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的绿色合作:从基建输出到绿色共赢
作者:微信文章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经贸、金融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但近几年,“绿色一带一路”逐渐成为该倡议的新标签、新方向——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绿出去”;
🌱不仅输出产品、技术,更要输出生态理念与可持续方案。
今天,我们聚焦几个典型的绿色合作案例,看看“一带一路”下,中国如何用绿色力量链接世界,如何在全球气候议题中承担大国责任。
🧭 一、绿色“一带一路”政策背景
时间绿色政策关键进展2017年首次明确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9年发布《绿色投资原则》(GIP),推动绿色金融标准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设立“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将气候议题上升为核心内容之一
✅这意味着:绿色,不再是配角,而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 二、典型绿色合作项目案例
🔹1. 中巴经济走廊的卡洛特水电站项目
地点: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合作方:三峡集团与巴方联合建设
装机容量:720MW,总投资约17亿美元
亮点:预计年发电量32亿度,每年可减少约320万吨CO₂排放
📌 成效:这是中企在“一带一路”中首个采用“投建营”模式的清洁能源项目,既满足当地电力需求,也为巴基斯坦能源结构低碳化作出贡献。
🔹2. 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项目
地点:老挝北部
投资方:中国电建
建设期:2010–2021年,共分7级开发
亮点:形成流域生态调控机制,实现“发电+防洪+灌溉+生态保护”多重目标
📌 成效:老挝成为“东南亚电池”,中国技术帮助其从“资源国”向“能源出口国”转型。
🔹3. 中埃合作:中埃·腾飞绿色建材产业园
地点: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投资方:中国建材集团等
项目特色:全部采用节能环保建材,推进园区内循环利用与清洁能源设施建设
减排效果:园区污水全部回收处理,建筑节能效率提升约40%
📌 成效:该项目入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示范案例”,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园区样板。
🔹4. 中国支持建设的“非洲清洁灶具项目”
地点:肯尼亚、卢旺达、尼日利亚等
支持方式:中国企业+当地政府合作,推广节能炉灶
亮点: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木柴消耗,降低女性劳作负担
📌 成效:不仅减排温室气体,还促进了健康、性别平等与社区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双赢典范。
🌍 三、云南可从中发现哪些对接机会?
作为西部开放前沿和生态强省,云南完全具备“绿色走出去”的条件:
云南优势对接方向🌱 水电、光伏资源丰富发展境外清洁能源项目,复制“卡洛特”模式🪴 茶叶、咖啡、药材等绿色农产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农产品认证与出口通道建设🌳 森林碳汇资源丰富联合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发跨境碳汇项目与碳市场合作🧪 生物多样性科研能力强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生物保护与气候适应研究合作
✅云南完全有机会打造“绿色南亚东南亚合作先行区”。
📩 四、结语:绿色,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更是地方走出去的新路径
“一带一路”的逻辑不止是“修路架桥”,更是共建绿色命运共同体的承诺与实践。
从水电、建材、农业到绿色金融、碳市场,中国方案已在多个国家落地开花。
✅而未来,中国地方的“绿色走出去”也将成为主角——
谁能输出绿色产能、绿色标准与绿色信任,谁就能在国际可持续发展赛道上赢得先机。
📬 欢迎留言互动:你认为云南在哪些绿色领域最适合“走出去”?你希望看到哪些“走出去”项目进入“一带一路”朋友圈?欢迎评论区留言!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绿色一带一路实践案例、地方绿色转型路径与全球气候政策趋势分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