程,并鼓励教师们以赛为契机,设计兼具思政深度、人文温度与技术创新的金课,为培养家国情怀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基础。

赛场上,12位参赛教师立足不同学科,将AI技术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堂堂极具创新性的教学范例:



董发贵老师(思想道德与法治):通过AI虚拟形象“小德法”构建互动课堂,以中国航天史为主线,将“爱岗敬业”精神与护理伦理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认同。



王雅文老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针对学生认知痛点,运用“关键词分析-政策解读-职业画像”三步法,引导职业规划与国家需求对接。



傅建华老师(民航服务英语):以刘传健机长事迹为切入点,将AI语音训练融入“机舱急救”情景模拟,在提升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强化“生命至上”的职业准则。



刘云青老师(CG插画):将“古风插画线条”教学与AI生成技术结合,通过解析“十八描”传统技法,提升学生文化审美,增强文化自信。



孔美婵老师(薪酬福利管理):通过“AI辩论-思维导图”双工具,引导学生探讨“学历与薪酬”“职业价值与社会贡献”等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



罗欣老师(急危重症护理学):巧妙运用AI动态演示海姆立克法,结合"中国好人法"案例互动讨论,强化急救技能与“生命至上”理念,实现知德融合。













李亚等6位老师:运用AI虚拟仿真人开展心肺检查实训、AI绘制中国浪漫等,让学生在掌握AI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等。

评审团由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及督导黄昌燕教授组成,人事监察处王冠文副处长监督,从AI技术运用、思政融合度、展示效果、内容创新等维度评分。最终将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6名,结果通过学校OA系统公示。



“大赛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AI赋能思政教育的新起点。”教务处杨处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推进以下工作:一是以赛促教,鼓励教师通过大赛交流提升数字化教学技能,推动AI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二是以赛促创,倡导运用新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在教学创新中融入思政元素,同步建立“AI+思政”教学资源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教学案例;三是以赛育人,发挥AI技术优势,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正如熊副校长所言:当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得以“活起来”,AI也将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文、图 | 教务处

排版 | 新媒体中心

初审 | 林记华

复审 | 杨康勇

终审 | 熊晓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领航思政路,创新铸魂育栋梁——学校举办“AI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