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比情况下如何拍好照片
这次去挪威玩,天气好的不行,蓝天雪山绿树的,可是最后拍出来的照片好垃圾,深色地方有细节了,天空就白了,天蓝了,其他就黑了。要不,天空的颜色就是绿的,高手们,如何拍好这种光线变化强烈的照片? 发一张上来看看。 PS。。。。。哈哈~~方法一
我的方法比较累一些~使用自动包围曝光,回来把不同曝光的照片拼起来,其实也就是做HDR照片
但这样的话要上架子了,不然照片会有位移,回来校正麻烦
方法二
还有方法就是拍一张回来ps,要求就是曝光正确,拍完后在相机直方图看曝光是否正确,如果两边都超的不多的话,不要看它难看就删掉,回来再说。一定要用RAW格式,jpg信息保留的少,效果会比较差。
将照片调节三个以上亮度等级的照片,按方法一做HDR。。。
希望可以帮助你 比如这张
http://files.mydolc.de/home/attachments/201006/8/119790_1276033985Zn84.jpg HDR做出来效果不太自然,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那种风格了。LZ可以买渐变灰镜,绝对是风光利器。 再比如这张,天空为什么是绿色的。我记得是快门优先模式,快门1/200,白平衡晴天
http://files.mydolc.de/home/attachments/201006/8/119790_127603419883A6.jpg 根据这张照片,说明是多云的天,多云天如果拍天基本都是高光溢出,如果是蓝天的话会好很多。
panx说的拍摄raw很重要,能拉回来点,不过死白的部分细节全无,云的层次不靠蓝天很难再现。
mgg说的灰镜也可以试试。
发两张蓝天的
数码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12/4673001724_7cba4d28d7_b.jpg
胶片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5/4648022235_de54ea0b78.jpg
颜色差别巨大啊。 再比如这张,天空为什么是绿色的。我记得是快门优先模式,快门1/200,白平衡晴天
lark 发表于 2010-6-8 23: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天是绿的可能是白平衡的问题,调调色温色调能调回来。 这个数码蓝天使如何拍出来的?是单点聚集?聚集对象是天空是山还是房子?
根据这张照片,说明是多云的天,多云天如果拍天基本都是高光溢出,如果是蓝天的话会好很多。
panx说的拍 ...
wanxg 发表于 2010-6-9 00:0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时候最重要就是曝光正确了。。。。
第一张没办法,明暗相差太大,是我的话只能拍摄两张以上不同曝光照片来做了。
或者像mgg说的用渐变灰镜,就方便很多了,不需要大量后期工作。
第二章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一些,因为暗处很少,甚至可以牺牲少数黑色部分,得到折中的效果。。。。
我的经验通常晴天的话,照片里的天空直接就是很蓝的,基本不需要什么后期。如果明暗反差太大的话,尽量控制高光的部分不要过曝,暗的地方可以后期找回来,过曝就困难了。还有就是用raw格式。
c
本帖最后由 雨田多 于 2010-6-9 09:55 编辑楼上各位其实都说得很全面了。因为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局限,大光比画面的摄影很难把握,或者可以说不可能仅通过单一的一套机身镜头就解决过曝欠曝等方面的问题。
简单地说,如果我们给被拍摄物体赋予1~10个等级来表示其从最低到最高的亮度(反光、自发光都算),而你手中的数码相机最低感光只能到3,最高只能到7。其宽容度就只有5档,而通过对曝光补偿、光圈快门以及感光度的调节,都不能改变相机的宽容度,只能是相对等值的移动了它的上下限,比如从3~7变成了5~9,这时较亮的物体曝光量正确了,较暗的物体就欠曝了,同理反之,就有可能暗处适曝,亮出过曝。
好的相机具有较大的宽容度,不过那是用钱换来的。
“曝光包围”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法,但不是指用它来“包围”个三~五张然后HDR,个人认为,HDR手法属于再创作了,已经将作品强烈风格化了。自然摄影最好别用,假。我指的曝光包围是指结合RAW文件格式在后期处理中选择曝光最合适的一张照片,然后进行曝光调整。这里要说一下,完全可以进行局部曝光调整,胶皮摄影后期的暗房工作同样包括类似手法。
