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5-8 20:51

AI全球前沿追踪(2025.04.01-20205.08)

作者:微信文章




时间:2025年04月01日-05月08日

信息整理:伍子尧

指导老师:游传满

专家精评

2025年4月初至5月初,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在政策、技术、产业与理念方面均出现重要动向,显示出AI领域正处于从技术创新到治理规制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关键点。

美国、沙特、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法规或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塑造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力图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美国通过发布大规模公众意见反馈,提升AI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沙特则通过“数据大使馆”探索数字主权与AI投资创新的新模式;欧盟进一步强化隐私保护框架,以期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占据伦理道德的制高点。这种趋势凸显了AI治理正从单纯的技术规制逐渐转向涵盖数字主权、数据跨境流动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战略高度。

与此同时,技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创新高潮。OpenAI发布的GPT-4.1系列、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3、华为自主研发的高端AI芯片,以及微软通过Security Copilot强化AI自主处理能力的布局,均体现出企业对技术领先地位的激烈争夺。这些技术进展正驱动产业生态迅速扩张,并逐步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同时,产业领袖对AI风险的公开争论,例如哈萨比斯与杨立昆对AI监管路径的激辩,更提醒政策制定者,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潜在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政策难题。

我国在这一全球竞赛中亦已展现出强大的政策包容性、技术创新力与产业发展韧性。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一方面在国内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调研适时出台前瞻性、赋能性、灵活性的政策措施,以构建更加开放且包容的AI产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还须直面美国的技术限制及欧盟强化隐私监管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规则的制定与国际合作对话,尤其是在数据跨境流动、算法伦理、隐私保护及技术出口管制等领域,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实现更长期、更稳定的战略态势。(游传满)

政策发展

白宫宣布正式发布超万条公众对美AI战略的反馈意见

2025.04.24

2025年4月24日,美国白宫宣布,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已正式发布了针对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及国家人工智能优先事项所征集到的超过10,000条公众评论。这些评论是对今年早些时候(例如OSTP于2月14日曾代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相关信息征询书 RFI)发起的信息征询活动的回应,意见征集期主要在2025年3月份截止(不同RFI的具体截止日期有所不同,例如分别为3月15日和3月31日)。

OSTP方面表示,此次大规模公开的反馈意见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公民社会组织及广大民众等多元主体,相关评论的详细内容已通过政府官方渠道(例如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NITRD网站自4月10日起已更新并提供了公众回复的列表)供公众查阅。这些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风险管理、教育与劳动力培养、基础设施建设、伦理道德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的建议,将为美国政府制定和完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以及推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关键决策参考。此举被视为美国在人工智能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升透明度和加强公众参与度的一项重要体现。

信息来源:

https://www.whitehouse.gov/articles/2025/04/american-public-submits-over-10000-comments-on-white-houses-ai-action-plan/



美国白宫官网关于发布AI公众评论文章的截图 (图源:美国白宫官网)

沙特阿拉伯启动“数据大使馆”计划,探索数字主权与国际数据传输新模式
2025.04.29

2025年4月29日,法律资讯平台JDSupra报道,沙特阿拉伯正积极推动一项名为“数据大使馆”(Data Embassies)的创新计划,旨在加强国际数据的安全传输并维护其数字主权。该计划由沙特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主导,通过在其他国家建立受沙特法律管辖的安全数据中心,来存储和管理沙特阿拉伯的敏感和关键数据。

“数据大使馆”的核心理念是为国家数据在境外提供一个受本国法律保护的“避风港”,类似于传统外交使馆的治外法权概念。此举不仅旨在保障沙特国家数据的安全与合规,也是其“2030愿景”中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吸引外国投资和将沙特建设成为全球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的关键步骤。通过这一模式,沙特期望在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同时,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并为国际数据治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计划的推行可能涉及与东道国签订特定的双边协议。

信息来源:

https://www.jdsupra.com/legalnews/saudi-arabia-pioneers-data-embassies-8553390/



沙特“全球 AI 中心法”的咨询草案首页 (图源:沙特阿拉伯通信、空间和技术委员会 (CST)官网)

