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3-31 17:56

DeepSeek AI4RUC系列课第5讲成功举办,AI驱动+学生创新!揭晓知是社区学术应用

作者:微信文章


3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简称“创新平台”)成功举办DeepSeek AI4RUC系列课程第五讲。本次课程以 《校内学术应用:知是社区创新纪录分析平台》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大三本科生李知非主讲。该系列课程将持续聚焦学科交叉创新,通过系统性技术培训与实战案例分享,助力全校师生掌握智能时代科研创新的方法论与工具箱,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社科研究的深度融合进程。



主讲人简介



李知非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大三本科生

技术领域:机器学习系统、云计算

项目经验:知是学术社区、SkyPilot多云工作流系统、RUCChatDeepSeek大语言模型服务等

内容回顾

1

课程聚焦普及与应用双路径

李知非全面介绍了“知是社区创新纪录分析”平台,重点阐述了其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并现场演示了相关功能的具体操作,直观展现了学校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成果。此外,他还针对现场提问进行了深入解答,与大家探讨了平台的实际应用与优化方向。

2

平台概述

知是社区创新纪录分析平台专注于创心研究课,以学生主导、项目驱动、过程自主、质量严控为核心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培养主体意识,提升研究能力,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不仅满足信息学院科研早培的需求,还将拓展至创新实验室、创研课及信息学院等,为学生提供贯穿大学生涯的科研支持。



3

平台优势与特色



1、学生主导:激发创新力,培养主体意识

自主组队机制:学生可在平台上创建研究小队,自由招募队友,简化组队流程,降低沟通成本。

双向互选体系:学生根据兴趣主动报名课题,导师筛选确认,保证学生参与动力。



2、项目驱动:以真实任务促进能力提升

一键联动创建:从课题选择到项目管理无缝衔接。

子项目分解:将复杂研究任务模块化,支持学生分工协作。

GitHub 集成:与业界专业工具接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过程自主:高效协作,自主管理

讨论区:团队成员和导师实时交流,所有讨论留存便于回顾。

知识库:集中存储研究资料,避免信息碎片化。

灵活进度规划:学生自主安排研究节点,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4、质量严控:保障学术规范与研究成果

导师筛选机制:确保团队具备相应研究能力,从源头把控质量。

实时指导功能:导师随时查看进度并提供指导。

成果评价系统:支持导师对最终成果进行审阅、评分与反馈。



5、平台稳定与性能保证

支持高并发用户,严格压力测试,已服务百人规模科研社区。



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通过权威认证,渗透测试,统一鉴权,不保存敏感信息。

4

现场演示

李知非在现场为大家演示了“知是”平台在赛事当中的运用,尤其是“启星研导”的功能,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赛题,提供学习路径和实践方法论。

“网站平台有一系列的主题总结,‘领域学习路径’和‘实践方法论’,就是基于很多同学需求的真实反馈。因为很多赛题同学们不了解怎么样去入手,怎么样去开展工作,那我们就提供这么一个 “navigator ”的功能,直接点击一个 “navigator”就能看到,比如说老师的要求里都有什么,那这个主题总结就会把这些比较简洁的要点的形式带给呈现出来。”





此外,平台还设有“启星智询Converse AI”助手,其已接入了“gpt”和R1的模型,同学们可以在基于平台所提供的引导问题提示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质询,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可持续发展与长期愿景

    知是社区是一个由AI驱动、学生自主提出并研发的现代化智慧学术平台。自上线以来,该平台已吸引校内超过400名用户注册,并作为信息学院科研早培eTrip平台的基座,促成学生参与科研课题100余项。目前,团队正全力推进过程化管理与团队协作功能升级,进一步融入学校“创研+”课程体系,助力同学们在学习探索和学术科研的全流程中高效协作,打造融合AI技术的新一代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平台。



6

问答环节

Q:如何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A:平台通过严格的压力测试和安全认证,采用微人大统一鉴权,不保存敏感信息,确保数据安全。

Q:平台如何满足不同学院和项目的需求?

A:平台设计为模块化,可根据不同学院和项目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如书院创新实验室、创研课等。

Q:学生如何在平台上进行项目管理?

A: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创建小队,分解项目任务,利用讨论区和知识库进行协作,自主规划研究进度。

Q:平台如何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

A:通过提供学习路径、实践方法论和AI助手,平台帮助学生在项目驱动的模式下提升科研能力。

DeepSeek AI4RUC系列课程简介

DeepSeek AI4RUC系列课程旨在提供技术支持及案例参考,助力全校师生使用DeepSeek等先进工具开展科研实践。由创新平台、子实验室及数据科学领域相关专家授课。通过真实交叉项目案例分享,普及并深化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应用。课程分为普及和应用两个部分,普及部分采用“白话聊DeepSeek”的形式,让人文社科师生也能够轻松掌握DeepSeek的部署与使用;应用部分则聚焦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技术,结合创新平台实际开展的前沿项目,如教育部国家人才供需匹配、政策评估与执行分析、智慧审计和纪检监察、质性数据管理分析等。激发更多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与实践应用,推动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

主办单位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新时代智慧治理学科交叉中心

交叉科学研究院

教务处

gon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5月,是学校立足优势学科发展基础,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的实体教学科研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旨在于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以“取得原创性”促进“学科交叉性”,探索出一条兼具“人大特色”与引领示范价值的新时代人文理工交叉融合发展之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eepSeek AI4RUC系列课第5讲成功举办,AI驱动+学生创新!揭晓知是社区学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