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粽”动员·AI启新章——动漫专业师生以AI+非遗手作激活端午文化基因
作者:微信文章当AI复原屈原形象,当非遗黏土捏出表情包粽子,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拉开帷幕。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媒体学院动漫专业师生团队在张俐等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宁波市鄞州区东胜街道大河社区,与鄞州区东胜街道关工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共同举办了一场以“古今‘粽’动员·AI启新章”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节日、艺术疗愈融合文化传承,为社区居民与各族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端午文化盛宴,为青少年和社区空巢老人搭建起情感桥梁,更以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创新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浸润
从文化传承到
心灵守护的双重使命
此次活动以端午节为内容来源,师生们依托动漫专业优势,将AI技术、非遗手作与心理疗愈深度融合。通过“AI技术赋能传统节日、艺术疗愈融合文化传承”两大主线,探索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情绪释放的创意出口。
现场直击
解码“科技+疗愈”新场景
AI屈原的“次元破壁”。在“AI 屈原”跨次元对话环节,先进科技助屈原“穿越”时空,讲述端午起源,用现代语言与青少年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动漫专业老师详细讲解了AI制作过程,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堂趣味横生的“科技+人文”科普课堂。
非遗黏土的“情绪解码”。非遗黏土工坊成为全场焦点。师生引导居民用超轻黏土制作卡通粽子,通过揉捏、塑形等动作释放压力。同学们和结对子的宁波“爷爷奶奶”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小粽子,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3动漫1班陈若惜同学表示第一次做小老师,又紧张又激动,看到成品出来后比自己做更有满足感。
互动体验区的“精彩纷呈”。射五毒潮玩赛的展板及周边文创产品均为动漫专业同学设计制作。游戏获胜者可获得定制款端午徽章和大河社区“河小志”“狸小格”等文创IP挂件,可爱的卡通形象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史家社区独居老人贺亚琴感慨地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和结对的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
带队教师张俐强调:“我们不是简单复刻传统,而是用Z世代的语言重构文化基因,让传承成为双向治愈的过程。”
大河社区孙书记表示:“这种‘科技为骨、文化为魂、疗愈为脉’的模式,为传统节日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青春方案,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
当AI屈原遇见超轻黏土,当赛博五毒碰撞非遗粽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媒体学院动漫师生用实践创新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对话、可触摸、可疗愈的“活态基因”。这场端午护苗行动,既是文化传承的青春答卷,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让传统温暖现代心灵”的社会实验。未来,随着更多科技与艺术的注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在这样的跨界融合中生生不息。
s
来 源 | 根据甬派相关报道整理编 辑 | 朱淑依撰 稿 | 张俐一 审 | 薛玲丽
二 审 | 张旭棠三 审 | 姚雪存投稿邮箱:10176929610@qq.com更多精彩,尽请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