美国德克萨斯州众议院通过《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法案》(TRAIGA)

2025.04.23

2025年4月2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众议院投票通过了经过修订的《德克萨斯州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法案》(TRAIGA,据neuron.expert报道可能对应HB 1709等提案)。该法案旨在为在德州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系统设立一套全面的监管规则。

根据最新信息,最终通过的TRAIGA版本较其初稿有显著调整。值得注意的修改包括:取消了针对“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特定规定;将部分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的适用对象主要限定于政府相关的AI开发者和部署者,而非所有主体;并且删除了原先要求所有AI部署者进行年度影响评估及制定风险缓解政策的条款。

尽管如此,TRAIGA仍明确禁止了AI在特定场景的应用。部分禁令仅针对政府使用AI的行为,例如禁止利用AI进行“社会评分”,或未经授权使用AI系统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收集生物特征数据及利用此类数据进行个体识别。其他一些禁令则普遍适用于所有公共及私营商业AI系统的开发者和部署者,包括禁止开发旨在操纵人类行为以促使其自我伤害、伤害他人或犯罪的AI系统,禁止开发仅以侵犯美国宪法所规定权利为目的的AI系统,禁止开发旨在非法歧视受保护群体的AI系统,以及禁止开发以制作或分发特定非法露骨色情内容和儿童色情内容为唯一目的的AI系统。

该法案授权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负责对潜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执法,每次违规行为将面临1万美元至20万美元不等的罚款。TRAIGA预计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德克萨斯州在寻求平衡AI技术创新与伦理风险、保护公民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信息来源:

https://www.forbes.com/sites/alonzomartinez/2025/01/17/texas-hb-1709-the-ai-law-every-employer-needs-to-know-about/



《德克萨斯州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法案》 (图源:Forbes)

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发布AI使用与采购新政,旨在加速联邦政府AI应用

2025.04.03

2025年4月3日,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发布了两份重要的政策备忘录(M-25-21 和 M-25-22),为联邦机构在人工智能(AI)的开发、采购和使用方面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方针。此举旨在落实特朗普总统此前签署的旨在“消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障碍”的行政命令(如E.O. 14179),并取代了之前的部分AI相关指令。

新指南的核心目标是推动联邦政府内部形成“前瞻性、亲创新、亲竞争”的AI应用思维,加速AI技术的负责任部署,同时精简不必要的官僚限制。备忘录M-25-21《通过创新、治理和公众信任加速联邦政府对AI的使用》要求各机构加强AI治理(例如设立机构AI治理委员会、任命首席AI官),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高影响力AI”应用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部署前测试和影响评估),并鼓励优先采用美国本土开发、安全可靠的AI产品和服务。备忘录M-25-22《推动政府高效采购人工智能》则侧重于优化AI采购流程,确保采购过程的竞争性和效率,并对数据权利、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两份文件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在AI监管和应用策略上的重要调整,力求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隐私和公民权利的前提下,最大化AI为公共服务带来的效率和效益,并进一步巩固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信息来源:

https://www.ropesgray.com/en/insights/alerts/2025/04/white-house-issues-guidance-on-use-and-procureme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



M-25-21备忘录首页(图源:白宫官网)

技术创新

阿里巴巴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3,编程能力超越中外竞品

2025.04.29

阿里巴巴集团于4月29日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3”(Qwen3)系列,在编程能力、数学推理等核心技术指标上实现性能突破。据官方介绍,该系列在多个维度优于OpenAI及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的同类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AI竞赛中的技术优势。

通义千问3共包含八个模型,采用自研混合推理架构,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切换,适用于多种终端场景,并已实现全球开源。目前该模型已接入AI助手“夸克”(Quark),根据aicpb.com数据,夸克已成为中国月活跃用户最多的AI聊天工具,通义系列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3亿次。

