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3-11 23:16

AI“照骗”横行,靳东雷军喊“疼”,如何破局?

作者:微信文章
AI “变脸”,明星大佬纷纷中招

AI 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新奇体验,可 AI 换脸技术的不当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侵权问题,不少明星和大佬都深受其害。

知名演员靳东就深陷 AI 换脸的泥沼。一直以来,靳东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形象,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其中有不少中老年女性粉丝。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AI 换脸技术,将靳东的脸合成到各种虚假视频中。这些视频往往打着靳东的旗号,编造一些极具迷惑性的故事,比如以靳东的名义与粉丝建立虚假恋爱关系 ,诱导粉丝进行投资、转账,导致很多对网络认知不足的粉丝上当受骗,遭受了财产与情感的双重伤害,有的甚至引发家庭破裂。

无独有偶,科技圈大佬雷军也未能幸免。去年国庆假期,短视频平台上突然涌现出大量 “雷军 AI 配音” 的恶搞视频。在这些视频中,“雷军” 锐评堵车、假期等热门话题,甚至出现了一些不雅谩骂的内容,还有 “雷军” 称要投资某某大学。这些荒诞的“雷言雷语”,让雷军和小米公司饱受困扰,不少网友真的以为是雷军本人发表了这些不当言论,对雷军的声誉和小米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 。雷军对此十分无奈,在微博评论区回复网友询问时,连用三个愤怒表情表达自己的不满 。

除了靳东和雷军,演员刘晓庆也遭遇过 AI 换脸。有网友向她求证,某微信视频号发布的很多她的视频疑似 AI 生成,内容并非她本人所说。刘晓庆点进去查看后,惊讶地发现画面是自己,声音也很像,但确实不是自己。

AI 换脸,侵权重灾区的崛起

AI 换脸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自2017 年 Deepfake 技术问世,AI 换脸正式走入大众视野。它借助深度学习算法,能精准识别视频中的人脸图像,提取关键面部特征,再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和融合 ,最后通过背景环境渲染和添加合成声音,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换脸视频。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AI 换脸的门槛大幅降低。如今,普通用户只需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相关 APP,就能轻松实现换脸操作。这些 APP 提供丰富的模板和素材,用户仅需上传自己的照片,就能一键将脸合成到影视片段、热门广告甚至历史影像中,体验别样的 “明星” 生活。而且,AI 换脸技术还在不断突破,从最初只能处理简单的正面静态图像,发展到如今能实现动态视频中多角度、多表情的自然换脸,其逼真程度足以以假乱真 。

可正是这种技术的便捷性和强大功能,为侵权行为埋下了隐患。AI 换脸在诈骗领域的危害尤为严重。骗子利用 AI 换脸技术,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领导等熟悉的人,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实施诈骗。他们提前收集目标对象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运用 AI 技术精准合成目标人物的脸,再结合语音合成技术模仿其声音 ,在与受害者视频通话时,能让受害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信以为真。

在侵犯名誉权方面,AI 换脸也成为重灾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 AI 技术将他人的脸合成到低俗、违法或具有负面影响的视频中,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不仅会误导公众,让被换脸者的形象和声誉在瞬间崩塌,还可能引发公众对其产生负面认识和评价,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

现行法律,难以招架的困境

面对 AI 换脸带来的侵权乱象,现行法律体系在应对时显得力不从心,暴露出诸多问题,难以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

从立法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 AI 换脸技术的单行法律,相关规定散见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以及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管理的规定中 。这些法律规范多是从传统侵权责任角度出发,如《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但 AI 换脸侵权具有独特性,它涉及到复杂的技术流程、海量的数据处理以及难以追踪的网络传播路径,传统法律条款难以精准适用 。像《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虽对 AI 技术应用有所规范,但在具体的侵权责任认定、赔偿标准等关键问题上,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审理 AI 换脸侵权案件时,常常面临无法可依或法律适用模糊的困境 。

在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认定存在很大难度。AI 换脸技术的操作主体往往具有隐蔽性,可能是个人在网络暗处利用开源工具进行非法操作,也可能是一些地下作坊式的团伙,通过复杂的网络代理和加密手段实施侵权行为 。

证据的收集与认定也是一大难题。AI 换脸视频作为电子证据,很容易被篡改、删除或伪造。不法分子在实施侵权行为后,往往会迅速删除相关视频和数据,销毁证据 。受害者在发现侵权行为时,可能已经很难获取原始的侵权视频,即便获取到,也可能因视频被篡改而无法作为有效证据 。此外,AI 换脸技术本身的专业性,也增加了证据认定的难度。

两会发声,探索治理新路径

AI 换脸侵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 2025 年两会建议案中,提出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他认为,应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提升立法位阶,明确 “AI 换脸拟声” 应用边界红线 ,让法律的界限更加清晰,为打击违法侵权行为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完善侵权证据规则,针对 AI 换脸侵权证据收集难、认定难的问题,制定专门的证据规则,降低受害者的举证难度,提高司法效率 。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涉足 AI 换脸侵权领域 。

在强化行业自律共治方面,代表委员们呼吁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关键环节,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利用 AI 技术对上传的视频进行筛查,识别出可能存在 AI 换脸侵权的内容 。对涉及侵权的视频,要及时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监管部门 。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升级算法,对视频中的人脸特征和声音特征进行比对分析,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预警提示 。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企业合法合规使用 AI 换脸技术,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 。

加大普法宣传的广度力度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提高公众对 AI 换脸侵权风险的认识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照骗”横行,靳东雷军喊“疼”,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