还有就是“灰镜”,其实对付大光比摄影,我们要用的是中灰渐变镜,也就是GND,这绝对是对付大光比的利器,一片由灰到透明的滤镜,比如LZ贴出来的照片,可以让你拍摄的时候,用其滤镜的灰色部分减掉天空1~3当的曝光量,而其余部分(透明部分)曝光正常。GND种类比较多,圆的方的拧的片的硬的软的,好在放狗一搜,很容易就找到相关资料了,就不用我来转帖掉书包了。
黑卡也可以用来对付大光比,而且还挺方便,只不过就需要一定的技术甚至运气了,不然手抖得半身不遂似的还留黑影,会很郁闷人的。这里就不推荐了。
如果是中焦、静物、人像、甚至室内摄影,用反光板、灯来补光也可以减小光比。室外摄影有时候开闪光灯也有用,这个需要摸索下。当然,对大场面的山水风光照没用。
另外提醒下,被拍摄物是镜面、大面积白色等等,也会出现假的大光比现象,这个还跟测光模式和准确度等方面有关,说来很繁琐,留待慢慢讨论一起研究吧。
最后罗嗦一句,有时候曝光失败不是因为光比大。测光准确同样很重要,测光点的选择首当其冲,比如楼主发的“雪山”一张,很有可能是为了拍水中雪山的倒影,对着湖面测光了。倒影中的雪山也的确比真身曝光要准确一些,嘿嘿。楼主的第二张,个人意见是整体过曝而不是没控制好光比,因为右边的马路和护栏(尤其护栏)也过曝严重,而天空色调变绿也是因为过曝而不单纯是白平衡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应该在曝光补偿中减档。记住,宁可欠曝也不要过曝,欠曝一定程度上还有救,过曝细节没了,神仙也救不回来。 这个数码蓝天使如何拍出来的?是单点聚集?聚集对象是天空是山还是房子?
lark 发表于 2010-6-9 00: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只用中央对焦点,单点对焦。而且我这个是手动头。
关于对焦可以去看看景深计算公式,还有超焦距的概念。
当焦距在无穷远的时候,尽量把焦点置于前景的物体,比如前面的房子。
因为根据景深公式,如果光圈f8,焦距无穷远时,离你10米以外的所有东西全部落在景深之内了,即从10米开始,后面全部是实的。 本帖最后由 p.w. 于 2010-6-9 10:37 编辑
回复 1# lark
曝光准确的情况下,如果还是避免不了高光溢出或暗部死黑就只能用渐变灰镜,最好买一组(3片)插片式的。。
摇黑卡也是一种办法,优点:省钱,一张深色纸板,甚至手都可以。缺点:要求对曝光时间很熟,并且适用于长时间曝光。
实在不行就放弃,少按一次快门{:5_354:} 本帖最后由 sandy_wby 于 2010-6-9 12:39 编辑
比如这张
lark 发表于 2010-6-8 23:5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lz这样最好还是用GND了,这张照片如果用了GND,效果绝对不一样
HDR不自然,和GND完全是两个效果 给你一个别人做的入门教程
http://purewater.hep.com.cn/upload/filter/gnd.pdf 这个算是摄影老大难问题了吧,估计没什么好的方法。做HDR,或者上带X3感光的相机,那个宽容度很大。 给你一个别人做的入门教程
sandy_wby 发表于 2010-6-9 12: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写得挺全面的,再加几点。
1。硬边软边选择中建议使用硬边,至少需要一块3档硬边,这样便于控制。硬边gnd不会产生一条很明显的明暗过渡的线,还是比较自然的,算是经验。第一块gnd:3档硬边。
2。外置测光表。gnd更多的场合是清晨和黄昏,大白天基本不用,这里的样图也是这个时候。这个时间段相对来说光线变化快,而且使用gnd需要分别对多个点测光,然后自己估算补偿,所以最好是提前准备好,构完图等着。使用ttl测光就每次需要重新调整构图,会非常慌乱的。
3。这是个技术活,需要对测光有相当的经验,使用gnd之前,先练习一下点测,自己估算补偿。
4。买了lee这样的是要准备大出血的。因为用到gnd的总是逃不掉pl,lee的标准是105mm的b+w kaesemann 写得挺全面的,再加几点。
1。硬边软边选择中建议使用硬边,至少需要一块3档硬边,这样便于控制。硬边 ...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0-6-9 16: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1说错了吧
软边不会有一条明暗过度线,硬边会有
如果决定一直用的话推荐还是买lee的标准,100*150的 lee的质量不错,软硬都应该有,
不过硬的优先,因为对135以下大部分场合都能应付。
lz有一张用GND也比较难办,其明暗过度处并不水平。
高手很多都是用中灰加黑卡的。 本帖最后由 sandy_wby 于 2010-6-9 22:17 编辑