信息来源:

https://cn.wsj.com/articles/%E9%98%BF%E9%87%8C%E5%B7%B4%E5%B7%B4%E5%8F%91%E5%B8%83%E6%96%B0%E4%B8%80%E4%BB%A3ai%E6%A8%A1%E5%9E%8B%E5%8D%83%E9%97%AE3-%E5%B8%82%E5%9C%BA%E7%AB%9E%E4%BA%89%E6%97%A5%E8%B6%8B%E6%BF%80%E7%83%88-900acf39?mod=cn_technology



参观者参观阿里巴巴展位(图源:ALY SONG/REUTERS)

微软Security Copilot引入AI智能体,自主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2025.04.28

面对日益严峻且呈指数级增长的网络攻击态势——微软威胁情报显示其每日处理高达84万亿次安全信号,且密码攻击频率可达每秒7000次——微软公司于2025年4月底(如在RSA Conference 2025期间)宣布对其安全平台Security Copilot进行重大扩展,正式推出一系列新型人工智能(AI)安全智能体(AI agents),旨在自主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此次扩展的核心是引入了具备更高自主性的AI智能体,它们能够协助安全团队自动执行高强度的安全和IT任务。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网络钓鱼分类智能体”(Phishing Triage Agent),该智能体能够自主处理常规的网络钓鱼警报和攻击。鉴于微软在2024年就曾为客户检测到超过300亿封网络钓鱼邮件,此类自动化工具的出现将极大缓解人工安全团队的压力,使其能专注于更复杂的威胁分析和主动防御措施。

首批进入预览阶段的智能体包括6款由微软自主构建的以及5款由合作伙伴开发的版本。这些AI智能体不仅能处理网络钓鱼,还将覆盖数据安全、身份管理、漏洞修复和威胁情报等多个关键领域,并与Microsoft Defender、Entra、Purview及Intune等安全产品深度集成。微软表示,这一向“智能体化”(agentic)AI系统的转变,将在保持必要人工监督的前提下,有望彻底改变组织管理其网络安全态势的方式,实现更快速、更高效的威胁响应。

信息来源: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blog/securitycopilotblog/rsa-conference-2025-security-copilot-agents-now-in-preview/4406797



微软Security Copilot平台及其新型AI安全智能体示意 (图源:Microsoft Tech Community / 微软官网)

华为研发昇腾910D芯片,意图在AI算力上追赶英伟达

2025.04.28

华为正加快推进新一代AI芯片昇腾910D的开发与测试,力图在高端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实现对英伟达H100芯片的替代。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已与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合作验证该芯片的可行性,首批样品最快将于5月底交付。昇腾910D是昇腾系列的最新版本,专注提升AI训练性能,旨在突破当前由美企主导的技术瓶颈。

在美国持续加强对华先进芯片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华为被视为中国AI芯片自主攻关的核心力量。2024年,华为预计已向国有电信运营商及字节跳动等客户交付超80万块昇腾910B/C芯片,部分客户正洽谈扩大订单以替代受限的英伟达H20产品。华为还于4月推出由384块昇腾910C组成的CloudMatrix 384系统,在特定应用下性能有望超越72块英伟达Blackwell芯片,尽管功耗更高,但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

信息来源: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D%8E%E4%B8%BA%E5%BC%80%E5%8F%91%E6%96%B0%E6%AC%BEai%E8%8A%AF%E7%89%87-%E5%8A%9B%E4%BA%89%E4%B8%8E%E8%8B%B1%E4%BC%9F%E8%BE%BE%E5%8C%B9%E6%95%8C-3cedb4ce?mod=cn_technology



参观者在华为的昇腾AI展位上参观(图源:Andy Wong/AP)

OpenAI发布GPT-4.1系列模型,编码与长文本处理能力实现飞跃

2025.04.14

2025年4月14日,OpenAI宣布通过其API正式发布最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4.1系列。该系列包含旗舰模型GPT-4.1,以及更轻量级的GPT-4.1 mini和GPT-4.1 nano版本,旨在全面提升模型在编码、复杂指令遵循以及长文本理解与处理等核心能力。

