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应用层爆发前夜,什么领域将诞生下一个 “谷歌”!
作者:微信文章寒冬里的破局信号
chatgpt刚问世的时候,很多人被它的表现惊艳,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质疑它是否有真正的智能,甚至拿一些表现不如人意的回答来试图证明所谓的智能不存在。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怀疑AI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会不会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革命现在还未可知,即使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哪个不知名的公司里面突然诞生什么惊天的产品。
就比如过年期间deepseek的惊艳表现,它甚至不是正儿八经的搞互联网那帮科技公司搞出来的。
现在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市场,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可投,朱啸虎也有迷茫,但历史证明低谷期往往诞生巨头(例: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谷歌、亚马逊)
人对未来做的预判往往错的离谱,因为我们大多的推演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但是又不得不回头看,试图找到一丁点有迹可循。所以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AI时代(尤其是AIGC),我们正处在什么节点。答案是“思科时刻”已至,应用层价值爆发前夕。思科是曾经的硬件巨头,互联网是在它硬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曾经的美股的巨无霸。地位和现在的苹果,谷歌和英伟达相当。现在的大模型可以认为,是AI应用的基础“用“硬件”,而且遵循着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大者恒大,就好像在腾讯之后再无社交媒体,或者只能做一些细分场景的市场,但是国民性的第一选择,只有微信。大模型到最后也会决战出一家技术层面,成本方面领先的巨头。应用开发方面的基础设施。而对于创业者/投资者如何布局就成为一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我认为是,找到细分场景的应用机会,不要试图去做通用型的模型。什么意思?比如淘宝搭建了一个平台,你去做贸易去卖货,腾讯搭好了台,你去做私域做微商都是机会。但如果你说不满足于此,我也要做一个淘宝,做一个微信出来,那不好意思这个战场基本已经清扫干净了。而且别看现在英伟达现在股价遥遥领先,但是后面的巨头可能不再是它,而是基于硬件基础上的杀手级应用。一、逆周期逻辑:为什么现在是“贪婪时刻”?
巴菲特有句名言广为人知: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现在正是处在这样的临界点。chatgpt刚横空出世的时候,市面上当时有媒体统计出来将近100多个大模型厂商,现在还有声量的寥寥无几。一级市场数据融资额也在下降,但是不代表机会消失,而是噪音减少(2023年AI赛道早期项目估值不降反升)案例1:2000年思科登顶后,应用层的企业比如谷歌,脸书,微软这些企业10年创造10倍价值。还有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寒冬中崛起的字节跳动、拼多多。现在硬件基建成熟(英伟达、云计算),下一个机会在哪?可以遇见的是应用层创新窗口打开,当很多创业者不再一窝蜂的挤去做大模型,而是深入到各行各业,真正用大模型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难题,或者解决起来成本很高的问题,再或者找到一些痛点需求,用AI去解决。AI才会像水一样,深入到各行各业。互联网是一场信息革命,打通了新的隔阂,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但归根到底,是信息层面的变革。AI类比成大脑,甚至比大部分人都强的多的大脑,很多人会挑刺说大模型在某某方面比不上人类,但是单拎出来,很多能力都已经吊打普通的打工人,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焦虑自己的工作不保的原因之一。一个强大的大脑,如果用来把很多行业再做一遍,是一个多大的机会,会带来多大的变革,难以想象。二、创业方法论:如何“做难而正确的事”?
作为普通人,或者创业者机会在哪,就是回归到常识。不追逐风口,而是专注“非共识但可验证”的需求。什么意思?回归到能用AI来解决什么问题上面去?特别你发现的一些痛点,这个痛点是别人愿意付费的。别把创业看得很高大上,一上来就是大写字楼,一大堆人。创业是找到痛点,解决问题,然后收钱。你解决的问题越大,越多人愿意付费,你的收入就越高就这么简单。而现在可以说AI给很多创业者带来的更多是机会,比如说以前很多想法,就光是验证要很考验创业者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资金人脉,现在你甚至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去开发一个软件,就算不完善,开发成本也比以前要低的多。
三、行动清单:创业者/投资者的下一步
创业者用“最小闭环”检验项目,当验证想法的成本降低之后,利好那些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创业者。举个例子,做电商的,做图的需求,写详情的需求,找产品痛点买点的需求等等,现在已经涌现出来很多垂直的应用。很多大模型厂商还没找到靠谱的盈利方式的时候,这些垂直的应用已经开始收费了。而且对比以前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和效率却可以提升很多,付费的意愿就不用说了。老板都会用脚投票。总结下来就是,从重度垂直领域切入,最好是你熟悉的行业,避免与巨头硬刚,基于你的了解找这个行业最痛的点,做相应的解决方案没准你比别人刚早踏上变现之旅。要记住商业的目的是变现而不是满足虚荣心。产品的价值在于满足切实存在的需求而不是自嗨。穿越周期的确定性
伟大企业诞生于冬天的播种,而非春天的狂欢,优秀的创业者聚焦于变化中的不变。商业的永恒的魅力在于价值的创造和痛点的满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