lee的质量不错,软硬都应该有,
lee的质量不错,软硬都应该有,
不过硬的优先,因为对135以下大部分场合都能应付。
lz有一张用GND也比较难办,其明暗过度处并不水平。
高手很多都是用中灰加黑卡的。
iceboyer 发表于 2010-6-9 21: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GND的软硬不是指材料的软硬,是soft edge和hard edge
一个是慢慢的渐变,另一个是渐变的比较快
软渐变就是用在明暗过渡不是一直线的情况下的 GND的软硬不是指材料的软硬,是soft edge和hard edge
一个是慢慢的渐变,另一个是渐变的比较快
软渐 ...
sandy_wby 发表于 2010-6-9 22:1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lol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lee的hard set和soft set。
这种场合软的也不是很合适,因为软的渐变也是从上到下均匀渐变的 本帖最后由 lark 于 2010-6-9 23:15 编辑
找到例子了,阴天拍成这个样子,这个应该是HDR的片吧?
http://files.mydolc.de/home/attachments/201006/9/119790_12761180995av3.jpg lol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lee的hard set和soft set。
这种场合软的也不是很合适,因为软的渐变也是从 ...
iceboyer 发表于 2010-6-9 23: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完全可以
软边就是这个时候用得
都是一直线,那软边何用,都可以用硬边的了 给个链接,这个人的GND用的很赞
http://www.flickr.com/photos/henrylw/page5/,软边的拍洛基山脉 用 CPL (circular polarizer)可以让天变暗一些,因为一部分大气层的散光被滤出去了。 本帖最后由 iceboyer 于 2010-6-9 23:51 编辑
完全可以
软边就是这个时候用得
都是一直线,那软边何用,都可以用硬边的了
sandy_wby 发表于 2010-6-9 23: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硬的过渡比较快,软的过渡慢。
但是对135幅面以下,硬的过渡并不显得很快,所以一般情况下,hard优先。
给你看这个图,此图在www.photo.net上曾是专门被选出来讨论了一周。
http://gallery.photo.net/photo/9748374-md.jpg
这实际上是在光线很很难办的情况用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滤镜来调节的。
作者自己的话“Having plenty of time to experiment, I settled on combining a Singh-Ray 1.2 reverse grad. ND and a 0.9 soft-step grad. ND to balance the exposure at 16 mm, f/14, 9000 K, 1/60th of a second.”
这里软的 reverse版的 以及中灰都用上了。
仔细看的话,虽然滤镜的痕迹还有,但确实是一张好图。 硬的过渡比较快,软的过渡慢。
但是对135幅面以下,硬的过渡并不显得很快,所以一般情况下,hard优先。 ...
iceboyer 发表于 2010-6-9 23: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硬的过渡很快,就像你给的那张图,硬的明显有一条界限,作者用reverse的是想压暗太阳,明显软的3挡不够,再加个四挡的reverse
并不是每个人所有软硬都买齐的,singh ray一套全买齐的话价钱可以买个5d2,所以有什么用上什么 给个链接,这个人的GND用的很赞
,软边的拍洛基山脉
sandy_wby 发表于 2010-6-9 23:2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人水平很高,我以前也看过他的不少作品。
对于不平的山脉,虽然不是很完美,用软的GND肯定会改善光比,这也是目前的大多数情况下的解决办法。 本帖最后由 p.w. 于 2010-6-10 08:00 编辑
用了ND8硬渐变:
http://www.darok.eu/attachment/17_2_d4958dc9a4b0e73.jpg
页:
[1]
2