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77 发表于 2014-10-11 20:32
我说了,一看自己的资历水平,二看机会,是不一定比人家强,但也不差,而且毕竟有老外沟通的能力还是好一 ...
这个同意, 能力和经验都突出的童鞋, 在加上点运气, 当然能拿到和德国相当的待遇。 可是总的而言, 大部分在德国的童鞋水平有限, 并不比国内大城市名校毕业的同龄人优秀。别忘了现在北上广工资水平上来了, 比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顶这个国外的名头就在国内拿好待遇的日子也过去了。
tottisfan 发表于 2014-10-11 20:43
这个同意, 能力和经验都突出的童鞋, 在加上点运气, 当然能拿到和德国相当的待遇。 可是总的而言, 大 ...
工资上升和对人要求没什么太大关系,市场行情罢了,毕竟大家都要生活,谁也不原没有任何收益的在大城市留守阿
leeqy 发表于 2014-10-8 21:10
最近又重新温习了肖恩科的救赎,十分有感触.
影片提了二个观点
回国发展,汉语一样不能退化太多。比如汉语里“两”和“二”还是有区别的,只说“两个观点”不说“二个观点”。不觉得别扭吗?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老实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 如果不是跟Deutsch Frau组成家庭的话, 在德国长期安营扎寨真的是会很孤独的. 我认识一个娶了德国女人的朋友,他们过得很不错, 有时候节假日里想约他出来一起玩,结果经常发现人家在搞家庭聚会.上星期国庆节跟他打电话,他告诉我在她丈母娘家里吃饭, 差不多全家人都在.
有能力回去,不行的留下来,德国没有什么大的空间。7月我已经办理离开手续
longyang 发表于 2014-10-13 14:38
有能力回去,不行的留下来,德国没有什么大的空间。7月我已经办理离开手续
这个。。。有能力的一样在德国能发展,没能力的在中国也发展不好,除官二代外
其实,我在这里混的还不差,但是就是感到别扭
豆腐师兄 发表于 2014-10-7 14:33
谢谢赞同和表达观点。和德国朋友同事之间交流缺少的激情和沟通的成就感就是我们需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就是 ...
赞!!!{:5_335:}
我个人是试过了 学完回国工作2-3年是n多不适应啊既然在德国都10年了,,也就是说被潜移默化的很多观点什么的都哟会变化,,回国了 反倒几乎变成傻子了,,,,人脉还要从新积累,,无论加班还是为了人脉,,,觉得每天好累,如果盒父母不住在一起 如果在外地 也是很难见上一面的,失去了自我~~~~ 我是失败者 我又回德国了~~~~~ 成家立业了,,父母的问题,等他们真的老了动不了了让我爱人尽量回去 并雇人照顾,,,,毕竟还有孩子啊孩子在德国这边相对好些吧,,因为德籍孩子在国内上学 我真心没那么多钱~~~在德国 我有时间陪家人到处旅游,,有时间做自己的hobby,,在国内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
13年了,想到国内各种食品问题,环境问题还有各种人情,就不想回去.虽然在这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是有一份工作,安安稳稳,该休假就休假,几个好朋友偶尔见见面,闲下来上上网参加各种活动,挺充实的.对中国德国的时政都挺关心,毕竟在这里生活,如关于Elterngeld的新政策之类的,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父母养老就是唯一能让我回去的动力.
LZ,十年后回去的适应期肯定不轻松,做好准备了吗?
huntlee118 发表于 2014-10-7 14:31
尤其是天气冷下来了,德国人走亲访友,过圣诞大家庭其乐融融,更是令人伤感了。
同感
limit 发表于 2014-10-9 23:39
我觉得物质上的问题都好解决,反正勤劳的人在哪都能丰衣足食。
我的问题的是留德十年,一方面正好是我国发 ...
对阿,我觉得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和我的价值观越来越不一样,有时候她们的说话和做事方式我一点也不欣赏。
@浑江龙 发表于 2014-10-8 19:46
有一点不是太明白,为什么离开德国以后这边10年的基础就没了?你不是有长居吗,如果国内感觉不如意可以再回 ...
你还不了解长居的拥有条件
leeqy 发表于 2014-10-8 19:57
其实在北上广很多人也有漂的感觉.