GPT-4.1系列最引人注目的升级之一是其高达1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较之前GPT-4o模型的128K tokens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一扩展使得新模型能够处理和理解包括完整代码库、长篇研究报告和书籍在内的海量信息,为开发者构建更复杂、更具深度的AI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在性能方面,官方数据显示GPT-4.1在如SWE-bench Verified等特定编码基准测试中,相较于GPT-4o等先前模型取得了约21.4%的显著性能提升,并且在遵循复杂指令的准确性上也更为出色。

此外,GPT-4.1系列模型在成本效益和运行效率方面也进行了优化,例如GPT-4.1 mini版本在提供与GPT-4o相当甚至更优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延迟和API使用成本。该系列模型的知识截止日期已更新至2024年6月。随着GPT-4.1系列的推出,OpenAI也宣布将逐步淘汰API中的GPT-4.5 Preview版本,因GPT-4.1在许多关键能力上提供了相似或更优的性能且成本更低。GPT-4.1系列的发布,标志着OpenAI在推进大模型实用性、可访问性及其在各行业深度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信息来源:

https://openai.com/index/gpt-4-1/



OpenAI GPT-4.1系列模型的核心特性与改进 (图源:OpenAI官网)

行业动向

OpenAI放弃营利化改革,重申非营利治理结构2025.05.06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正式宣布终止将其业务转为营利性实体的改革计划,维持现有由非营利董事会领导的治理结构,并将旗下“利润上限”子公司改组为公益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表示,新架构更为清晰透明,有助于在履行公共使命与保持投资吸引力之间取得平衡。该决定是在与多方磋商后作出,预计将获得政府批准。

此次调整也被视为回应外界质疑,尤其是埃隆·马斯克对OpenAI营利化的法律挑战和收购尝试。公司现有投资者如微软、软银持续关注治理架构走向。董事会主席Bret Taylor指出,未来员工、投资者与非营利方均可持有公益公司股份,该结构有望使OpenAI成为全球最具资本实力的公益组织之一,专注资助AI领域的社会使命项目。

信息来源:

https://cn.wsj.com/articles/openai%E6%94%BE%E5%BC%83%E8%BD%AC%E5%8F%98%E4%B8%BA%E8%90%A5%E5%88%A9%E6%80%A7%E5%85%AC%E5%8F%B8%E7%9A%84%E8%AE%A1%E5%88%92-034500be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在巴黎的活动亮相(图源:Nathan Laine/Bloomberg News)

Flytxt宣布多项战略AI合作,加速行业Agentic AI应用落地

2025.04.28

2025年4月28日,在迪拜举行的SynergyX Partnership Day活动上,专注于为订阅型业务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先驱企业Flytxt宣布了一项重大市场拓展计划,通过一系列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其Agentic AI(智能体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创新。

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将Flytxt的先进AI技术嵌入到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中,共同为欧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关键市场的多个行业(包括电信、金融服务、零售、政府、酒店及医疗健康等)开发定制化的AI应用场景。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共同创造价值:Flytxt提供核心AI技术,合作伙伴则负责开发特定领域的用例并推动市场执行。例如,在欧洲,Profile as a Service GmbH (PaaS) 公司将把Flytxt的AI和客户价值管理(CVM)解决方案整合到其Reach-Me产品线中,并与Aduna及德国电信等合作,致力于构建一个符合GDPR规定、连接数十亿消费者的生态系统。

Flytxt强调,这些战略联盟旨在将Agentic AI推向应用前沿,通过实现规模化的数据驱动自主决策与行动,为企业解锁新的商业可能性并加速价值创造。此举是Flytxt凭借其十余年在AI领域的深厚研发积累,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推动AI技术在真实世界中广泛赋能的重要步骤。

信息来源:

https://sg.finance.yahoo.com/news/flytxt-announces-strategic-ai-collaborations-020000520.html



Flytxt在迪拜SynergyX Partnership Day活动上宣布其全球AI战略合作计划 (图源:Flytxt / PR Newswire)

Hugging Face收购法国Pollen Robotics,加速AI与物理世界融合

2025.04.14

2025年4月14日,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社区和平台Hugging Face宣布正式收购法国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Pollen Robotics以其开源的人形机器人平台Reachy(特别是Reachy 2型号)而闻名,该平台已被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研究机构用于交互式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研究。

