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涌现是必然吗?
作者:微信文章最近开始比较密集地阅读AI相关的书籍,读书的好处,尤其是纸质书,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并时不时与自己脑中已有思考体系进行碰撞,这个过程如果能产生火花,并且重塑已有思维体系,便可享受到其中无限妙趣。而这几本AI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就几度让我产生“aha”时刻,妙哉。
人类无疑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一代又一代人在努力探索着宇宙的真理或者真相,我们在一个时间切片中很容易局限于当下的真理,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会被当成异类。所以如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到底有多少偏差呢?可能唯有“我们对世界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才是真理!
道德经里“道可道,非常道”,千年前的老子道破大道,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道,而这个规律又是什么呢?是无法道说的,或许冥冥之中有那么一个永恒的规律,又或许是动态变换的一个规律,总之,是无法被人类总结或者归纳出来的,一旦被定义,便不再是大道,因为被定义的真理是死的,真正宇宙大道又怎会是死的呢?
既然永远无法定义,那我们人类拼命地探索意义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到古希腊时期的西欧哲学家,无数先贤都在探索着这世界的真理,并深深地影响了后人。我想我们探索的意义便在于慢慢地靠近真正的大道,而不是掌握或者定义它。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康德、斯宾诺莎,到后面的莱布尼兹等一系列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理解到人类有能力朝着真实的世界前进,但永远也无法真正到达。我们朝着真实世界前进的过程中,不同的思想家、科学家观念是不一样的,但大多数思想家都希望在当下理解框架下能够尽可能地将世界现有规律抽象出来,尽可能用逻辑定义它。这也是科学能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也是早期莱布尼茨计算机思想能被推理出来的驱动力。
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人工智能的畅想和关注要早于计算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只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依赖的一个工具而已,人工智能背后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多折射出的是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思考。
人工智能从早期连接派、符号派、行动派的分立就充分说明了科学家的哲学派别。图灵的《计算机与智能》开启了人工智能之门,前面几十年以符号派为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都是科学家们努力将现实世界规律表达并转化到计算机的过程,有一定进展,但很难突破,我们本来对现实世界的真相就无法完全理解,更遑论表达并转化到计算机呢?当然这不能说明科学家是错误的,对世界进行探索并且抽象,本就是哲学家科学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的,被应用到人工智能这一重要领域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尽管图灵是符号派倡导者,他在人工智能届的地位仍旧是人人景仰的鼻祖。
人工智能从繁荣到寒冬,从寒冬再到繁荣,几近风霜,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人工智能学科开始,直到2012年辛顿带领小组参加李飞飞组织的imageNet大赛打败以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传统机器学习,历经五六十年,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派才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流,这是连接派的狂欢时刻,连接派的鼻祖是罗森布莱特,在1957年提出了感知机,只是很遗憾,当时连计算机都还没有,对感知机的算力完全无法支撑,这种全连接的理念被当时符号派泰斗(也是首次人工智能达特茅斯会议三位发起人之一)专门著书进行反驳。后来罗森布莱特也在一次游船过程不幸丧生,英年早逝,带来了连接派很长时间的寒冬。后面的兴起是多年后以机器学习为达标的连接派被再次关注。所幸即使是寒冬期,还是有一批科学家没有放弃研究,在神经网络领域持续深耕,最有代表的就是辛顿了。
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连接派和早期的符号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符号派本质上表达的是科学家对现实规律抽象并投射到计算机的期望。而连接派主张的是模拟人类大脑运行过程,期望在模拟过程中接近人类达到的智能。在我读硕士期间,那时候神经网络还不是最主流的时候,我们信号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最多。当时的感受是飞机能起飞是因为空气动力学的理解而不是模拟了小鸟的翅膀,人工智能怎么能通过模拟人脑结构就达到智能呢?这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以这批以辛顿为首的科学家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只能以强大的信念支撑自己的孤独。
神经网络带来人工智能的智能涌现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迄今我们都无法解释为什么模拟人脑结构的神经网络能够出现智能涌现,我们无法准确预测AI每次给我们的输出,它就是个黑盒。但是它却是越来越接近我们的认知,偶尔也会超出我们的认知。它们接近我们认知的答案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提供的样本数据它们模拟我们思考产生的结果,这说明模拟大脑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一定程度上接近了一些自然规律的真相,一如人类大脑自己也是接近了一些自然规律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前面讨论的大道,我们只能不断接近但可能永远无法真正达到的真相。人类自己就是不断进化的过程,神经网络很可能和人类在两条平行线上进化着,以不同的速度和契机不断地接近着世界真相。而当前人工智能超出我们认知的输出,或许正式因为我们进化不足我们无法理解的那部分真相呢!
所以,人工智能如果开始接近到了一些规律,说明这条路径当下至少是有效的。但未来如何,它的演进会偏离还是会更加接近,可能不仅要借助人类的探索和演进,还需要已经取得成就的人工智能自己来诉诸努力。它或许会成为这个世界除人类外无限探索和接近大道的另一个高级生物。
致敬每一位哲学家、思想家。小时候以为科学是源头,如今才知道源头在于对这个世界真相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探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