想到了最近在Hypovereinbank门口看到的一个广告语
北上广很多其他城市飘过来的。。。北上广的孩子很多在国外飘着。。。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13 21:26
你还不了解长居的拥有条件
呵呵,我就有长居,你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
@浑江龙 发表于 2014-10-13 20:58
呵呵,我就有长居,你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
呵呵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13 22:00
呵呵
我是想看看楼主怎么想的,不把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就是不知道,知道什么一定要都说吗?呵呵
@浑江龙 发表于 2014-10-13 21:06
我是想看看楼主怎么想的,不把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就是不知道,知道什么一定要都说吗?呵呵
我之前只是以为你不知道长居收回的条件,既然你了解,那就没有问题了。
刚回完国 很纠结啊
我离开家的时候 说好舅舅开车送。我爸拿着姑姑给的游船票说不要浪费,提前两小时就出门了,其实我知道他是受不了送我走,找个借口逃了。给奶奶打告别电话,她一个劲的埋怨我爹就知道玩,孩子出那么远的门都不去送,当时真是巨想哭。
到德国后,老公给公婆打电话报平安,婆婆说,公公特地跑到老公喜欢的一家糕点店买了个蛋糕,是老公最爱吃的。
同学聚会,有个同学买了双29元一双,50两双的鞋,另外两个都说好,要去看看,结果大家凑着又买了4双,那种久违的回到中学的感觉,真好
有时也会问自己,留在德国是为了什么?自己是为了下一代甘愿牺牲自己的人吗?
但是国内的污染真的让人忍不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关联,见了同学大概16,17人,其中有大概1/3单身,1/3有小孩,1/3结婚无孩,其中有一个同学前两年流产了,一直没怀上。一同学跟老公在看不孕不育中医。我妈老友,媳妇前两个月无故流产,吃饭的时候唉声叹气。老公的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怀上,生的小孩据说很体弱,比一般小孩偏小。这些都是发生这次见到的熟人身上。
老实说,回国,挣的应该会比留在德国少,工作时间也会更长,但生活也不至于说太差,唯一让我两犹豫的还真是污染问题,从空气到水到食品。
留在德国,作为双独,除了孤独,还有更大的问题是以后父母的养老问题。
真是tmd无解
booleanig 发表于 2014-10-14 18:38
刚回完国 很纠结啊
我离开家的时候 说好舅舅开车送。我爸拿着姑姑给的游船票说不要浪费,提前两小时就出门 ...
其实我觉得小孩并没有辣么脆弱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啥都为我着想,做啥决定都从我出发,比如放弃她事业,选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没有感激的感觉,我希望她能为自己活,更有自信,但这些我从来不敢跟她说,怕伤她心。所以说大人从自己出发点所谓的为孩子做的牺牲,孩子其实并不觉得好,孩子希望父母生活自信快乐,这样孩子也快乐。如果你觉得中国生活快乐,那就不要为了所谓为了孩子勉强待在德国。或者说你一辈子都把这个抱怨藏在心里
老湿不给力 发表于 2014-10-7 13:02
建筑?
太赞了,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就算回去,也同样会有融入的问题,家里的亲戚朋友已经不再是从前了,他们的很多观点和做法我们都无法再认同,人际关系扑朔迷离,孤独,仍然存在
fusion 发表于 2014-10-14 19:55
其实我觉得小孩并没有辣么脆弱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啥都为我着想,做啥决定都从我出发,比如放弃她事业 ...
同感。
booleanig 发表于 2014-10-14 19:38
刚回完国 很纠结啊
我离开家的时候 说好舅舅开车送。我爸拿着姑姑给的游船票说不要浪费,提前两小时就出门 ...
完全理解啊!
我的同学们都比我挣得多,有些还多好几倍,我就更纠结了。
留在德国只有一个原因,我看球不用熬夜了
fusion 发表于 2014-10-14 19:55
其实我觉得小孩并没有辣么脆弱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啥都为我着想,做啥决定都从我出发,比如放弃她事业 ...
一部分原因是,你小时候享受了你妈朝九晚五正常工作带来的利益,所以现在感觉也许让老妈选择另外一条路,“为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应该也是极好的”。但如果当初你放学回家后,父母到点不能回家做饭,陪你做功课,陪你说话,只能在家饿着肚子空等或者自己出门寻找食物,不知道富姐现在还会这么想吗?
赞同你最后一句话,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勉强自己待在德国,中国那么多父母孩子,不也都抚养长大了,喜欢在哪里生活,就去那定居,路到山前必有路。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15 10:26
一部分原因是,你小时候享受了你妈朝九晚五正常工作带来的利益,所以现在感觉也许让老妈选择另外一条路, ...
haha,其实我就是个折腾的小孩,所以深知像我这样一个小孩是多麻烦啊,怎么都不好,我就不要给自己非添个小孩作堵了。我现在的motto是事业和hobby为主,保证事业前提,再考虑家庭,哈哈哈哈
fusion 发表于 2014-10-15 11:32
haha,其实我就是个折腾的小孩,所以深知像我这样一个小孩是多麻烦啊,怎么都不好,我就不要给自己非添个 ...
富姐这是自己生活的太哈皮,还舍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既然自己都还没定型,那就再玩一些年,玩够了再考虑其他的,对所有人都好。{:5_310:}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14 08:29
我之前只是以为你不知道长居收回的条件,既然你了解,那就没有问题了。
德国长居半年要回德国一次,但如果在国内工作也可以半年回来一次小住几天,这样长居就不会收回了。再说就算被收回以后如果再在德国找份工作,以前在德国读过书一样可以再申请,这个具体还要再看看他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