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列”|四大开展人工智能竞赛
作者:微信文章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导读:最近参加了很多类似AI创业的讨论,其中有一位嘉宾显然已经开始准备颠覆咨询行业了;幸好,目前他颠覆的是给餐饮行业做菜单设计的咨询公司。不过,整个咨询行业也是在颤抖,而四大也是磨刀霍霍。
来源:AI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
1、四大开启人工智能竞赛
四大专业服务公司正在展开自己的人工智能竞赛。
德勤、安永、普华永道和毕马威多年来一直在大力投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竞相为客户打造最佳解决方案,并优化内部运营。拥有数十万员工的四大公司的创新为全球企业树立了榜样。
如今,四大已经进入技术行业从业者通常所说的第三波人工智能:代理型人工智能。它围绕着智能系统或“代理”展开,这些代理可以在没有人类输入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或做出决策。与仅回答问题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不同,人工智能代理可以采取行动。
德勤和安永宣布推出新的代理型人工智能平台,这两个平台均与英伟达合作开发。
德勤的平台名为Zora AI,该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多种“智能数字工作者”或代理,这些代理能够感知、推理并自主行动以完成任务。德勤表示,该平台将充当“数字劳动力,改变工作方式”。
德勤的财务团队已经在使用该平台,该公司计划在年底前让数千名员工使用Zora AI。
Zora AI代理将支持德勤员工完成财务任务,例如费用和发票管理、销售和绩效趋势分析以及营运资本需求的优化。该平台还将扩展以支持其他功能,包括采购、销售和市场营销以及客户服务。
在同一天,安永推出了EY.ai代理平台,这是一个代理型人工智能平台,最初将由该公司税务部门的8万名员工使用。他们将能够使用150个税务代理来协助完成数据收集、文件分析和审查以及所得税和间接税合规等任务。
2、AI解放生产力
德勤和安永都表示,代理型人工智能将对员工有帮助,并在工作场所带来变革。德勤美国首席执行官表示,代理型人工智能标志着“自主企业时代”的开始,将改变工作和商业模式。
该公司表示,Zora AI将使财务团队的成本降低25%,提高40%的生产力,并“每年解放数千小时的工作量”。
安永全球增长与创新管理合伙人在新闻稿中同样称赞了代理型人工智能的潜力,称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业务运营”。他表示,这种技术提供的可操作见解“将决定企业是成功还是落后”。
由税务专业人员和人工智能代理组成的联合劳动力将在明年努力超过300万税务合规案件,并重新定义超过3000万税务流程。
安永此前使用税务模型进行的测试显示,与通用模型相比,答案质量有所提高,准确率达到86%。
3、AI改变商业模式
在实现支持者承诺的人工智能代理将带来的巨大变革潜力之前,四大公司和其它企业必须首先弄清楚如何管理这种新的数字劳动力类别,以及如何最好地将新解决方案整合到他们的商业模式中。
在1月份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安永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代理的力量迫使该公司重新考虑其商业模式。与其根据安永可能在项目上花费的小时数和资源向客户收费,人工智能代理可能需要一种“软件即服务”的方式,客户根据结果付费。
在英伟达GTC大会的关于用人工智能赋能联邦劳动力的小组讨论中,德勤合伙人表示,整个咨询行业正在因人工智能转型而受到“颠覆”。该合伙人说:“在德勤,不再接受不以工程为先的思维方式。”
她负责领导德勤的人工智能员工发展工作。随着行业的转变,德勤员工需要“首先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其次才是顾问”。
毕马威全球人工智能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将人工智能代理融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中,将其作为“与我们在审计、税务和咨询业务中才华横溢的人紧密合作的创新数字团队成员”。
毕马威正在与技术合作伙伴合作,围绕客户服务、质量、洞察力、报告、保证和效率创建代理型解决方案。很快,毕马威将与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充满智慧(智商和情商)的代理型劳动力并肩工作,他们无视隔阂、边界、政治,从不睡觉...,毕马威的一位发言人补充道。
普华永道也在努力确定代理型人工智能如何融入公司的运营中。普华永道英国首席技术表示,重点在于它如何“提高运营效率,改变客户体验,并推动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
他补充说,普华永道就代理型人工智能对其员工队伍的“变革性影响”向客户提供建议,并表示“信任、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控制措施从一开始就纳入其中”。普华永道公司内部已经构建并部署了用于“数据摄取、调查和清洗”的代理,并拥有一个“以复杂的方式与客户沟通的代理型框架”。
总结,把标红的部分和各位读者分析下:
(1)为什么重新定义流程?传统数字化转型落地需要流程上的配合,而初期的AI落地也是要强调先要搞懂企业里的流程,然后再去落地相应的AI从而嵌入到流程中。笔者在前几年也是这样的思维逻辑。但是,由于Agent有自主规划任务的能力,很可能未来“企业的流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Agent规划了”。参考:《人工智能|未来还需要流程(/方法论)吗?》。
(2)收费模式的变革?这个已经讨论的非常多了,也可以参考《》。笔者在过去也谈过过,传统的SaaS为坐席付费、咨询为“人天”付费,所以需要配套非常重的售后资源来保证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释放SaaS的价格、或者需要咨询团队长期在客户那onsite保证客户“看得见”。而在AI时代,大家可以简单些,到底AI实现了什么,按照这个价值去收费就可以了。这个也是传统咨询行业产生挑战的方面之一。
更多关于“AI+”系列的课题,欢迎关注公众号;也欢迎扩展阅读:《咨询|前麦肯锡员工用AI写提案:咨询公司在AI时代的下一波增长点》。
对于德勤的Zora AI具体功能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关注公众号;文章已经在起草的过程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