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5-8 15:33

AI领航,智启课堂|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竞潮小学AI赋能教学研讨活动

作者:微信文章













AI领航

智启课堂



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竞潮小学

AI赋能教学研讨活动



5月6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竞潮小学举行了以“智启课堂,AI赋能未来学习”为主题的AI助力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活动通过教师示范课、课题分享与专家讲座,展现了AI技术如何为教学注入新活力,为师生成长开辟新路径。本次活动,特邀语文教育专家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教育技术专家杭州师范大学杨俊锋教授参加。









AI赋能课堂:从故事新编到识字创新
钱李颖老师执教习作课《故事新编》。课堂上,学生借助AI工具生成《龟兔赛跑》的科幻版、互助版等新奇故事,在“排列组合法”中探索多元结局,打破“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式。通过AI视觉化工具,学生化身“小编剧”,设计四格分镜,体验“一波三折”的情节推演。在这节课中,AI不仅让写作更具画面感,更让学生在逻辑推演中感受到科技与文学碰撞的魅力。”



杨玲丽老师分享了课题《AI赋能:小学低段语文“创意识字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她以“汉字大家族”“汉字小陷阱”等模块为例,展示如何利用AI技术将枯燥的识字教学转化为趣味探索——学生通过图画、思维导图创编个性化识字书,教师则借助AI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学习难点。杨老师的研究,通过AI让识字从机械记忆走向深度理解,也让课堂从单向输入变为多元共创。



专家赋能:AI教育的理论深耕与技术实践
王崧舟教授以钱李颖老师的课堂为切入点,从四个维度深度剖析AI赋能的教学逻辑:

1.主体赋能:王崧舟教授提出AI到底是为教师的教赋能还是为学生的学赋能?教师要明确的是AI不仅是工具,更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协作伙伴,不能一昧让AI为教赋能。

2.对象赋能:技术应服务于学生的兴趣激发与表达需求,在习作教学中可运用AI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表达动机,而非用AI取代人文思考。

3.方法赋能:借助图片生成技术,将抽象故事具象化,能有效降低写作门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画面感的作家”。

4.形式赋能:AI与学科融合需突破技术堆砌,追求“无痕渗透”,例如通过情节推演工具培养逻辑思维。



杨俊锋教授则从技术应用角度提出三大主张:

1.工具整合:AI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一脉相承,教师可灵活运用phET(互动仿真平台)、UU在线(资源生成工具)等,实现动态化内容呈现。

2.资源重构:AI能快速生成适配学情的教学资源,如定制化习题、跨学科情境案例,让课堂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3.互动优化:AI的即时反馈功能可构建“
教学循环链”:学生答题—系统分析—教师调整策略,同时课堂录像与数据记录为教师提供精准复盘依据”。

在活动现场,杨俊锋教授还演示了AI生成图片、视频、物理化学科实验等工具,生动展现“技术如何让教学更轻盈”。



未来展望:以AI为翼,共绘教育新图景
本次活动是竞潮小学探索智慧教育的缩影。竞潮小学正以创新之姿,拥抱AI赋能的教育新时代。通过AI,每个孩子都能成为“AI技术的受益者”,每位教师都是“智慧课堂设计师”。



END


校训:修德竞业伴飞潮鸣

校风:明德笃学伴竞发展

教风:敬业乐群伴教育人

学风:求真创新伴学成长

文字|周洁雅

图片|叶胜佳

排版|王菲

一审|谢海林

二审|王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领航,智启课堂|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竞潮小学AI赋能教学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