此次收购标志着Hugging Face从纯软件和模型服务向人工智能的物理应用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Hugging Face表示,其目标是将庞大的AI模型库、工具(如其LeRobotHF机器人代码库)与实体机器人硬件相结合,从而弥合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之间的差距。通过这一举措,Hugging Face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民主化,创建一个开放、可访问、可定制且注重隐私的AI机器人未来。

作为收购的一部分,Hugging Face计划销售Reachy 2机器人,并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代码完全开源,以鼓励开发者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创新。Pollen Robotics的团队和专业知识也将融入Hugging Face的机器人计划,该计划由前特斯拉工程师Remi Cadene领导。此举被视为Hugging Face在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的战略布局,有望利用其强大的AI生态系统和社区力量,加速通用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

信息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us-labor-department-investigating-nvidiahttps://www.therobotreport.com/hugging-face-bridges-gap-between-ai-physical-world-pollen-robotics-acquisition/-amazon-backed-startup-scale-ai-2025-03-06/



Reachy是一个为研究而设计的模块化人形平台(图源:Pollen Robotics)

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LM)隐私风险与缓解措施报告

2025.04.10

2025年4月10日,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发布了一份题为《人工智能隐私风险和缓解大型语言模型(LLM)报告》的重要文件。该报告是EDPB“支持专家库”(Support Pool of Experts)计划的成果之一,旨在汇集行业领先专家的见解,为各成员国的数据保护机构(DPA)在理解和监管大型语言模型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报告深入分析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运作方式及其在隐私和数据保护方面带来的特定风险。EDPB在报告中不仅帮助DPA等监管机构更好地认知LLM技术,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论,用于识别、评估和有效减轻这些新兴风险,并通过一系列实际用例展示了该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

此外,该报告对于LLM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而言也是一项实用的参考工具,有助于他们履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第25条(通过设计和默认为数据保护)和第32条(处理活动的安全性)所规定的义务。EDPB同时强调,尽管这份报告不能替代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进行的数据保护影响评估(DPIA),但它可以作为DPIA流程的一个有益补充。此报告的发布体现了EDPB在积极应对新兴AI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努力加强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

信息来源:

https://www.edpb.europa.eu/our-work-tools/our-documents/support-pool-experts-projects/ai-privacy-risks-mitigations-large_en



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官网《人工智能隐私风险和缓解大型语言模型(LLM)报告》页面(图源:EDPB官网)

斯坦福大学发布《2025年度AI指数报告》,揭示全球AI产业投资与应用热潮

2025.04.07

2025年4月7日,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AI)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第八版《人工智能指数报告(AI Index Report 2025)》。这份年度报告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度分析,已成为衡量AI进展的重要参考。

报告揭示,2024年全球AI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动向:

企业投资与应用空前高涨:全球范围内,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和采纳速度显著加快。2024年,美国在AI领域的私人投资高达1091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生成式AI尤其受到资本青睐,全球吸引了339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同比增长18.7%。同时,报告显示已有78%的组织在2024年应用了AI技术,较2023年的55%大幅提升。

产业界主导AI模型开发:在尖端AI模型的研发方面,产业界的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近90%的知名大型AI模型来自工业界,这一比例较2023年的60%有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学术界则继续在高度引用的基础研究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模型能力持续增强且更易获取:AI系统在各类基准测试中的性能持续提升,并在视频生成、特定编程任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得益于更高效的小模型及硬件发展,AI的推理成本大幅下降(例如,GPT-3.5级别性能的推理成本在两年内下降超过280倍),使得AI技术变得更经济、更易于获取和应用。该报告强调,尽管AI技术发展迅猛,但在信任、监管和公平获取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报告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行业领袖提供了决策所需的宝贵数据和洞见。

信息来源:

https://hai.stanford.edu/ai-index/2025-ai-index-report



《2025年度AI指数报告》中揭示的全球AI投资与应用趋势 (图源:斯坦福大学HAI)

大咖言论

AI未来激辩:Bengio与LeCun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论道AGI风险、LLM与监管

