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3-13 19:57

AI服务器行业深度:驱动因素、竞争格局、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作者:微信文章


投资观察:

一、AI服务器行业概述

- 定义与架构:AI服务器是专为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高性能计算机,采用异构计算架构(如CPU+GPU/TPU/ASIC/FPGA),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 分类:按应用场景分为训练和推理服务器,训练服务器对算力要求更高,推理服务器则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控制。

二、驱动因素

1. 大模型推动算力需求: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训练对算力需求激增。例如,GPT-4的训练成本高达7800万美元,模型参数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2. 智能算力需求增长:智能算力市场迅速扩张,预计2023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414.1EFLOPS,到2027年将达1117.4EFLOPS。

3.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推动AI产业发展,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80.9万台,市场规模达134亿美元。

三、AI服务器制造及动态

- 制造厂商:AI服务器制造厂商分为ODM厂商(如鸿海精密、工业富联)和品牌服务器厂商(如戴尔、联想、浪潮信息)。ODM厂商注重组装和供应链整合,品牌厂商则提供自主设计的解决方案。

- 高端AI服务器形态变化: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架构将取代Hopper平台,机柜级产品(如GB200NVL72)将成为主流,推动产业链重塑。

四、产业链分析

AI服务器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服务器厂商和下游应用市场。

1. 上游:

- 芯片:GPU是主流AI芯片,英伟达占据主导地位,但ASIC芯片的市场份额正在上升。

- 存储:HBM(高带宽存储器)成为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

- PCB:AI服务器对PCB的需求升级,推动了PCB市场的增长。

- 光模块:AI数据中心的发展加速了高速光模块的应用。

- 铜连接:在短距场景下,铜连接方案具有性价比和稳定性优势。

- 液冷:液冷接替风冷成为AI数据中心的主流冷却方案。

- 电源:AI服务器的高功耗需求推动了电源技术的升级。

2. 下游:互联网企业、云计算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商等是AI服务器的主要下游市场。

五、市场格局及预测

- ODM与品牌厂:ODM厂商和品牌服务器厂商共同出货,有望受益于出货量和价值量的提升。

- 供应链受益:相关供应链将持续受益于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尤其是英伟达GB200/GB300新品的量产。

六、相关公司分析

1. 浪潮信息:全球第二大服务器供应商,AI服务器产品线丰富,与英伟达、英特尔合作紧密。

2. 工业富联:深度参与英伟达AI产业链,是AI服务器供应的重要参与者。

3. 紫光股份:提供完善的AI服务器产品和解决方案,与政企和云计算领域合作紧密。

4. 中际旭创:全球领先的数通光模块龙头,率先发布800G/1.6T高速光模块产品。

5. 麦格米特:成为英伟达AI服务器电源的大陆唯一供应商,技术储备深厚。

七、结论

AI服务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模型训练和多模态AI应用的兴起推动了算力需求的激增。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发展。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AI服务器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未来,随着英伟达新一代架构的推出和机柜级产品的普及,AI服务器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服务器行业深度:驱动因素、竞争格局、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