2025.05.02

2025年5月2日,两位被誉为“AI教父”的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与杨立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路径、潜在风险及监管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激辩。

约书亚·本吉奥对AI的快速发展表达了深切忧虑,警告其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甚至有“摆脱人类控制”的风险,因此他强烈呼吁对AI进行严格监管并设立“护栏”,同时构想AI应发展为专注于理论生成而非自主行动的“柏拉图式科学家”。

杨立昆则对短期内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认为当前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并非通往AGI的正确路径且存在明显局限。他倡导通过开源AI来确保技术发展的普惠性以避免垄断,并展望构建目标驱动的、能为每个人服务的AI智能助手。

这场高级别对话凸显了AI领域内部关于生存风险认知、技术发展路径(强监管对垒开源赋能)的核心分歧,对全球AI的研发方向和政策制定均具有深远影响。

信息来源:

https://news.nus.edu.sg/nus-120-dss-godfathers-of-ai-yoshua-bengio-and-yann-lecun/



Yann LeCun教授(左)和Yoshua Bengio教授(右)分别在NUS120杰出演讲者系列的演讲中发表了他们对人工智能(AI)的未来前景、当前AI系统的局限性以及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看法(图源:新加坡国立大学新闻网)

英伟达CEO黄仁勋:AI工厂将成为美企标配,助力本土制造与就业增长

2025.05.01

在2025年4月30日举行的“山与谷论坛”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美国所有企业未来都将需要AI工厂,或转型为AI工厂,以适应数字经济转型。他定义AI工厂为集成芯片、软件、设计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平台,既可用于开发AI模型,也能支持实体产品的智能制造。黄仁勋指出,每一件未来产品都将有一个AI版本,AI工厂将是关键基础设施。

黄仁勋还强调,AI工厂将带动美国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并在建筑、钢铁、信息技术等领域创造大量技术岗位。他肯定美国本土制造政策,并宣布英伟达将首次在美国制造AI超级计算机,实现关键AI设备本地化。在出口监管加剧背景下,黄未正面回应美方限制措施,但呼吁政策制定者加速推动美国AI产业全球发展。据悉,他将于次日赴众议院就出口合规议题进行闭门交流。

信息来源:

https://cn.wsj.com/articles/nvidia-ceo-says-all-companies-will-need-ai-factories-touts-creation-of-american-jobs-12844eef?mod=cn_technology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4月30日举行的山与谷论坛上(图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谷歌DeepMind哈萨比斯《60分钟》专访:AGI或十年内到来,警惕失控与滥用风险

2025.04.20

2025年4月20日,谷歌DeepMind首席执行官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专访中,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与隐忧。哈萨比斯预测,具备人类水平认知能力的人工通用智能(AGI)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实现,并有望在解决疾病、实现“彻底富足”以及加速科学发现(如自主提出新假说)等领域带来巨大福祉。

然而,这位AI领域的先驱也表达了其深切的担忧。他指出,AI发展面临两大核心风险:一是强大AI技术被“恶意行为者”滥用;二是如何确保日益强大的自主AI系统始终与人类的价值观和意图保持一致,即“对齐”问题或“失控”风险。哈萨比斯强调,AI发展正处在“指数级增长曲线上”,虽然当前AI尚不具备自我意识或真正的想象力,但必须为其构建“护栏”,并呼吁全球领先的AI实验室、政府及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合作,共同负责任地管理这项变革性技术,包括向AI系统灌输道德价值和安全限制。

信息来源:

https://www.cbsnews.com/news/google-artificial-intelligence-demis-hassabis-60-minutes/



谷歌DeepMind CEO戴密斯·哈萨比斯在《60分钟》节目中畅谈AI的未来与挑战 (图源:CBS News / 60 Minutes)

| 原创声明 |

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号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 IIA-paper@cuhk.edu.cn。

GBA 新传媒

统筹|游传满 冯箫凝

校对|杨芸淞

排版|许梓烽

审核|伍子尧

关注我们



大湾区评论

事实·洞见·影响

-------------------------

往期回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全球前沿追踪(2025.04.01-20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